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秦朝滅亡時,場景有多慘烈?

文史磚家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大秦帝國走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本來秦始皇,還想把大秦帝國,傳給子孫直到萬萬代呢,沒想到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僅僅存在了十五年的時間,就轟然崩塌了。在中國歷史上,這十五年的時間,真的如同曇花一現,短的不能再短了。

那麼秦朝滅亡的時候,場景到底有多慘烈呢?

其實在秦始皇去世的時候,大秦帝國就已經開始要瓦解了。畢竟在他死了,也就是兩年多的時間,大秦帝國就亡國了。

所以說整個大秦帝國,真正的亡國應該是從胡亥登基開始算起,大秦帝國正是被篡權上位的胡亥給弄倒閉的。

我們看看從胡亥這裡開始,秦朝在滅亡的路上,究竟有多麼的慘烈。

胡亥篡權後,先是逼死了哥哥扶蘇,就連手握重權的社稷之臣蒙恬大將軍,也死於非命,還有蒙恬的弟弟蒙毅也被殺害。

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胡亥聽信了奸臣趙高的意見,把秦始皇留下的幾十個子女,全部給腰斬了,即使嫁出去的女兒,也被找了回來,一併處死了。

秦始皇肯定想不到,自己會生這麼一個敗家的兒子,他竟然殘忍的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給處死了。

這也就是說,是胡亥斷了秦始皇的後代,讓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變成了絕戶。

不是還有一個胡亥嗎,秦始皇還沒有絕戶呀。聽我繼續說。

因為,也就是在胡亥殺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們沒多久。趙高就把以李斯為代表的國家重臣給殺死了,然後為了架空皇權,他還導演了指鹿為馬事件。

緊接著趙高又把胡亥這個皇帝給處死了。你看,秦始皇是不是徹底的絕戶了,他的兒女全部死去了。

趙高殺了胡亥後,還想篡權當皇帝,但是,正好在他登基的時候,發生了地震,他以為是上天震怒了,不得已放棄了當皇帝。

所以,他就選擇了子嬰為秦王,子嬰在登基的那一天,把趙高給殺了。子嬰的身世一直是個謎,但是,他是秦始皇弟弟的可能性最大。

三個月後,劉邦帶著軍隊殺到了咸陽城,子嬰就投降了劉邦。

劉邦還算不錯,他沒有殺子嬰,也沒有殺咸陽的百姓。

但是,不要忘記還有一個項羽,項羽打了鉅鹿之戰後,一戰成名。秦末名將章邯就投降了他,項羽就把章邯帶領的二十萬秦軍全部給殺了。

然後項羽到了咸陽城,他燒了秦王朝的宮殿,還有阿房宮,把和秦始皇有血緣的所有親戚全部給殺死了,當然了投降劉邦的子嬰,也沒有幸免。

可以說項羽進入到了咸陽城之後,算是給大秦的皇室,來了一個大屠城。

項羽打仗就是來報仇的,畢竟他的爺爺項燕,就是死在了秦國人的手裡,他的叔叔項梁也是死在了秦過人的手裡。

所以,項羽也就對秦皇室裡的子子孫孫,遠支近支的親戚,全部實行了大屠殺,秦皇宮裡的財寶,也被項羽搶劫一空裡,能帶走的帶走了,帶不走的,也就給燒了。

所以,曾經的大秦帝國裡的所有親信,在這次劫難之中,全部死光光了。你說慘不慘。


史學達人


江湖有句話叫: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秦國曾駕馭百萬雄師鞭笞六國,蹂躪天下。殺人無數,光白起斬殺的六國兵士就達一百萬人。

