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小麥播種後出苗不齊是什麼原因,該如何避免?

鏡妖4


小麥播種後出苗不齊,主要是哪些原因導致的?怎樣做能避免?

小麥播種後出苗不齊,原因很多;但在實際種植過程中,主要還是墒情不足造成小麥缺苗;這裡說的墒情指的是乾旱,土壤持水量不足,造成小麥播種後出苗不齊。

大家知道小麥播種後,土壤持水量是60%-80%是最適合小麥出苗的;但在種植小麥的時候,土壤一般很難達到這個要求。而秋季大多時間都處於少雨狀態,這就容易造成土壤水分不足的問題。

有些農民種麥子之前感覺土壤的溼度能夠播種,殊不知在耕地,播種的過程中土壤裡的水分會大量的蒸發掉,又因為土壤不平,低窪的地方水分含量足,高凸的地方水分含量少,就使得一塊田裡,水分足的地方麥苗出的很齊;水分不足的地方不出苗,或者出苗很少。俗語“小麥就怕胎裡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現在基本都是秸稈還田,由於大量的秸稈摻雜在土壤裡,短時間內極難腐爛,這就加大了土壤的透氣性,加快了土壤中水分蒸發的速度;由於小麥播種的深度,深淺不均,本來很好的墒情,深的地方,麥種能夠出苗;淺的地方,因為水分不足,就不會出苗;這種現象在秸稈還田的田塊裡非常嚴重。

那麼,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辦法肯定有;決定種植小麥的田塊,種植小麥之前,如果發現乾旱,澆一次大水;等墒情合適了,在種植小麥;不要擔心水大種子會受到影響,種麥俗語“爛泥出好苗”,土壤含水量大,隨便播種,小麥的苗情都會不錯。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老農說鄉村


導致小麥出苗不齊的因素很多,總的來說與種子的芽率以及芽勢、土壤的墒情、播種深度、地下害蟲的危害、肥害、藥害等有很大關係。

1、種子。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是種子一播全苗、苗全苗壯的關鍵,如果是新的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都非常好,播種後就很少出現出苗不齊的現象,如果買到的種子是隔年的陳種子,雖然芽率不會出現很大問題,但是芽勢肯定會受到影響,出苗會有先有後,導致田間出苗不整齊。

2、墒情。小麥播種時的墒情是否施宜種子發芽,也是影響苗期整齊度的主要因素,如果土壤過溼,播種後就會出現坷垃太多、播種機械輪轍太深太實等現象,導致麥苗不能整齊劃一的出土;如果土壤太乾,則會造成播種過淺,造成萌芽不統一甚至不萌芽。3、播種的深淺。這個問題與播種機械深淺的調整有關,同時也與墒情有關。

4、地下害蟲。地下害蟲主要是蠐螬、螻蛄等,近幾年野雞、烏鴉也會危害麥種,是造成田間斷壟缺苗的主要原因。

5、肥害藥害。底肥燒種、除草劑藥殘等都會對麥苗的整齊度造成影響。


人已醉夢難醒


時間進入到10月中旬階段,寒露節氣也已經過去好幾天,冬小麥播種高峰期已過,一些播種晚的區域,可能正在播種,或者還需再等幾天,不論小麥是否播種,接下來大家要面對的就是出苗問題。

往年到了小麥出苗時,都會有很多種植戶反應,自家的小麥出苗不好,問什麼原因導致的,以及如何避免和補救等,所以, 本篇內容,小幫手綜合目前常見的情況,給大家詳細講解下,小麥出苗不齊的原因以及相對應的避免措施。

主要是兩大方面的內容,先來說第一個大方面,小麥為什麼會出現出苗不好的現象。

一、導致小麥出苗不齊的因素

1、種子問題

把種子問題放在第一位說,說明是很多農戶第一所想到的問題,當田間小麥出現大面積不出苗時,就會考慮是不是種子質量問題,買到假種子了,這種情況的確會發生。

2、墒情問題

小麥播種時,田間要有一定的墒情,如果過於乾旱時,小麥生長力減弱,會影響小麥出苗,同時,墒情也不可過大,如果剛下過雨,土壤中含水量多,會出現爛種的情況,也會導致不出苗。

3、播種問題

小麥播種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播種深度,過淺或過深,對出苗有會有所影響,如果過淺,一些種子有可能暴漏在地表,無法出苗,如果過深,一些活力弱的種子,頂不透地表土壤,也沒辦法出苗,所以,在播種深度上也會影響。

