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歷史上死諫第一人是誰?臨死還要受炮烙之刑

歷史上死諫第一人是誰?臨死還要受炮烙之刑

歷史上進諫成功的有很多,失敗的也有不少,敢於進諫的一般都是忠臣,忠臣看到王的錯誤,都會義無反顧的直接諫言,有些甚至至生死於不顧。中國歷史上死諫第一人是誰呢?他就是夏朝末年的大臣關龍逄,關龍逢陝縣人,夏朝末年大臣

歷史上死諫第一人是誰?臨死還要受炮烙之刑

在古代的夏朝,記載著這樣一段君臣之間的故事。歷史上的夏桀,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夏朝也是在他手裡走向滅亡的。桀還發明瞭很多酷刑,據記載,夏王桀要用炮烙之刑處決一名犯人,他邀請關龍逢陪他一起觀看。在行刑的過程中夏桀問關龍逢欣賞這個刑罰麼?有沒有感到快樂。關龍逢只回答了他兩個字,快樂。桀反問他:“觀看這種酷刑你為何不悲傷?”關龍逢回答到:“天下的人認為最痛苦的事情,君卻認為是最快樂的事情,我是大王的臣子,怎麼會不高興呢”。桀聽著他說的也有道理,便說:“現在我就讓你暢所欲言,看看你說的對麼,說得對我就改正,說得不對你就自己享受一下這個炮烙之刑吧”。關龍逄並沒有害怕,義正言辭的說:“我看君的頭上懸著危石,腳下踏著春冰,頭頂危石日益沉重,腳踏春冰已薄如蟬翼”。桀聽到這個能高興麼,本來就是個暴君,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批評他,說的還這麼直接,他能饒了你?桀說:“你是說國家要滅亡了,還是我要同國家一起滅亡?你知不道自己在說什麼?我倒覺得你要滅亡了”關龍逢以死相諫並沒有讓桀有所改變,反而激怒了這個暴君,桀對龍逄施以炮烙之刑,關龍逄赴火而死,葬在今靈寶市孟村村西。

歷史上死諫第一人是誰?臨死還要受炮烙之刑

關龍逢的死諫一直被後世流傳,在唐朝時,百姓為紀念關龍逄為他樹碑,在碑上刻:“夏直諫臣關公之墓”。在清代,詩人許鵬扶也為他寫詩讚頌,詩人初元方亦寫下《關龍逄墓》一首敬畏死諫開先第一人。可見這種精神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歷史上還有另外一個說法,夏朝末年對於夏桀的暴行關龍逢忍無可忍,他認為在這樣下去夏朝遲早會滅亡,

作為夏朝的大夫,關龍逢以死諫之。據檔古籍史料記載:關龍逄曾多次向夏桀進諫,想讓他勤政愛民,將國家建設好,關龍逢肯定心想收收心吧,五百年的基業別毀在你手裡。可想而知桀根本不會聽的,我是王,你還管敢我,不殺你就很好了。關龍逢真的是個忠臣,他並沒放棄進諫,思量再三,關龍逄決定冒死進諫,他心生一計以獻黃圖進諫(黃圖就是一種地圖,別想太多),關龍逄想借此說明形勢危急,看到這麼危機的形勢夏桀應多關心朝政,應該有所改變吧,可惜一點用也沒有。要我說這就是歷史的必然改變不了,你看看關龍逢準備的多麼充足,都直接了當的告訴你了,趕緊看看你看周邊這些諸侯吧,還兄弟呢,還是你的臣子麼,那個老湯都快取代你了,再不管管你就完了。我這麼提醒你,你咋還不聽呢?桀要聽就好了。夏朝可能還會在延長一會。

歷史上死諫第一人是誰?臨死還要受炮烙之刑

關龍逄獻了黃圖後,故意立而不去,我就站在這,你快看看地圖。夏桀肯定知道關龍逢想幹嘛,估計那個時候桀聽到關龍逢的名字都會煩,忠言逆耳嗎,看到關龍逄的樣子,就知道又想來教訓他,心裡很不耐煩,就說:有什麼快說,我還有什麼妖言惑眾的理論?關龍逄看他也是無可救藥了,怒目而視。夏桀應該早就對這個總說實話、忠言逆耳的關龍逄厭惡極了,什麼也沒問便把黃圖燒燬了,氣急敗壞的桀把關龍逢囚禁了起來,不久就殺了。

如果桀當時聽從了關龍逢的諫言,也許歷史就不一樣了, 夏桀殺了關龍逄後,更加肆無忌憚了。沒人管說話了,說話就得死。與此同時商在湯的帶領下日益興盛起來,在鳴條之戰中一舉滅了夏朝,相傳夏桀和妹喜一同逃奔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死於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