累累白骨,滔滔的鮮血,六國國破家亡的仇恨,就在項羽打敗秦軍主力,率領各國諸侯進駐咸陽的那一刻爆發了。



子嬰投降,秦國亡

公元前206年,劉邦帥軍進咸陽,末代秦王子嬰脖子上勒著韁繩,穿著白衣,坐著素車,手捧著傳國玉璽,跪在夾到道上,卑躬屈膝地向劉邦請降。

可是他的投降並沒有為自己和家國換來活命的機會。

鴻門宴項羽婦人之仁放過了劉邦。可面對曾經屠戮天下的秦國卻沒有半點仁慈之心,這對項羽來說是國恨家仇,對各路諸侯來說也不僅僅是快意恩仇,也一樣是宗廟傾覆的血海深仇。

公元前279年,鄢之戰,白起引水灌城,隨後攻陷郢都,屠殺楚人數十萬人,將楚國曆代先君的陵墓都刨了。

公元前233年,王翦帥60萬大軍打敗了項燕率領的40萬楚軍,享國八百多年的楚國滅亡。

二十年不到,項羽帶著反秦的楚人殺了回來,咸陽遭遇了由史以來最慘烈的血光之災,百年以來都是秦人屠戮列國,這次他們成了宰殺的羔羊。

秦國滅亡時有多慘?


殺光宗室

子嬰以及秦國宗室成員,一個個殺光。

屠城

咸陽遭屠戮,沒錯,就是屠城!

估計在項羽和各路諸侯看來,秦人每一個都罪孽深重,他們掙來的每一級爵位,都是列國人民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一級爵位一個人頭,這樣赤裸裸的殺戮。

許多人會問秦滅國之後,曾經血性的赳赳老秦哪裡去了。答案很簡單!

——被屠殺啦!!!

鎮壓起義軍被殺至少20萬;

被項羽坑殺20萬;

咸陽屠城死傷多少不可計數。昔日傲世六國的咸陽城,在那一刻成了人間地獄。

洗劫

項羽帶著各路諸侯,將經營百年的咸陽洗劫一空,之後一把火燒了咸陽。



據《史記》記載,咸陽城燒了三個月多,才漸漸熄滅,曾經繁華富庶的咸陽,曾經始皇帝宴會群臣,以戰車行酒,以騎兵佈菜,“千人唱,萬人和”的咸陽王宮,化為焦土。

西楚霸王項羽為什麼最終會被漢高祖劉邦打敗,不是劉邦有多智勇雙全,或者會駕馭人才,劉邦屢敗屢戰,蕭何總能送來兵源,這些人是誰?是劫後餘生的關中子弟,他們誓死要復仇。

楚漢在廣河之間對峙的時候,劉邦為什麼要在兩軍陣前歷數項羽掘墓、屠城的罪過,要知道項羽劫來的財富是十八路諸侯大家分的,劉邦也有一杯羹。屠殺咸陽劉邦難道沒參與?

劉邦的政治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煽動他來自關中的士兵,讓他們同仇敵概。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可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那悲劇的根源,其實在他屠戮咸陽的那一刻已經種下。

正應了那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如果當年項羽佔領咸陽能放下仇恨,他何嘗會有兵敗自刎的悲劇結局。



結語

據《太平御覽》記載:始皇帝曾有與群臣祭祀洛水時,曾得瑞兆,一直覺得是天命授予秦,作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賓醊禱,色連三光。”

可秦帝國短短十五年國祚,惜哉!

秦始皇執政期間,天下沒有出現權臣當道、奸佞亂政、諸侯割據等重大政治問題,家中也沒有發生父子相爭、后妃干政、外戚擅權、宦官專權等亂像,他政治才能無疑是卓越的,等他死後,屍骨未寒,他的帝國覆滅,子孫根絕,千百年被謾罵。

當真是: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


開涮歷史


對於秦朝的滅亡。老子早有寓言:暴雨不終日,日中不須臾。暴政必然不能長久。

以法家思想治國的秦朝成為最短命的王朝。秦朝滅亡時,嬴政的子孫被項羽殺盡。秦始皇斷子絕孫。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遂至霸上,使人約降子嬰。子嬰即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沛公遂入咸陽,封宮室府庫,還軍霸上。

居月餘,諸侯兵至,項籍為從長,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滅秦之後,各分其地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曰三秦。

秦始皇的兒子皆被秦二世所殺。秦始皇的孫子皆被項羽所殺。項羽不但滅了嬴政的子孫。還對咸陽百姓屠城。

項羽和楚軍為何如此痛恨秦贏?原因有三:

