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玩兒金融,不可不知的金融去槓桿!

玩兒金融,不可不知的金融去槓桿!

金融自出現之日起,就是突破與創新的最好代名詞,無論千萬種理由,其逐利的本質從未改變。金融創新背後的最大動力就是突破現有監管,使得各種資源到達以前不可至的地方。

近些年,隨著金融自由化和制度創新的不斷推進,以大數據、雲計算、金融科技(AI)等為基礎的新型金融業態不斷湧現。與此同時,傳統金融業也沒有閒著,同業、理財、通道等表外業務發展迅猛,不斷遊走於制度的邊緣。每當這個時候,金融與實體經濟就會出現矛盾,資金脫實向虛,資產泡沫越吹越大,槓桿越撬越高!尤其在目前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下,這種模式經不得風浪。

所以,我們看到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直接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著力防控資產泡沫。剛剛過去的2017年,“一行三會”更是頻繁出手,持續推進金融去槓桿。

玩兒金融,不可不知的金融去槓桿!

1.銀行業槓桿率依然高企

目前,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去槓桿成效較好,已基本穩定在正常水平。2016年四個季度加上2017年前兩個季度,銀行類金融機構總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值分別為:11.9、12.4、12.1、12.3、12.2和12.3。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監管層面日益趨緊,但銀行業的高槓杆問題並未出現好轉,今後幾年依然是金融去槓桿的主戰場。由於政策的限制,過去幾年銀行為了業務發展,通過理財產品和同業業務主動進行負債經營,同時積極創新通道與委外來擴張資產業務。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銀行業去槓桿任重道遠。

2.貨幣政策

2017年1-6月份,M2供應量同比增長分別為:11.3%、11.1%、10.6%、10.5%、9.6%和9.4%。從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的態勢。2015年央行主要通過準備金率來控制流動性,2016年逆回購、MLF等工具走入了人們的視線。2017上半年,央行通過逆回購和MLF累計釋放流動性4395億元,同比減少3795億元。同時,作為監管部門的“一行三會”政策頻出,例如加強MPA考核,開展“三四三”等專項治理。

3.股市和債市

股票市場的槓桿主要來自融資融券。國際範圍內,融資融券在股市流通市值的比率一般維持在2%左右。從2014年到現在,我國股市融資融券餘額波動較大的時段是在2014年9月至2017年7月,其中峰值達到了4.1%,這與當時股票市場的波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隨後,這一比率便快速回落,目前基本維持在2.5%以下的正常水準。

我國的債券市場以銀行間債市為主導,託管量在90%以上。目前,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槓桿水平不高,債市槓桿率(債券託管量/(託管量-待回購餘額))基本穩定。從數據來看2009年之前基本圍繞105%的基準線波動,2010年至今進本圍繞110%的基準線波動,整體運行平穩。

玩兒金融,不可不知的金融去槓桿!

金融去槓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政策監管,政策從出臺到實施、再到見效,這期間會有時滯。所以,就決定了去槓桿並非一日之功,期間必然會有波動。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監管部門仍然會以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保持政策壓力和監管力度。2018年,這個槓桿如何去,零度會和大家一起繼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