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師應該如何正確把控上課秩序?

憤世的qiaoge




上課秩序是什麼,我把它理解為課堂程序和課堂紀律可能要準確一些吧!課堂紀律好,教學效果就好,課堂紀律差,教學效果肯定不好!

先說說課堂程序吧,教師課前都會備課,製作課件輔助教學,按教學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開展教學。就拿一篇課文的的教學來說,首先要讓學生正確、流利地讀通課文,解決本課的生字詞。然後在此基礎出抓位關鍵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理解課文的主題內容;再抓課文中的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感悟,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的語言以及領悟作者謀篇佈局方面的寫作方法等等,最後佈置練習,佈置作業鞏固新知。



課堂紀律對於教師來講也很重要低年級學生主要是形象思維,所以教師通常用一些直觀的圖片,視頻等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濃了,課堂紀律就好把控。其次,教師語言要有親切,富於兒童化,要有親和力,學生才喜歡上你的課。第三,用一些口令來控制學生的紀律,比如“一二三,坐端正”“小嘴巴,閉起來,小耳朵,認真聽”等等,不過這個用多了不管用。最管用的是上課分組進行紀律評比,老通常用一側的黑板分組記錄各組的紀律情境況,表現好認真聽的適合畫一面小紅旗,或一顆小星星進行鼓勵,下課後評比看哪一組獲的獎勵最多,老師做好記錄,一週評比一次,發獎品,這種方法還不錯。當然了,仍然有個別幾個上課愛玩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老師隨時關注提醒,扣他們小組的“星星⭐️”等來促進他認真聽課。最後,多設置一些活動,讓學生參與,比如出示問題,讓學生討論,讓學生上臺表演等,學習的方式要多樣化,才能激發學習興趣。教師的自身威信也很重要!一威信高的老師課堂紀律通常也好。


何梅老師


課堂紀律,是學習的保證

維護課堂秩序,搞好課堂紀律,這是一名教師的職責,也是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一名老師課要講好,紀律也得管好。

那麼,老師應該怎麼管好課堂紀律呢?老師們各有各辦法,各有各的高招。在這裡,我說幾點,和廣大老師們分享一下。

第一,明示規定。

先把課堂紀律講清楚,讓每個同學都明白: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還可以把課堂紀律貼在黑板旁。如發言要舉手、坐姿要端正、不搞小動作、不交頭接耳、不隨便下地等,學生隨時都可以看見。

第二,及時提醒。

有的學生雖然知道課堂紀律,但控制不住自己,上課時仍然會違犯紀律,需要老師隨時提醒,隨時糾正。

第三,個別教育。

對個別屢教不改,嚴重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要進行個別談話,嚴肅教育。

第四,骨幹來管。

要發揮班幹部的作用,發揮各個小組長的作用。用學生管學生,也有不錯的效果。

第五,講課吸引。

老師把課講好,用你淵博的知識、有趣的內容、生動的表達,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是保持課堂紀律的方法之一。

第六,保持威嚴。

老師,就是全班的“司令”,必須有威嚴,必須有威信,說話必須有人聽。對學生既要有親和力,又要有威懾力;既是朋友,又是老師。

總之,一個班級要想把學習搞好,首先要把紀律搞好。一個紀律亂糟糟的的班級,我不相信學習能好到哪去!!


閆老師教作文


這是我搜的一篇關於如何提高課堂氛圍

一、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現象:

數學不如語文那樣,有著華美的詞語和詩句來吸引學生,數學知識 1 就是 1,

2 就是 2,看起來簡單、聽起來枯燥,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往往會發現孩子們

無精打采,有的規規矩矩地坐著,“心甘情願”地當觀眾;有的則眼神空洞,“安安

靜靜”地當聽眾,整個課堂氣氛用一詞可以形容——沉悶!為了能打破並改變這種

沉悶的現狀,於是我決定對活躍小學數學課堂氣氛的策略展開探索。

(二)對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我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造成課堂氣氛沉悶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教學進度、教學時間的制約與長期的教師為中心的講授,使學生養成被動