一是秦的暴政。

二是秦惠王時,張儀騙楚。秦王把懷王拘禁至死。

三是秦昭王時,白起攻陷楚國郢都時。屠城殺降。焚燒楚國宗廟。

秦朝滅亡時,秦始皇斷子絕孫。咸陽被焚燬屠城。其罪魁禍首是秦惠王和張儀,秦昭王和白起。

與之類似的,是古羅馬滅迦太基。迦太基曾經數次大敗羅馬大軍。最終羅馬軍隊消滅了勁敵迦太基。迦太基滅亡時,羅馬大軍屠城殺降。連嬰兒、胎兒都不放過。讓迦太基徹底滅絕。羅馬軍隊統帥看到此景後,禁不住淚水。別人問他為何流淚時,他稱迦太基的今天,也許就是羅馬的明天。最終羅馬人也被其他民族徹底滅絕。


楊朱學派


秦王政站在秦國先王們的肩膀上繼續奮進,用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實現了天下統一,這是亙古未有之事,秦王政做到了“人跡所至,無不臣者”,他自認“功蓋五帝”,因此自封始皇帝。秦始皇對於他建立起來的帝國是非常自信的,他曾暢想:“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然而,秦始皇即便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巡視天下登高刻石來歌功頌德,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他一手締造的不世帝業在他去世後不過才苟延殘喘了三年。秦朝之所以存在時間如此之短,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只來說一下秦朝在滅亡之際的慘烈場景,實際上這些慘烈的場景早在始皇帝還沒有去世的時候就已經初見端倪,但並不明顯,以至於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即便公子扶蘇曾對秦始皇的嚴苛統治提出了質疑,但很明顯的,秦始皇並不以為意,他太相信自己的統治以及他信任的法家了。以至於他一去世,嚴苛統治的後遺症迅速撲向秦朝和它的統治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其遺體與鹹魚混合被運回了咸陽,然後在驪山下葬,秦始皇墓的修建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計其數,單就人力來說,就有七十萬民眾曾被徵調修建陵墓,而在秦始皇下葬後,秦二世做了這樣的指令:

二世曰:“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

秦始皇后宮中的那些沒有生育的妃子都被要求殉葬,另外殉葬的還有陵墓修建過程中的那些工匠們,具體有多少人為秦始皇殉葬,我們不得而知,但其數量一定不是個小數字。如此多的人在同一時間死去,或許也預示了秦朝的統治已經到頭了,實際上也確實如此。

秦始皇去世之前並沒有公開定下繼承人,因此,他一去世,跟在他身邊的趙高和胡亥以及李斯等人就矯詔讓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秦二世一繼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異己,第二件事就是實行暴政。關於清除異己這件事,胡亥在趙高的建議下做到了極致:

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

這一次清除異己是從胡亥的兄弟姐妹開始的,即秦始皇的子女,除去胡亥,沒有一個有機會活命,即便是胡亥的姐姐妹妹們也不例外,全部在被殺之列,就更不用說那些對胡亥有意見的大臣們了,格殺勿論。這一大清洗,朝中基本沒有人再敢反對胡亥。當然這樣的胡亥也基本成為趙高的一個傀儡皇帝,趙高甚至敢指鹿為馬,胡亥幽居禁中,所依賴的只有趙高一人而已。

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元年,這位亡國之君開始全面統治天下,他命人繼續阿房宮的興建,以此當做他的政績來完成,但秦二世雖然有秦始皇的狠勁,卻沒有秦始皇的能力。因此,很快,就傳出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秦二世責問的時候,大臣們對以“不足憂”。然而,這就像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盒子,起義軍遠不止陳勝、吳廣這一支,原先被滅的六國貴族也都揭竿而起,打著復國的名義紛紛起兵反秦。

