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摩旅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故事與她1013


摩旅的意義竟究是什麼?每個人對摩旅的理解不同、產生的能量不同,角度、認知感悟不同,那麼得到的答案就孑然不同。我對摩旅的意義見解如下!


喜歡遠方,愛上摩旅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聲心裡的呼喚,就想著去探索未知領域的事物,欣賞沿途的風景,感受風土人情。

經常惦念一個地方,心中就會難以割捨,尋找機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路上的艱辛、各種不確定因素都不會阻擋我們車輪的轉動。有人會問:“現在交通那麼發達,幹嘛要騎摩托車去旅行?”,“一個人騎車害怕嗎?”,“騎那麼遠有意義嗎?”……一些不被人理解的問題。

跨上機車,聽著轟鳴聲,用雙輪承載著靈魂,用車輪丈量著土地,用鏡頭記錄著美好時刻,馳騁在山水之間。心境與天地交融,與山水對話,發現生命的真諦,感悟人生的甘苦。


詩和遠方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你對自由的嚮往”,一句歌詞,會讓我們喜歡上了摩旅。跨上機車,去你想去的地方、去看你喜歡的景色,在路上自由自在,可以隨心的遊蕩,可以不顧滿臉的土,滿腳的泥,依然笑得那麼燦爛。但這一路上所接觸過的一切,足以讓你用另一種眼光重新審視自己,讓你知道接下來的路怎麼走。

摩旅路上,一切不確定因素都可能遇到,考驗你的意志和體力、創造你的思維、經歷各種各樣的艱難,我們都不會放棄,繼續前行。在路上,我們才會感悟到摩旅的意義,是讓我們更加珍惜當前、讓我們的意志變得更堅強、讓我們的交通行為變得更加規範、讓我們的內心得以強大。

只有歷經磨難,才會更深刻明白人生真諦。摩旅路上,永遠都能看到堅強勇敢的騎士。


大鵬摩旅日記


摩旅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其實,我覺得,摩旅的意義是自由,我是這樣理解的,或者很多人會問,開汽車不自由嗎?這個無法說得清楚,或許在每個人的心目中,同一時間,同一件事,有著不同的意義。

摩旅,在我看來是自由的,或者這是我對自由的嚮往,17年1月,我和愛人與6個小夥伴摩遊越南,從胡志明市到河內,真正的南北穿越,這個我出國的第一次摩旅,也是人生真正意義的第一次摩旅,這一次令我徹底的愛上摩旅,從南到北,用時7天,由海邊到高山,由高山到城市,一輛摩托車承載了兩個人的夢想,越南歸來後,我又開始計劃新的計劃。

17年8月,我和愛人再次踏上新的征程,一車兩人摩旅川藏線,我開的車是威領150,雖然到了高原,動力衰減嚴重,但小威從未將我拋棄,這也令我在摩遊中領悟到了,做人做事,永不放棄的道理,而在摩遊川藏線的徒中,又結識了幾個小夥伴,小夥伴的車排量比較大,每次都跑在我的前面,但是,當距離有點遠的時候,他們就在前面等我,直到我到了,休息好,才再次出發,很感謝小夥伴們對我們的不離不棄,或者摩旅,真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直到後來,我在摩旅路上,堅持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

也許摩旅的意義很多也很廣泛,但在我看來,摩旅如同人生,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如果你覺得我這個問答寫的還不錯,有點乾貨,還請幫我點個讚唄。謝謝哈……


孤狼的旅徒


喜歡摩旅,喜歡騎行!它帶給我的感受不是開車能享受到的!騎行可以讓我感受到大自然與我是一體的!騎行中能感受到風對我的撫摸、大雨對我的洗禮、滿天的雪花是為我迎接新的一年、能聽到公路與我心靈的交談!而開車只能感受到壓抑的空間!本來生活的壓力就很大了,開車出去旅行還能感受到那壓抑的生活!開車旅行不能讓我真正體會和放鬆自己,只有騎上摩托那一刻,我才感受到,我是真實的存在!






劫後餘生2019



行至水窮處67288616


【一】我要知道什麼是摩旅

—個從我騎摩托開始,就一直縈繞耳畔的詞語。看到周邊的摩友們紛紛騎著心愛的摩托車,前往那些遠方的秘境,我既羨慕又疑惑,羨慕他們可以走常人不走之路,疑惑他們究竟是何魅力令其無懼風險毅然上路。

01 騎車奔赴500km外的陌生城市

只為品嚐一份美味

這算摩旅嗎?人家說:不算!

02 騎車踏遍家鄉各地的山林河川

只為融入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

這算摩旅嗎?

人家說:不算!

03 於是我漸漸地發現,很多人都把摩旅的里程定在千公里以上,於是我便驅車奔襲兩千多公里,由北而南,橫跨黃河、長江、平原、丘陵,領略南北方截然不同的人文環境……

這應該算是摩旅了吧。

人家還是說:不算!你這充其量只是騎行而已。

我迷茫了。

【二】 我一直在探究摩旅的意義

騎行多少里程才叫摩旅?摩旅的意義又在哪裡?這個答案有誰能夠告訴我?