4、地下害蟲

不同地塊的地下害蟲危害是不同的,比如螻蛄、金針蟲、蠐螬等,這些地下害蟲會在土壤中吃食小麥種子,一旦被啃壞後,就會導致不出苗。

5、肥害

小麥播種前需要施用底肥,如果使用量過大,很有可能導致肥害情況出現,另外,也有部分區域在推廣種肥同播,需要一定的技術,使用不當,也有可能導致肥害出現,影響小麥出苗。

6、藥害

有部分朋友,在小麥播種下去之後,會噴施苗前封閉除草劑,小麥和其他作物不太一樣,它對於封閉除草劑相對比較敏感,這也是很少有人使用的原因,一旦選擇藥劑不對或者使用方法不對,出現除草劑藥害,導致小麥出苗不齊現象。

以上6點因素,包含了目前常見的導致小麥出苗不好的情況,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因素,由於發生概率小,這裡就不做過多介紹。

瞭解了出苗不好的原因,再分析解決辦法,相對就容易很多,對症治療即可,下面說的這6點預防措施,一一針對上述原因,具體內容,接著來看:

二、避免小麥出苗不好的措施

1、注意選種

小麥在播種前購買種子時,首先要購買國審或者省審的種子,要適合當地種植,對於新品種,還未在當地普及的種子,可以少面積種植或者等別人種植後,看情況決定,另外,不要貪圖小便宜,購買流動商販的種子。

2、水分管理

小麥播種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如果田間過於乾旱,可以在播種後10天左右澆一次水,緩解乾旱的情況。如果剛下過雨的地塊,晾曬幾天後,田間無積水,能進去機器的情況下,再去播種。

3、播種深度

小麥最佳的適宜播種深度為3-4cm左右,如果田間比較乾旱,可以適當加深播種深度,到5-6cm,如果墒情較好,可以適當播淺一些,3cm左右即可,但是不論哪種情況,都不能低於3cm。

4、播前拌種

預防地下害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播前拌種,利用地下害蟲對於拌種劑的趨避性,來達到防治效果,可用藥劑如:吡蟲啉、克百威等。

5、控制肥量

正常情況下,出現肥害的幾率不大,比如一畝地100斤的複合肥,結果用了150斤左右,也是可以的,這裡說的是單位面積內的濃度過大,比如施肥時,某些地方施用過多,導致濃度過大,出現肥害燒種子的情況,所以,控制肥量,均勻施用。

6、封閉除草劑選擇和使用

如果怕出現封閉除草劑藥害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用苗前封閉除草劑,直接用苗後莖葉除草劑即可,能省成本,效果也並不差。

從以上6點避免措施可以看出,都是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現象,所以,別小看某一些細節,有可能在種植過程中,一個小細節,就會導致大面積的不出苗情況。

關於小麥出苗不好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小幫手就說這麼多,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如果你還有問題,或者是其他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看到後會進行回覆。


農民的小幫手


導致出苗不齊的原因:

一、墒情不好

比如現階段,天氣乾旱無雨,加上種植戶懶得灌溉,小麥播種本應該在一個星期之內解決戰鬥的,卻拖拖拉拉到現在還沒進行到一半的播種面積。

而那些種植比較早,又沒趕上墒情的種植戶,就會出現出苗不齊的現象。

解決的問題也很簡單,那就是立即澆水灌溉。

二、種子不好

有時候,大家貪圖便宜,就可能購買一些質量比較地下的劣質種子,由於精選程度和儲存問題,使種子含有雜質或者發生輕微黴變等問題,不良商家在經過摻混後,就拿到市場上濫竽充數了,購買這樣的種子,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解決辦法,就是到信得過的農資店去購買種子,種植後留住包裝和發票,以便出現問題後的維權。

三、播種不好

種子播種過淺,遇到目乾旱天氣,就會影響發芽率,播種過深,就會形成高腳苗,一旦土壤水分供應不上,一些較深的種子,消耗盡營養之後,也就沒有力氣繼續生長了。

解決辦法,僱請專業的播種師傅,小麥播種深度,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根據土質不同,一般在3-5釐米為宜。

四、拌種不好

近兩年,也發生過小麥出苗後斷壟現象嚴重的田塊,分析後,得出結論是拌種劑出問題了,三唑類殺菌劑使用過量,也會導致這種問題出現。

特別是含有戊唑醇成分的拌種劑,大家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的劑量使用,不要輕易加大使用倍數。

解決辦法是,選擇正規小麥種衣劑,比如27%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懸浮種衣劑80毫升拌種20-60斤左右(2畝小麥種子的劑量),基本上不會出現藥害問題。