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208年,秦二世終於慌了,於是少府章邯扛起了保衛秦朝的職責,他帶領驪山的囚徒們開始平叛,這是秦朝最後的力量,雖然前期取得了不少勝利,但還是不能堅持到最後。因為在章邯稍有敗績的時候,秦二世派人責問章邯,而朝中又有趙高這個權傾朝野的權臣把持朝政,可以說章邯的未來是可以預見的,因此他在後來投降了項羽。秦軍失去了最後對抗叛軍的力量。

早在起義軍猖獗的時候,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就曾聯合向久未露面的秦二世進諫,希望秦二世能夠關注關東群盜,減輕賦稅,停止阿房宮的修建,減省四邊戍轉。但是秦二世不僅沒有采取建議,反而問罪於三人,二馮選擇自殺,而李斯入獄。秦朝的統治越來越瘋狂的走向滅亡。

秦朝的能臣良將死的死,入獄的入獄,還有投降叛軍的,鉅鹿之戰中,王離被擒獲,而章邯選擇了投降項羽,緊接著,“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於高。”這一舉動嚇壞了趙高,趙高稱病不朝,秦二世終於開始責怪趙高,於是趙高就殺死了秦二世,而另立子嬰為秦王。可以說,秦始皇的子女全部死於趙高之手,只是趙高也並沒有活的太久,子嬰在繼位之際,設計除掉了趙高。只是即便趙高已死,子嬰也無力迴天,實際上子嬰繼位不久,秦朝就滅亡了。

劉邦搶先一步入關,接受了子嬰的請降,然後項羽帶領各諸侯軍到來,項羽:

“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遂屠咸陽,燒其宮室,虜其子女,收其珍寶貨財,諸侯共分之。”

在項羽的一聲號令下,咸陽成了一座空城。


尚宮女史


秦王子嬰代表的秦朝中央政府是向劉邦投降的,而秦軍主力是被項羽擊敗的。

秦朝之亡,亡於劉邦和項羽之手,一個仁慈一個暴烈,一個平和一個慘烈。



劉邦進入咸陽,約法三章,不擾民,不放火,不殺百姓,不殺降臣。

項羽進入咸陽,屠戳咸陽,殺秦王子嬰,火燒秦王宮,大火燒了三個月才滅,項羽大肆搶奪財寶美女,揚長而去,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幾百年的累積傾刻化為灰盡。



而在更早之前的鉅鹿之戰,四十萬秦軍全軍覆沒,投降過半,而項羽則坑殺近20萬秦降卒。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令原六國貴族遷至咸陽居住,以便監視控制。之後令50萬秦軍南征百越,從關中向嶺南大量移民,令30萬秦軍北伐匈奴,而關中秦軍民數量大量減少。



殘酷的戰爭令人口大量減少,十室六空,人口減少了一半,秦末時全國人口尚有3000萬,至劉邦統一天下建立西漢時,人口僅1600萬,僅僅7年戰爭,人口便減少了將近一半,可見戰爭之慘烈!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無論哪個朝代的滅亡,都是挺悽慘的,尤其是皇室裡的後人,被敵人折磨的更是死去活來的,但是,唯獨秦朝不一樣。

因為秦朝尤其是秦始皇的子孫,並不是別人殺害的。恰恰相反,秦始皇的子孫,都是秦二世胡亥給殺死的。

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是篡權當上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夠篡權成功,是因為他的老高趙高和宰相李斯的幫助。

那時候秦二世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公子扶蘇。所以,扶蘇一定要被處死,不處死扶蘇秦二世就不敢回去登基當皇帝。

當時扶蘇和蒙恬帶領30萬大軍,在西北抵禦匈奴呢。他們很怕扶蘇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然後帶領這30萬大軍把他們給滅了。

所以,李斯就以秦始皇的名義,寫了一封讓扶蘇自殺的書。

扶蘇收到這封詔書之後,也沒有辨真偽,拔出刀來就要自殺。蒙恬阻止了扶蘇,然後告訴他,再等等查查這件事情的真偽,再死也不遲呀。

畢竟,一個人騎著一匹快馬來,讓你自殺。你就自殺了,這叫什麼事情呢,我覺得這件事很可能是一個陰謀。不如我們等等再看。

扶蘇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死,子也不得不死。既然這是父皇的命令,我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說完扶蘇就抹脖子自殺了。