01 帶著疑惑和不解,我無數遍地翻看《Why We Ride(我們為何騎行)》,想要從中尋得解答。枕頭旁也一直放著《禪與摩托車的維修藝術》,想在大腦完全放空的時候,從文字裡悟到真諦。

02 沉澱多年後,我回憶起自己所謂的“摩旅”歷程,也看了其他人的摩旅經歷以後,我發現:似乎在這金錢本位的社會中,摩旅,成了一種消遣和談資。公里數越高、走過的地方越多就越有地位,或者說是一種自帶的光芒。

03 我想,這應該不會是摩旅的最終目的,也不是我無數次夢想和追尋的目標。

【三】我的摩旅意義在這裡

01 摩旅應該是我逃離冰冷社會的一種方式,是尋找心靈救贖的一種途徑,是實現靈魂昇華的一種修行。

02 或許,我此生都無法擺脫世俗生活的桎梏,去尋得摩旅的真正意義。

但我知道,只要我還能騎著摩托車前行,我的靈魂就一定能融入天地之間。

對我來說,摩旅的意義就在於此吧!


如風雲遊記


摩旅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問題還真沒多想過,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做自己喜歡的事,一定要有意義嗎?


一、摩旅的意義。

不是每做一件什麼事情,都非要去尋找它的意義。我們生活在當今高速發展又競爭激烈的社會,每人每天都有可能要面對來自工作、生活、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壓力,既然如此還要去尋找做每件事的意義,是不是太累?那才叫沒有意義!自己喜歡的又不妨礙他人,去做就是了。

在各類交通工具十分發達的今天,至於為什麼選擇摩旅,我想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理由。


二、我選擇摩旅的原因。

首先,我喜歡旅行,基本上什麼交通方式都試過。就拿進藏而言,揹包走過滇藏,自駕走過川藏南線,今年摩旅獨自一人走317進藏,穿丙察察到雲南,然後從雲貴返回湖北。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摩旅,最主要的是想走丙察察,因為用其他的方式對我來說,不太現實,徒步,體力有點跟不上了,自駕,我買不起硬派越野車,因為看網上那些大神們的帖子,攻略,感覺丙察察太艱難,而我又特別想去,所以選擇摩旅。

進察隅前我就考慮好了,大不了就是摩托車摔了陷車了壞了,無法繼續的話,我可以扔下車自己揹著乾糧走出來……


其次,就如我這次旅行,摩旅可以到達其他的方式難以到達的地方。路爛點,路窄點無所謂,即便碰到塌方,隨時可以繞小道。我從丙中洛南下,正好雲南雨季,遇到多少塌方我也不記得了,雖說繞道也費時,但比你原地等一個星期還是要強得多。如果是自駕,那就真沒辦法了,回頭不可能,那唯一的辦法就是等著吧。一處小的滑坡,能看到對面,可能你不得不等幾天。

三、摩旅的感受不同。

我比較贊同一位網友的說法:“人對工具有強烈的慾望,對玩具有先天的熱愛。工具於人是能力的延生,玩具於人是認知的發端,而摩托車則兼具了工具和玩具的雙重屬性。”

摩旅給人的那種自由自在,天地傲遊的感覺,不是摩旅人是沒法體會的。不喜歡的人認為那是吃飽了撐的,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喜歡的人卻認為享受那種自由自在,享受風吹過耳旁的感覺,享受和自然的融合,享受那份天地間的孤獨。人各有志吧,大家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旅行方式的自由,無可厚非。


最後,以我的親身經歷、體會,或者說教訓,提醒大家,主要是那些沒有摩旅經歷的人,別選擇摩旅,沒什麼太多意義,而你一旦選擇,將欲罷不能!


孤旅Alone


我個人是一個摩旅的狂熱愛好者,目前已經駕駛摩托車騎行了將近十萬公里,走過了很多壯美的地方,看過了很多不一樣的風景,路上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那麼對於這樣一個問題,可能真的一下子答不出來,沒有別的原因也沒有去探究到底有什麼意義,就是喜歡這樣做,然後一有時間就騎車出發了,不用考慮太多,考慮太多反而還不自由。


如果真的要探究摩旅的意義在哪裡,我想簡單說幾句我的看法:

1.人生要有詩和遠方

現在的快節奏生活把我們每個人都壓的喘不過氣來,在閒暇之餘我們都希望能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既然現在很少有詩了,但是至少我們還可以去遠方。那麼這個時候有一個續航幾百公里,而且使用成本比汽車低很多的交通工具的出現,無疑踩到了我們的痛點,我們可以誇上她輕易去到海邊或者大草原上,這樣的體驗只有真正感受一次才知道。

2.摩旅的自由感

開汽車自駕遊雖然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但是汽車畢竟是坐在車廂裡,就算開著窗也有一種隔離感,但是摩托車不一樣,摩托車不管走到哪裡都有很強的環境融入感,這種感覺開汽車的話只能停車下來以後才有。


