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打下徐州之後,高順和呂布等人都被斬殺,為什麼只有張遼被收服?


在古代中國的歷史之中,朝代更替似乎是必然會發生的,不管王朝開國時期是否強盛,到了後期總是會出現很多問題,階級鬥爭,或者是外族侵略,亦或者是內部的軍閥混戰,封建王朝的朝代更替是必然的,因為世家大族把控地方,導致土地兼併百姓沒有飯吃,而且古代的農作物產量非常低下,每個王朝到了中後期都會出現人口大幅度上漲,但是土地和糧食卻沒有明顯的增多,百姓吃不起飯自然是不會幹等著餓死自己的。

打下徐州之後,高順和呂布等人都被斬殺,為什麼只有張遼被收服?

而古代的王朝大多都是因為國家實力衰退而導致少數民族南侵略而滅亡,但是漢朝有所不同,漢朝的中央實力較弱,而地方的實力雄厚,導致了中央朝廷沒有話語權,政令不出京城,而地方的諸侯看到機會,然後出現諸侯混戰爭霸,加速了中央的滅亡,最後出現了三國並立的局面,而作為當時最大政權的曹操集團,曾經在打徐州的時候,破城之後把呂布高順等人全給斬殺了,但是卻剩下了張遼這個呂布集團的高層領導,這時因為什麼原因呢?

打下徐州之後,高順和呂布等人都被斬殺,為什麼只有張遼被收服?

呂布曾經在北地作戰,整天和北地的遊牧民族打交道,每次北地的遊牧民族南下打秋風的時候,呂布這種邊防軍隊都會第一個頂上去,在多年的交戰中,練就了自己的一身本領,而呂布曾經多次頂替自己的老大,這讓他在漢末這個重信譽的朝代之中無疑留下了太多的不良歷史,而作為集團首領的曹操自然是不敢用他的,萬一哪天這貨又突發奇想,把自己砍了可就不划算了,畢竟天下武將當屬呂布為首,能打過他的全國都少見,曹操手下的自然也很少,收復之後還要整天防備,沒有多大的必要,所以他是必須死的。

打下徐州之後,高順和呂布等人都被斬殺,為什麼只有張遼被收服?

而陳宮和高順等人為什麼也會被斬殺呢?首先所陳宮,陳宮是非常有才能的,但是卻和曹操尿不到一個壺裡去,陳宮以前跟曹隨曹老大的時候,因為曹老大生性多疑而讓陳宮非常反感,老大的這種多疑奸詐的處事風格讓陳宮受不了,而反觀呂布雖然無謀,但是對於陳宮卻非常重視,起碼能掏心窩子的對他,而他的這種個人魅力影響了陳宮,正是因為他對於陳宮的敬重,讓陳宮寧可為止身死,也不願意投降。曹操雖然欣賞陳宮但是並不代表一定要收服他,曹老大手下的文臣眾多,根本不缺這一個,正好就給陳宮一個為主守節的機會,也讓陳宮雖然身死,但是卻深受天下人的敬重。

打下徐州之後,高順和呂布等人都被斬殺,為什麼只有張遼被收服?

高順是武將,而且手下的陷陣勇士在當時算得上是天下強軍,曹老大自然也是想要收為己用的,但是怎奈何高順對於呂布忠心耿耿,看到呂布被斬殺之後勃然大怒,寧可自己身死,也不要以便宜曹操。而曹老大看重的是陷陣勇士,雖然沒有了高順有些瑕疵,但是留著這個隨時可能爆發的隱患那不是個好選擇,所以作為呂布的死忠,他也必須身死,只有這樣曹老大才能安心的接管他的軍隊。

而張遼作為呂布的老兄弟,雖然有這份情誼擺在這,但是隨著呂布的屢次戰敗,加上他嫉妒自負的性格,讓張遼很是不喜,尤其是出現了手下叛亂之後,呂布對於這幾位老兄弟不在信任,讓張遼心裡涼了半截,慢慢對呂布有了一些意見,最後到了下邳城破之後,老兄弟張遼覺得大勢已去,跟隨呂布也沒有好下場,自己的一身武藝能不能得到發揮都不好說,雖然是兄弟,但是也總得為自己的全家某條生路啊,在混戰的亂世,家眷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所擒獲,所以張遼心裡自然是有別的心思的。

打下徐州之後,高順和呂布等人都被斬殺,為什麼只有張遼被收服?

而呂布的手下侯成等人,看到大勢已去,不願在追隨沒有前途的老大,想要更換門庭,這時候投奔曹軍,先不說會不會被猜忌,單單是兄弟幾人的武藝並不算強,在曹老大這種武將如雲的大諸侯手下待著,沒點功勞肯定是這輩子都沒法往上爬了,所以就只有了一個選擇,那就是綁了呂布,然後投降,不但免去了自己身死,更是能往自己身上硬堆一份功勞,不至於永無出頭之日啊。所以幾人就在一起密謀,結果卻被張遼所看到了,但是卻並沒有阻止,也沒有告發,反而是隨他們去。所以幾人就綁了自己老大去投奔曹操。

在幾人投降之後,張遼也順勢帶兵投降,因為張遼的實力不凡,早就被曹老大所喜愛已久了,如今這麼好的機會,加上是主動投降的,自然是不會被斬殺了,張遼投降之後,甚至直接被封為關內侯。而其餘等人被斬殺,自然是因為消除禍患,可以順利的收復這一支精銳軍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