扶蘇死了後,蒙恬還有蒙毅也被解除了職位,關押了起來,最後都是在趙高的建議下,蒙恬和蒙毅,被殺害了。

當時蒙恬是秦朝最有名的悍將,他的死亡,給秦朝的滅亡,埋下了伏筆。畢竟有人作亂,就沒有像蒙恬這樣的名將,幫助他剿滅了。

秦二世胡亥是在得知扶蘇去世的消息之後,他們才敢火速趕到咸陽城登基當皇帝的。他們當然沒有想到,扶蘇這麼容易,就被自己給欺騙了過去,還真的選擇了自殺。

胡亥當了皇帝之後,趙高又建議他,把秦始皇的所有兒女,全部給處死,這樣就沒有人,能給他胡亥爭奪皇位了。

胡亥一想,這個意見好呀,趙高老師真高明。

所以,胡亥把所有的兄弟姐妹,包括出嫁出去的,全部集合在一起,然後腰斬掉了。

這些人的去世,在後來秦朝滅亡的時候,導致了胡亥一個親人都沒有了,即使想找一個親人,來幫忙哪怕是出出主意,也辦不到了。

真是天作孽猶可恕呀,自作孽不可活呀。

趙高那時候應該就想著怎樣除去胡亥了,畢竟先把胡亥的親人給處死,然後在處死胡亥,就容易的多了,因為胡亥在趙高看來。就是一個弱智,就是一個白痴。

這時候的趙高覺得,有宰相李斯在,他還是不能為所欲為,掌控整個朝政。所以,他又開始誣陷李斯。

正好那時候發生了陳勝吳廣的起義,趙高說李斯勾結陳勝吳廣,最後又把李斯給屈打成招。就這樣李斯等對趙高有威脅的人,又被趙高藉著二世的名義,給除去了。

趙高覺得朝中的人,基本上都是聽自己的話的了,為了驗證效果,他就導演了一處指鹿為馬的事件,經過這件事,趙高把最後一批,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又給除去了。

就是在這時候,趙高派了自己的女婿把秦二世胡亥給殺死的,可伶的二世僅僅當了兩年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秦二世的死亡,標誌的秦始皇已經絕後了,無論兒女全部都給滅絕了。

趙高為什麼要殺二世胡亥呢?

因為他想當皇帝,儘管群臣都不建議他這樣做,但是,他還是登基了,可是就在趙高登基的時候,發生了地震。趙高以為是上天震怒了,他不敢當皇帝了。

於是,趙高又找了一個叫子嬰的來繼承王位,子嬰就殺了趙高,當了秦王。劉邦殺到咸陽的時候,子嬰就投降了劉邦。

項羽打了鉅鹿之戰後,也來到了咸陽城,子嬰又被項羽給殺了。然後咸陽城裡的還存活的秦國的遠房親戚,又被項羽給屠殺了一遍。

最後項羽把秦宮殿裡的財寶洗劫一空,然後把阿方宮等秦朝宮殿,一把火給燒了一個精光。

就這樣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國,頃刻間土崩瓦解了。


漢史趣聞


所謂天道好還,報應不爽~秦的統一戰爭有多慘烈,他的亡國之禍就有多慘烈。數百年的仇恨積累,豈是區區一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就可以概括的?

一:破關亡秦之前秦軍死傷慘烈

秦自孝公崛起以來,就以雄強暴烈之勢對待山東六國,據梁啟超統計,戰國亂戰之時,天下兵馬傷亡大約在兩百萬左右,而死於秦國白起之手的就有一百多萬,那麼從孝公爭衡到始皇一統,近百年的時間裡,死於秦軍之手的六國兵民必然在百萬以上。所以說,秦國之結怨於天下亦深矣。甚至於苦大仇深的楚國一度喊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得口號。

也許真有天道吧,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後僅一年,楚人陳勝吳廣揭竿起義,隨之,同是楚人的劉邦和項梁叔侄接踵而至,他們在攻城略地之餘,往往屠城劫掠,所過之處,雞犬不留,白骨蔽野。