接受的思維定勢與行為定勢。

2、教師所講內容,所用的語言、動作、表情等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3、學生的個性差異所致,課堂上只有幾個表現欲特別強的孩子在舉手發言、

發表見解,而稍內向的孩子往往就只有“安靜的傾聽”的份。

從造成課堂氣氛沉悶的原因中,我們不難看出,教師的作用制約了學生在課堂

中的自主發展。

二、問題的研究

(一)理論依據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

者;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地設計教學過程。”作為

一名數學教師,我充分感受到:只有在數學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

能力基礎,創造性的設計教學過程,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如

何活躍課堂教學是相當重要的。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魯迅先生也言“沒有興趣

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入迷才能叩開

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是否活躍,師生

配合是否默契,直接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作為一名教師,要善於誘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我們的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

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

(二)策略探索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課堂氣氛是否活躍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也直接決定

著學生的學習效果,那麼,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如何才能活躍課堂氣氛呢?通過一段

時間的觀察、探索、分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入手:

1、快樂導入,贏在起跑線。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導入在我們的教學當中非常的關鍵。我

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取一些好玩、有趣的形式去吸引孩子的眼球,比如:

猜謎、講故事、實物展示以及生活當中的情景再現,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使學生快樂地進入學習數學的狀態。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教材 77 頁《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中的探索規律》

例 2 時,教材上呈現的是一個轉盤,上邊標有 720、360、120、30,另外還有兩個

空。此類探索規律的題本身就比較枯燥、抽象,因此我在教學時,就用了一段話來

吸引孩子的注意:“同學們,放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可能帶你們到翠屏山上的遊樂

場去玩了,今天,也有幾個朋友約好了一起要去玩大轉盤,結果呢?有 2 個朋友到

現在都還沒有來,是哪兩個朋友沒到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完之後再呈現

黑板上的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哪兩個朋友沒到?”去觀察、思考。這樣就給了

學生一個情景,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引入到今天的所學,真是一舉兩得!

2、動手操作,激發學習興趣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也就是說學習不僅要用耳朵聽,用

眼睛看,更重要的是要動手、動口、動腦,多種器官協同活動,在活動中把學生推

到主體地位。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手腦並用的過程,是培養技能技巧,促進思維

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學具操作,電化教學手段,

為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假如再將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競爭結合的話,那課堂氣氛