在選用拌種劑拌種的同時,每2畝種衣劑裡面,還可以加入蕓薹素內脂10毫升,從而促進生根發芽,達到苗齊苗壯的目的。

關於小麥缺苗斷壟現象原因分析,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如感興趣,歡迎關注佰秀農業頭條號,瞭解更多三農種植問題。

佰秀農業


一、整地質量差 耕層較淺,土壤團塊大小不一,整地不均勻、不平整,均可影響小麥出苗。小麥播種後,土壤中水分少且被較大團塊壓住的種子出苗較慢,甚至難以出苗。

對策:及時補種以確保全苗,在小麥出齊苗後及時查苗,對出苗不齊,造成嚴重缺苗斷壟的麥田,要搶在出苗初期用同一品種的種子進行補種。

二、種子質量不高 小麥種子自身差異導致出苗不齊。一是種子在收穫時遇上陰雨天氣水分含量高,易造成黴變,種子發芽率降低。二是包衣種子和非包衣種子的差異,非包衣種子出苗快,但成苗率低;包衣種子出苗慢但成苗率高。三是種子在精選、運輸、包衣等過程中受到機械損傷,導致發芽率低,出苗率低。

對策:在小麥三葉期,對全田出苗較好,只有少數地方缺苗、少苗的麥田,可採取在同一塊田內移密補稀帶土移栽,移栽後淋定根水進行補苗。移栽時,要上不壓心下不露白,埋嚴蓋實後澆水,並適當補施肥料,以利於緩苗。

三、播種質量差 播種深淺不一,並且覆土厚薄不一致。深播覆土厚的種子出苗慢,淺播覆土薄的出苗快,但播種淺的種子易被雨水沖刷和太陽直曬難以發芽,直接影響出苗。

對策:對播種過深引起缺苗的,可扒掉部分覆土,再結合灌水和中耕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側根發育。對播種過淺引起缺苗的,可移栽或補種。

四、不良天氣因素的影響 秋收後遇到乾旱天氣,土壤墒情不足,常搶墒播種,或澆水時沒有澆足澆透澆勻,影響小麥出苗質量。部分10月15日後造墒播種的麥田,小麥播種後還未出苗即遇到了降溫天氣,加之土壤溼度高、地溫較低,積溫不足,致使出苗期延長、出苗不齊。

對策:對因乾旱缺苗的,應及時澆水補救,促進麥苗生長正常、苗壯櫱多。對因施藥不當傷苗的,應澆水補救,澆水後鬆土。因地溫低難出苗的,可鋤劃增溫。

五、地下病蟲危害 未包衣的種子,最易遭受病蟲危害,尤其是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危害;部分土傳及種傳的根部病害,也可造成死苗或出苗不齊。

對策:小麥冬前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是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蟲。選用包衣種子或藥劑拌種。小麥苗期有地下害蟲危害要及時採取撒毒土、灌根等防治措施,消滅病蟲,讓瘦弱的麥苗儘快轉為壯苗。





嘟嘟農村尋達人


據筆者瞭解,造成小麥播種後出苗不齊這種情況,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分別是:

1、整地質量;

2、種子質量;

3、播種質量。

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情況來避免!

提高整地質量。

如果用小型播種機進行播種,可以通過耕翻將土地耕翻,以便於底肥與土壤充分混勻,輕耙又稱為對角耙,是為了將土地拉平,使土地平整。旋耕使為了使土壤表層細碎平整,便於小型播種機播種。

以上任何一道工序不達標,將會造成小麥播種不均勻,出苗質量也就容易受影響。

保證種子質量。

播種前有沒有經過晾曬、種子的大小是否均勻一致?

播種前有沒有做田間出苗率和發芽率試驗?發芽勢怎樣等都會影響播種後的出苗。建議從正規的種子公司購買質量合格的種子。

保證播種質量。

這主要與播種機和機手的水平有關係。

比如播種機的行走速度過快容易造成漏籽現象,播種管堵塞容易造成出苗不均勻,下種量過大,容易造成出苗後擁擠,也容易產生大小苗。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3.30


糧油市場報


原因一,種子儲存不當,小麥種子一定要在晴天進行收割,在晾乾水分放在乾燥通風處。

原因二,土地質量較差,土壤並不肥沃,儲存水分容易流失,生長環境不利。

原因三,施肥不足,造成營養不良,長勢就會出現有差異性。

原因四,天氣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小麥的萌芽及生長對土壤的溫溼度有一點的要求,播種過晚,溫度較低,會一定程度上較低幼苗的存活,延長幼苗長勢的時間,甚至影響長成的收穫。