大概是因為劉邦本身出身低賤的緣故,在屠過幾座城後,意識到了民心重要性的劉邦開始改變策略,而身負國仇家恨的項羽卻完全停不下來,鉅鹿之戰九戰皆捷,一舉擊潰章邯、王離的四十萬大軍,之後又坑殺秦降卒二十萬。這還不包括一路上因戰敗而亡以及被其他六國貴族俘虜殘殺的秦軍。

二:進駐咸陽之後的屍山血海

公元前206年,劉邦趁亂攻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大秦帝國宣告滅亡。關中百姓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同年,駐軍灞上的劉邦被項羽迫退,還沉浸在劉邦“三章約法”的喜悅中的秦人還未回過神來。帶著百年仇恨和破國亡家之辱的項羽強勢入駐咸陽。

隨後殺秦降王子嬰、燒掠秦王宮,大火三月不息、此外又縱兵大肆燒殺劫掠,盡屠咸陽城,開掘始皇帝陵寢,斂其金銀財寶,子女玉帛等。然後又盡收咸陽的貨寶珍玩、美女器物,浩浩蕩蕩,一路向東,回到楚國。

可嘆秦國曆代秦君數百年經營,盡萃六國奇珍異物的咸陽城,在暴虐如項羽、殘狠如六國諸侯的凌虐之下, 煌煌巨都、千古名城終究毀於一旦。

三:血仇必以血來嘗

公元前205年,劉邦東出三秦,與項羽爭霸天下。蕭何坐鎮關中,補給糧草、轉運天下。後又發動關中百姓,衛國保家。赳赳老秦為了一雪血海深仇,以慰丈夫子弟九泉亡魂。於是不分男女,不論老幼,相互扶持盡數前往前線支援戰鬥。以至於楚漢後期,漢軍的主力竟然了成關中老秦子弟。甚至於在垓下之圍中,最終角逐得到項羽屍身的也多是秦人子弟。

以暴易暴終非治國良策,可惜項羽英雄一世,卻至死不悟。豈不可憐可嘆?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敬請聯繫作者


狐筆春秋


中國古代朝代滅亡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戰爭之後滅亡,一直是和平禪讓。和平禪讓的場景一般不會特別慘烈,新皇帝在篡位之前基本上已經翦除了敵對力量。當然也可能出現屠殺宗室的情況,基本上整個國家則相對比較穩定。通過暴力被推翻的王朝的場面則要慘烈很多。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王朝秦王朝也是古代第一個被暴力推翻的封建王朝。秦朝滅亡時的畫面也非常慘烈。



秦朝滅亡的種子其實是秦始皇種下的,秦朝滅亡也始於秦始皇駕崩。秦始皇駕崩於沙丘其實就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秦始皇臨死之前留下了讓扶蘇主持葬禮的詔書,不少人認為這是秦始皇傳位於扶蘇的徵兆。最終,趙高、李斯和胡亥聯合起來篡改秦始皇的詔書,然後擁立胡亥稱帝。公子扶蘇自殺,將軍蒙恬被整死,胡亥如願成為秦二世。胡亥成為秦二世之後,便開始打擊自己的敵人,也包括潛在敵人。胡亥一口氣之下殺死了自己二十個兄弟和十個姐妹,秦始皇的子女基本上被殺戮殆盡。秦始皇子女被殺時候的場面異常慘烈。秦始皇去世之後,胡亥將秦始皇沒有子女的妃嬪全部殉葬。為了防止秦始皇墓葬的秘密洩漏,胡亥又將參與修築陵墓的工匠全部封閉在墓葬裡面。

秦朝的殘暴統治使得老百姓無法承受,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之後,六國後裔紛紛復國天下再一次陷入混亂之中。秦朝為了鎮壓農民起義也派出最精銳的部隊。章邯率領三十萬大軍一路橫掃農民軍,直到鉅鹿之戰才碰到硬釘子。鉅鹿之戰中,項羽率領楚軍九戰九捷,擊潰了秦軍。秦軍的長城兵團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滅,殺蘇角、虜王離,涉間自殺。章邯率領殘軍潰逃,項羽緊追不捨,章邯率領二十萬殘軍投降。項羽在新安將二十萬秦軍全部坑殺。鉅鹿一戰,項羽殲滅了五十萬秦軍,秦朝基本上瓦解。