而且摩托車給人帶來的動力感受和操控會讓人感覺到非常自由,尤其是一手油門下去以後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非常舒服。

3.心理的需求

有些人週末不騎車出去跑跑就會感覺不舒服,以至於週末兩天能跑完的地方都跑了個遍,像我自己的話已經把廣西省幾乎每一個角落都去了一遍,因為週末兩天時間去不了太遠,只能在省內跑,一般第一天到達目的地,吃喝玩睡一晚第二天玩半天下午就開始返程,晚上到達市區,就會感覺到非常充實的一個週末過去了,但是伴隨而來的是兩三天的肌肉痠痛感,不過這樣也總比待在市區內舒服。摩旅,是一種癮,就是一有時間就想騎車出門,以至於現在近的地方已經全部跑了不止一遍,遠的地方又不夠時間去,如果能有一個三個月的假期,可能會來一場環遊中國的摩旅。


明說汽車那些事


每個人對摩旅的意義理解可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看法,但估計也都能找到相同點,那就是對兩輪駕駛的追求與渴望,尋找摩托獨有的駕駛樂趣,並享受這其中的“苦與樂”,儘管這種體驗是相對的,否則也不會出現摩友人群越來越多,越來越成趨勢化,越來越加大了年齡跨度的現象。許許多多拋棄了轎車,suv,,越野,飛機,火車等等的出行方式來尋找摩托駕駛樂趣的人群,正成幾何級增長的規模,這也說明了隨著各自經濟水平的增長,摩托旅遊也逐漸進入了大眾的視野。在享受其駕駛便利性的同時,也接受了其帶來的與乘坐汽車所不同的感受,有人稱之為“苦”。不過,既然喜歡,拿對於摩友來說,所謂的“苦”,正是讓摩友享受樂的同時,能夠欣然接受的,並不認為這是苦。同時,越來越多的摩友,對於自身摩托出行的安全性,也上升了一個高度,必備的安全措施,各種安全裝備都是必不可少的,駕駛中的安全理念也是在逐漸提升,雖然還有一些單純追求速度與荷爾蒙,與過度的聲浪的一些人,但仍是有不少摩友把安全第一,為自己負責就是為家人負責的理念時刻掛在心,危險性的駕駛、不安全的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擾民的、單純為了競速不顧及其他的都自覺的屏蔽在了身外,這也是許多摩友們正在共同追求的一個目標,在享受摩托樂趣的同時,共同形成一個屬於自己心靈深處的,溫暖又坦然的摩托文化。


筆蘭1


無意中看到就點進來了,在這想說下自己的看法對於摩旅。這些年生活條件提高了汽車已經普及了,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了摩托旅大軍裡面來。

喜歡摩托車的人群呢個人認為都是比較喜歡自由,無拘無束的感覺,因為摩托可以帶給你汽車給不了的激情,去的了汽車不能到達的地方。但是現在很多人是不是真正的喜歡呢,跟風的人也很多,一時興起加入的也很多,做夢都想去摩旅但是沒時間要養家的也很多。

摩旅路上有些人每天拼命的趕路,今天五百,明天八百公里,後天上千公里,那你旅行的意義在哪裡呢?是為了炫耀自己的體力還是車子耐力好,看我多牛掰幹了這麼多路,還是為了趕路而趕路呢?準備參加達喀爾嗎?風景你看到了嗎?人文地理你看了嗎?

我理解的摩旅應該是隨性一點,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好的景點停下看看,純樸的地方多停留會,於當地人多交流,會讓浮躁的心變得平靜一點,走到陌生的地方會有人主動向你打招呼的,和他們交談都是有意義的事情。旅途中車子壞了,相互幫忙修理也很有成就感,摩旅相對來也更能鍛鍊人的毅力體力及團隊合作能力,摩旅的目標不是目的地,而是享受在路上的那份心情!借用一句話,汽車承載的是肉體,摩托承載的是靈魂!這就是摩旅的意義!





心已入摩


新的一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開汽車自駕遊雖然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但是汽車畢竟是坐在車廂裡,就算開著窗也有一種隔離感,但是摩托車不一樣,摩托車不管走到哪裡都有很強的環境融入感,這種感覺開汽車的話只能停車下來以後才有。

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同時也希望路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

摩旅是一種毫無目的的旅行,對未知的旅途充滿渴望,好奇。遇到一條路總想跑到盡頭,本人就是,遇到一條山路,非要跑到前面無法通過才罷休。或者一直向前尋找新的回家之路,反正不想回去走老路。

想擺脫喧囂,尋求自然的靜謐!想結伴同行,享受機東轟鳴與速度的激情!想暫別塵世的煩躁,追尋心靈的純淨!想破殼而出,釋放情緒的煎熬!想拋卻物慾橫流,爾虞我詐,追尋空靈的佛道。

以上分享的內容都是個人的觀點的看法。同時也希望我分享的內容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我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在這裡,我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