一蓑煙宇y


我是【鄉村關中】,我們關中地區人民以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在小麥種植方面經驗豐富,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對你具有很大的幫助。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麥種不良,或者播種時的下種量偏少。選擇優質麥種,根據氣候和溫度,適量下種。
第二,墒情不足。是否因為播種期間天氣乾旱?確保墒情適合小麥播種和出苗條件。

第三,播種深淺不一樣。播種時,機耕作業要調整到合適比例的深度。

第四,秸稈還田後,出現蓬土現象。因秸杆還田後未腐爛,麥種架在空中,萌芽後鬚根未能接觸土壤而死掉。【鄉村關中】這一帶的農民種植小麥時,都對秸杆還田後進行澆灌,避免蓬鬆現象,而影響出苗率。第五,野生蟲害。田間有野雞、田鼠,或家禽等刨食。

【鄉村關中】在悟空問答平臺溫馨提示各位網友農民,小麥播種前要對土地深翻、耱平,肌酐還田後進行澆灌或者密實,確保小麥出苗率良好。祝農民朋友們來年小麥豐收。



我是頭條號【鄉村關中】,我耐心認真的回答各位的問題,你的點贊、留言和評論是對我的大支持。請您點擊右上角【鄉村關中】關注我。


鄉村關中


第一,種子質量問題,你在播種的時候,有沒有提前測試種子的發芽率?是不是確定種子質量沒有問題?

第二,你種子處理有沒有出現過藥害?

第三,耕地的地下害蟲多不多?種子處理的時候,有沒有使用有效的殺蟲劑?

第四,這個地裡的病害重不重?是不是有爛根的現象?種子處理,用沒用殺菌劑?

第五,玉米秸稈還田質量良好?播種後是不是鎮壓處理。

第六,田間的土壤墒情是不是太差?

等等。

以上因素,請對照找原因,然後逐一排除。或者在評論區留言,“十星科技”隨時給你解答有關問題!




十星科技


一、整地質量差 耕層較淺,土壤團塊大小不一,整地不均勻、不平整,均可影響小麥出苗。小麥播種後,土壤中水分少且被較大團塊壓住的種子出苗較慢,甚至難以出苗。

對策:及時補種以確保全苗,在小麥出齊苗後及時查苗,對出苗不齊,造成嚴重缺苗斷壟的麥田,要搶在出苗初期用同一品種的種子進行補種。

二、種子質量不高 小麥種子自身差異導致出苗不齊。一是種子在收穫時遇上陰雨天氣水分含量高,易造成黴變,種子發芽率降低。二是包衣種子和非包衣種子的差異,非包衣種子出苗快,但成苗率低;包衣種子出苗慢但成苗率高。三是種子在精選、運輸、包衣等過程中受到機械損傷,導致發芽率低,出苗率低。

對策:在小麥三葉期,對全田出苗較好,只有少數地方缺苗、少苗的麥田,可採取在同一塊田內移密補稀帶土移栽,移栽後淋定根水進行補苗。移栽時,要上不壓心下不露白,埋嚴蓋實後澆水,並適當補施肥料,以利於緩苗。

三、播種質量差 播種深淺不一,並且覆土厚薄不一致。深播覆土厚的種子出苗慢,淺播覆土薄的出苗快,但播種淺的種子易被雨水沖刷和太陽直曬難以發芽,直接影響出苗。

對策:對播種過深引起缺苗的,可扒掉部分覆土,再結合灌水和中耕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側根發育。對播種過淺引起缺苗的,可移栽或補種。

四、不良天氣因素的影響 秋收後遇到乾旱天氣,土壤墒情不足,常搶墒播種,或澆水時沒有澆足澆透澆勻,影響小麥出苗質量。部分10月15日後造墒播種的麥田,小麥播種後還未出苗即遇到了降溫天氣,加之土壤溼度高、地溫較低,積溫不足,致使出苗期延長、出苗不齊。

對策:對因乾旱缺苗的,應及時澆水補救,促進麥苗生長正常、苗壯櫱多。對因施藥不當傷苗的,應澆水補救,澆水後鬆土。因地溫低難出苗的,可鋤劃增溫。

五、地下病蟲危害 未包衣的種子,最易遭受病蟲危害,尤其是地老虎、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的危害;部分土傳及種傳的根部病害,也可造成死苗或出苗不齊。

對策:小麥冬前常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是根部病害和地下害蟲。選用包衣種子或藥劑拌種。小麥苗期有地下害蟲危害要及時採取撒毒土、灌根等防治措施,消滅病蟲,讓瘦弱的麥苗儘快轉為壯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