劉邦率領西路楚軍一路西征,最終從武關打入關中。由於秦軍主力都在鉅鹿一帶,所以劉邦一路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劉邦在藍田一帶擊潰秦軍之後,咸陽就在楚軍面前。秦王子嬰被迫投降劉邦。“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繫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降軹道旁。”

其實子嬰投降劉邦以前,秦朝內部又發生了幾場權力爭奪戰。李斯被趙高以謀反罪名腰斬於世,並被夷滅三族。趙高為了掩蓋自己的種種罪行決定除掉秦二世,命人將秦二世殺死。秦始皇的兒子輩至此全部被斬殺殆盡。趙高擁立子嬰為秦王,子嬰用計殺死了趙高。趙高被殺之後,子嬰又將趙高夷滅三族。秦朝中央經過這幾次動盪之後,不少人被誅殺。

子嬰投降劉邦的時候,曾經有人建議劉邦誅殺子嬰。但是劉邦拒絕了他們的建議,子嬰得以保全下來。如果子嬰投降劉邦之後,事情就這樣結束,對於秦朝和嬴氏子孫來說或許是一件幸事。可惜的是劉邦當時並沒有掌握天下生殺大權。當時的天下主宰是項羽不是劉邦。很快項羽便打進了關中。項羽進入關中之後,劉邦都隨時有可能小命不保,更不說投降的秦王子嬰。項羽跟子嬰可以說有國仇家恨。秦始皇滅楚國,這是項羽的國仇。秦始皇滅楚的時候擊殺楚國大將項燕,項燕正是項羽的爺爺,這是項羽的家恨。項羽是一個有仇報仇,能殺則殺的人。上天給了他一次清算秦始皇后代的機會,他豈會錯過。



項羽殺了秦王子嬰之後,開始大規模屠殺嬴氏後裔。數百年望族嬴氏一族基本上被項羽斬殺殆盡。雖然有一些嬴氏後裔逃出生天,也紛紛改名換姓,一時間天下再無嬴氏家族。項羽屠殺嬴氏後裔之後並沒有停手,項羽又在咸陽城大開殺戒,整個咸陽城成為一片人間煉獄。咸陽的大街小巷都充滿殺戮,咸陽城內屍橫遍野,慘不忍睹。項羽本來沒有定都關中的意思,所以一把大火將咸陽城焚燒殆盡,包括尚未完全建成的阿房宮,據說這場大火延續了三個多月都沒有熄滅。這場大火之後阿房宮只存在於史書和文人的作品中,成為世人永遠的遺憾。秦始皇仿造的各國宮殿也化為烏有,古建築研究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空白。大火熄滅後的咸陽失去了往日輝煌,不再是天下中心,也不再適合做國家的首都。秦朝以後再也沒有任何朝代在咸陽定都。劉邦建立西漢以後,把咸陽周邊的小城長安升格為都城。昔日的咸陽城被劉邦劃定為皇家墓葬園區。

項羽焚燒咸陽之前,把阿房宮裡的美女全部搶劫一空,咸陽內金銀珠寶也被搶劫一空,並且分給了各個諸侯。項羽又割裂關中秦地,把關中分為雍王、塞王、翟王,號稱三秦。項羽離開關中之時,關中之地已經一片殘破。秦朝滅亡之時,要比六國滅亡之時慘烈得多。



秦朝滅亡之後,楚漢之間之間又進行了長達四年的楚漢之爭。最終弱小的劉邦戰勝了強大的項羽,建立了漢朝。漢朝建立之初,社會經濟已經極度凋敝。史稱:“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當時有一個曲逆縣,人口由之前的三萬人減少到了五千。秦朝滅亡之時,最慘烈的不是秦朝宗室被誅滅,而是當時受苦受難的老百姓。戰爭中僅士兵戰死就幾十萬以上,天下人口更是嚴重銳減。借用一句古詩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依稀說史