會更加活躍。

3、幽默語言,貫穿課堂始終。

課堂上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的集中,教師可以適時用一些幽默的語言來活

躍課堂氣氛,讓孩子們適當調節一下,解除疲勞,創造輕鬆愉悅的氣氛。其實緊張

的課堂氣氛中,孩子的笑點很低,只要稍微好笑的詞兒,孩子們都會報以會心的一

笑。如:板演的時候,有的同學將“8”寫成歪倒狀,我就會說:“瞧!你的 8 還在

睡覺呢?快讓它起床了吧!”;進行“每天一算”的時候,幾下就快速完成的同學就

在那裡無所事事,擺出一副很悠閒的樣子,不知道檢查,於是我會提醒他們:“趕

快檢查,不要忙著喝茶!”於是孩子們能在笑聲中很快地明白我的意思。

除此以外,我覺得還可以借鑑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如說英語課堂上的一些小

遊戲:老師說單詞,學生做相反的動作,有起立坐好、大聲小聲等小遊戲,這樣適

時地進行一些動靜交替的活動,對於活躍課堂氣氛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還比如語

文課堂上的“大膽想象”,即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去大膽想象,積極發言,說一說

自己的奇思妙想,數學課堂也可以讓學生們去想象、發言,比如《統計》裡的發現

了什麼、並提建議等,同學們就有話可說,就會出現“爭先恐後”、“百花齊放”的

景象,自然而然地就活躍了課堂氣氛。

通過多種途徑和策略的探索,我欣喜地看到課堂的變化,學生的變化,雖然有

些變化還只能是“細微”的。當然,對於課題的探索研究,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

成的,現在還只是處在探索與嘗試的階段,我還將在這條追求高效課堂的道路上摸

索前行。


數學嚴老師


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正確把控上課秩序。一個老師的教學再出色,而課堂紀律差,教學效率也不會很高。如何把控課堂秩序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出課堂規則。在接手一個新的班級伊始,可以對學生提出一些課堂規則,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如何做。如上課前要做好準備工作、上課不能做小動作、課上不能隨意吃東西、不能睡覺等。老師明確了要求,學生才知道如何做。不制定一定的課堂規則,孩子就會不聽老師的,隨意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2、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對全班學生提出嚴格的課堂規則後,平時就要注意教育。規則不是說一次兩次學生就能明白,就能做到,必須三番五次地進行教育。教育時可以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一些比較大的問題可以集體教育,再三要求學生做到。如果只是個別學生不聽老師的,可以進行個別教育。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維護學生的課堂秩序。

3、講課幽默與嚴格要求相結合。據調查,學生比較喜歡幽默的老師。平時上課時,老師可以幽默地進行教學,不僅可以融合師生關係,而且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課堂有序。但幽默不代表可以放鬆對孩子的要求,課堂上的要求不能降低。否則孩子只知道了幽默,不知道嚴格要求自己。

4、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老師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學生就會很投入地進行學習中來,從而遵守課堂的紀律,保持課堂的秩序。


藍兔有話說


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

老師要把握課堂秩序是每一位老師的必修課。

秩序也是建立在規矩基礎上的,為正常教學服務。

所以要想維持好的課堂秩序:

1.課堂上我們必須要樹立老師的威嚴,課下可以是朋友,做到亦師亦友。

2.對於不遵守秩序的同學,必須殺雞儆猴,在允許的情況下,當然不能體罰學生!

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好的秩序,其實最簡單就是得到學生的認可。這樣學生自己就會維護好課堂秩序。

加油!





沸騰的李老師


首先要個人素養比較高,讓學生敬服。對教學內容必須瞭然於心,相關知識技能能拓展,會延伸。公正慈愛,樹立師者的形象。

其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有法度,違者必懲,言出法隨,沒有例外。

第三,課堂內容的安排緊湊科學,目標明確,活動適宜,評價反饋及時。讓每一個學生時時都有事做,做的怎麼樣都在老師掌握中,公開評價,讓學生知道他的行為藏不住,做好做壞不一樣!

總之,身為教師,維繫課堂秩序是綜合能力,既要內功深厚又要法度嚴明。


書魚兒教育漫談


課前或第一節課要明確提出課堂的紀律要求及違反後果,課堂要嚴格執行。

課前或第一節課要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進行引導和規範,讓學生明確課堂每個環節應該幹什麼,老師發出的提醒信號應該幹什麼。

認真備課,課堂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點突出,條理清晰,語言要詼諧一些,態度依據學生表現而變化。

對課堂上出現的狀況及時制止的同時,課後要了解情況,再具體解決,既不放過,也不冤枉學生,處理得當。

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對自己的課堂進行調整和變化。


終點幸福村


老師沒上課之前站在教室門囗兩眼釘視著五十多名學生,這叫組織教學,教師要有勢氣學生不坐好不進門,學生坐好教師以嚴肅的目光看全班學生動態,這時老師可打開書本講今天所學的內容向學生提出要求,可以講教學內容,教師這時也要訊視學生聽講的情況,邊講課時注意隨時組織教學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言師生共同活動直至課內容結束並做總結。下課


智慧老人57


有句古話說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當老師也一樣,想要獲得學生的喜歡和擁戴,得用真心去對待自己的學生,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該嚴厲時就得嚴厲,該呵護的時候就得關心照顧。學生知道你是真心對他們 真心為他們好,即使他再調皮搗蛋不聽話,上你科的時候他也會尊重你的


陶子趣事


老師如何正確把控上課秩序,關鍵在於老師的能力一一老師的文化知識水平,語言的表達,傳授知識的技能技巧。老師有知識欠表達,吸引人的力量不大,就我們通常說的,茶壺裡煮餃子,肚裡有嘴裡倒不出來。學生聽著聽著會厭煩的。會表達無知識,“戲"不會唱的常久,學生就會夠了。由此可見,課堂秩序要有高水平善表達的的老師來操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