09.18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1999年,朴树推出专辑《我去2000》。

《白桦林》《那些花儿》等歌火得一塌糊涂。

2003年,朴树推出专辑《生如夏花》。

又火得一塌糊涂,横扫国内各大奖项。

他的演出身价,跃居国内前三名。

别人一红,就拼命“包装自己”和“商演捞金”。

只要如此,朴树成为天王那是很简单的事。

只要如此,朴树成为亿万富豪也是很简单的事。

但他很奇葩:厌恶宣传,厌恶商演,厌恶包装。

经纪人邓小建跟他的对话通常是这样:

小建:“他们下周六想约你演出,行吗?”

朴树:“不行,我下周六可能有病。”

小建:“我靠,这你都能预料?!”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邓小建这样说朴树:

“朴树和我见过的所有歌手都不一样,

不,他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他纯真得不像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人。”

一个少年,刚认识朴树没几天,

就向他借了30万,然后蒸发了。

一年后,小建才知道这事,

他通过警察朋友找到了这位少年。

少年正在做搬运工,30万已花完。

朴树只傻傻说了一句:“以后别来见我。”

一个偶然,他认识了一位“养生大师”。

过了没几天,“大师”打来电话:

“我买房,差25万,能不能借我垫用一下?”

朴树给了钱,“大师”就消失了。

一位做公益的人找到麦田副总张璐:

“你们公司有没有人真正想做点善事的?”

张璐想了想:“朴树吧。”

果然,一说,朴树捐了20万,

在河北某贫困县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但他拒绝公开,更不许用他名字命名。

朴树,简单纯粹得真的就像一棵树。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朴树被大局裹挟着往前走,

接受访谈,不断通告,各种商演。

出了名,赚了钱,他却觉得无比痛苦。

内心里,他无比排斥和厌恶这种生活,

但为了大局,他又不得不接受这种生活。

终于,他患上了抑郁症。

他买了辆切诺基,

经常连夜开到北戴河,

第二天上午再开回来,

回家呼吸几口空气,

觉得还是无从释放,

就又开车直奔北戴河。

他甚至什么都不干,一个人去坐地铁。

从起点坐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到起点。

他经常在半夜偷哭:“我瞧不起我自己。”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2007年,朴树参加了《名声大震》,

每周频繁往返于北京和长沙之间。

在这档电视综艺节目上,

我们看到了扮成海盗的朴树,

看到了他格格不入的肢体和笑脸。

这档节目,终于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个月下来,朴树彻底崩溃了。

录完最后一场,

从湖南回到北京,

朴树大病了一场,

心跳降到一分钟只有四十几下。

医生说:“在家门口晒晒太阳,这运动量对你已经足够了。”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就疯狂读书。

读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读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

读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

读房龙、里尔克、博尔赫斯……

甚至读金刚经,“那么长我都能背下来”。

有时,他在日记里愤怒地写道:

“这他妈真是个自大狂的世界,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世界中心。”

但第二天冷却下来,他又反思:

“我们谁又不是在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周遭呢?

谁又不是活在自己的偏见中呢?

那些我指责别人的话,

放在我身上,好像也能成立。”

在这样的一次次阅读和反思中,

朴树开始和这个操蛋的世界慢慢和解。

“这个世界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

“这个世界并不是专门为我设计的。”

“要接受周围事物的荒诞性,不把别人的荒唐看得太重。”

“既然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他终于在外界与自我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

接受与宽容这个操蛋的世界。

但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好人。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沉寂4年后,他终于拾起了吉他。

然后组建了一个乐队,开始写歌。

2014年,韩寒找到朴树,

让他为电影《后会无期》写首歌。

于是,就有了那首《平凡之路》。

《后会无期》,朴树去影院看了两次。

看着看着,他就偷偷涕泪四流: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的离开。”

“我曾经问遍这个世界,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但很多歌迷不知道,

这首歌,朴树写的是自己。

周国平说:“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朴树终于接受了这个平凡——

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

但永远坚守自己的价值体系。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即便再缺钱,

朴树也永远还是那个朴树。

2013年,乐队吉他手程鑫脸色不对。

几个月时间,体重下降了50公斤。

这才真相大白:胰腺癌。

医生说:没必要手术了,就两三个月。

朴树不信邪,四处托人找中医。

结果得到了一样的答案。

小建和朴树在成都有一段对话:

“程鑫几个月要花掉你几年收入,请想清楚了。你卡里的钱根本不够。”

“不够的话,咱不是可以签公司吗,先卖身。跟治病救人相比,合约算个屁啊!”

程鑫没有给朴树卖身的机会。

2014年2月6日凌晨,他走了。

临走时,朴树对他说:

“我们哥几个,保证照顾你妈。”

随后,朴树每一场演出,

都让小建从他演出费里拿出一千,

给程鑫母亲寄去,还不让小建说。

有一次,小建说漏了嘴。

朴树大骂:“你这嘴,真他妈碎。”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2015年10月,朴树推出《好好地》。

时隔12年,他终于又有了新专辑。

于是,朋友圈又被朴树的歌刷屏。

“我们三年不露面,就被别人遗忘了,但朴树消失了10年,大家依然喜欢他。”

“演唱会上,我们忘词,就是一片嘘声,但朴树忘词,歌迷大喊‘没关系’。”

…………

很多歌星不明白:为何大家这么喜欢朴树?

歌迷袁佛玉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因为他身上藏着我们都曾拥有但又失去的真。”

年少时,我们都曾傲娇地想对抗这个操蛋的世界,

但最终,我们都被这世界所同化,

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

但朴树从来没有变——

即便和这个操蛋的世界和解了,

他依然活得是他自己并且干净。

正如袁佛玉所说:

“与其说大家是在以爱护的方式善待朴树,

不如说大家是在以守护的方式,

善待曾经那个真实而傲娇的自己。”

每个人心里,都曾住过一个朴树。

每个曾经傲娇的人,都单曲循环过一首朴树的歌。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2018年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清晨,

朴树突然现身北京什刹海公园,

他快步走向公园一处高地。

笑着跟大家挥了挥手,

羞涩地说了句:“周末好!”

然后音乐声响,他轻轻唱起了歌。

“你还记得吗?

那时的夜晚,是如何降临的。

…………

有时你乘起风,有时你沉没,

有时午夜有彩虹。

有时你唱起歌,有时你沉默,

有时你望着天空……”

人们一边打着节拍,

一边轻轻跟着他哼唱,

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那个零下6度的北京,

在那一霎那,

是如此安静、如此美好。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那些跟着朴树哼唱的人,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提起朴树,

大家都会用干净这个词来形容他。

现在还有多少歌手是为了想要唱歌给别人听,

他们唱歌,每一分钟都是要钱的。

像朴树这样的,

你会在某个周末去逛公园的路上,

看到一个明星,

认认真真地唱歌给大家听,

光想想,就觉得温暖。”

还有人忍不住感叹:

“朴树真的是老了啊,

可为什么还有那么足的少年气息?”

我喜欢网友“三更雨”的留言:

“十几岁时喜欢他,觉得他文艺;

长大点儿讨厌他,认为他装逼;

现在却愈发热爱他,

因为终于懂得了他的纯粹。”

朴树:“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所有喜欢朴树的人,

都记得他第一张专辑的封面:

他站在一片麦田里,干净短发,

穿一件白T恤,左手放在胸口。

单纯至极,干净彻底。

16年后,他在复出新专辑里写道:

“今日归来不晚,与故人重来,天真作少年。”

也许,这也是他想对我们说的话:

“何时归来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

家总要成,钱总要挣,

奔走红尘,莫忘曾经是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