中國歷史從古至今的每一個朝代都經歷過無數次的慘烈滅亡或者打造出一個新的朝代。

其中的隋朝就可以和秦朝的滅亡可有比較性的,兩個朝代都有共同的特點。

其一群臣握權。

其二朝廷分幾派,秦朝分兩派,一派是趙高亂臣賊子,另一派忠心護主。

隋朝也分為幾派,一派是楊林護主派,一派是宇文化及,一派是李淵,一派是瓦崗寨。

其次導致滅亡最大的原因是不體積百姓的疾苦,親小人,遠賢臣。

最重要的是對帝王之術毫不涉及,導致權威一步步落入他人手中




每天曆史解說


秦朝,這個一說起古代眾多王朝就不得不提起的一個王朝,它是第一個大一統王朝,首創了皇帝制度、郡縣制和三公九卿制,打破了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化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但可就是這個一統天下的強大王朝就像人間煙火一般,開的絢爛而又短暫。短短傳承三世,總共十四年,便如流星般墜落。 這個第一個一統天下的王朝的墜落消亡,它的場景又有多慘烈呢?我們來透過文字略微感受一二。



引起秦朝直接步入深淵,走向滅亡的便是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它就像點燃整個帝國火藥桶的導火索,全國各地紛紛群起響應,被秦朝滅國的六國也趁機開始復辟,群起而攻之,然此刻的秦朝已不在是之前那個強大的秦國,它早已把自己掏空,外強中乾,自然無妨抵擋這如潮水一般的起義。

秦朝創建後,在秦始皇死後,秦二世沒有響應天下百姓渴望安居樂業的呼聲,反而大興土木、窮兵黷武,並用嚴刑酷法來懲罰恐嚇勞苦百姓,由此導致天下怨聲載道,積怨已久。其實這在秦始皇時期就一直是秦這個帝國大廈的隱患,不斷侵蝕著作為一個新的統一的國家應有的生機。



反觀後來的歷朝歷代,凡是建國後依然橫徵暴斂、窮兵黷武的,都是短命的,不長久的,因為本身就是經過戰亂才建立新國,已是民不聊生,再繼續逼迫下去,人的承受能力還是有限的,必然會適得其反,激起強烈反抗,在這一點反觀滅掉秦朝後劉邦建立的漢朝,採用無為而治,與民休息,存活了四百零七年,漢族也就是這一時期更名的。

再加上秦朝上層建築,在趙高和秦二世胡亥手中變得支離破碎,將帥蒙恬,公子扶蘇,以及眾多王室成員都慘遭殺害,如此整個秦國如一具空殼,又怎能抵擋的了這起義的燎原之火。

很快,秦朝帝國大廈便徹底崩塌,鉅鹿一戰,秦國主力軍被項羽帶領的軍隊打敗,章邯見大勢已去率二十萬秦軍投降與項羽,可項羽並沒有放過他們,這二十萬降軍都是以父母妻子都在關中的秦人子弟為主。項羽深知難以收編,便將他們全部坑殺於新安,二十萬秦軍由此盡數死亡。

之後劉邦項羽先後來到帝都咸陽城,但態度做法卻截然不同。劉邦進入咸陽,約法三章,不擾民,不放火,不殺百姓,不殺降臣。 而等到項羽進入咸陽,便大肆屠戳起了整個咸陽城,殺了秦王子嬰及所有王室大臣,一把火燒了秦王宮,大火燒了三個月才滅,並搶奪財寶美女,揚長而去,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幾百年的累積傾刻化為灰盡,留下的只是一片烏黑的廢墟以及連綿不覺的哭聲。

其實每一個朝代的更替都是一次血的洗禮,屍鴻遍野,要說秦朝滅亡有多慘,只能說慘不忍睹,殘酷的戰爭令人口大量減少,十室六空,人口減少了一半,而最可憐的當屬哪些無辜的普通百姓,對他們而言就如飛來橫禍,無法抵擋。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