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吃“知了猴”真的對身體有好處嗎?

教你攝影教你美


知了猴,也可以說是“蟬的幼蟲”,它和其他昆蟲一樣,營養的確比較豐富。

昆蟲,說到根本是一種“動物”。昆蟲大多“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之前有機構對100種昆蟲進行了檢測,發現蜈蚣、蜻蜓等許多昆蟲中所含的蛋白質含量已經超過了總體重的一半;舉一個例子,蟋蟀中所含的蛋白質是牛肉的6倍、豬肉的2倍;蛋白質含量較為豐富,而且食用後易於吸收。

除了蛋白質以外,像B族維生素、礦物質鐵、鋅以及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都比較豐富。正因為如此,很多人喜歡食用昆蟲。

近一段時間,一檔“美食品鑑節目”火了起來,特別是近期節目中某明星食用“昆蟲料理”的片段;昆蟲,似乎是一種經常有人吃的東西,但是,昆蟲真的可以放心吃嗎?關於“昆蟲”,想要食用,該注意些什麼呢?

隨著時代的更迭和發展,“食物”的“多樣性”總是在無線延伸,您可能也總是發現:以前不能吃的東西現在好像都可以吃了;可食用食物的範圍好像變得越來越廣。就像我們今兒個要聊到的“昆蟲”。各大美食街、旅遊景區,不免總是會見到“炸昆蟲”、“烤昆蟲”的美食檔口,看起來不那麼像美食的東西聞起來還挺香;昆蟲,真的可以放心吃嗎?

為何很多人偏愛食用“蟲子”?

喜歡冒險,愛好嘗試新事物(食物):

現代人喜歡冒險,更喜歡嘗試新事物;當然對於美食更是如此,市面上一旦出現某種“美食”,大家總是會抓緊去嚐鮮;長相獨特的小昆蟲,經過煎炸燜煮,加入各類調味品之後;美味與新奇共存,誘惑各位的味蕾,這是很多人想要吃蟲子的一大原因(動機)。

味道“誘人”:

說到昆蟲的味道,其實和我們經常食用的“雞肉”和“蝦”比較類似。大多數人食用昆蟲會選擇煎炸炒烤的烹調方式,高溫加工與香辛料相結合,昆蟲的味道一定會得以“昇華”,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偏愛食用昆蟲的一大原因。

哪些“昆蟲”被吃的更多?

糧農組織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展的研究結果顯示:人們食用最多的昆蟲是甲蟲、毛蟲、蜜蜂、黃蜂、螞蟻、螞蚱以及蟋蟀等蟲子。

吃“昆蟲”,好像已經成為了一種“流行”:

近些年市場中的昆蟲食品不斷增多,很多地方風味餐廳現如今都以“昆蟲宴”作為招待遊客的美食;像油炸蠶蛹、油炸螞蚱、螞蟻蒸蛋等“昆蟲菜餚”已經逐步登上我們的餐桌。

吃“昆蟲”要注意的事情:

有些昆蟲可以吃,但不能“生吃”:

昆蟲,雖然營養與美味共存,但是“生昆蟲”絕對不可以食用;沒有清洗、沒有加工烹熟的昆蟲中容易攜帶大量的細菌物質和病毒,達不到食品衛生質量檢測的細菌汙染“安全標準”。從根本上降低“食物中毒”風險,請您拒絕生吃。

食用昆蟲,您可以選擇正規餐廳,也可以自己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昆蟲食品”:

食用昆蟲,建議您可以選擇兩種途徑:一是選擇靠譜正規的餐廳食用昆蟲菜餚;二是可以自己購買超市等正規場所售賣的昆蟲食品,然後自行進行加工烹調(要完全)。

對於“不認識的蟲子”,請堅決不吃:

蟲子和蘑菇類似,不認識的昆蟲、長相奇特的昆蟲請您“拒絕嘗食”,避免食物中毒。

昆蟲,食用也需限量:

對於昆蟲來說,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物質,而且大多人食用昆蟲都會選擇油炸、油烤、油煎等高溫烹調,昆蟲+油脂,這樣一來就會造成能量的急劇上升,熱量“爆棚”。

所以,對於昆蟲來說,雖然美味,也不可“貪食”,請您“淺嘗輒止”,避免給身體造成負擔,也避免把您吃成一個“胖子”。

昆蟲,一種新奇的美食;高蛋白且美味,您可以“嘗食”,但不可“貪杯”;為了您的健康和安全,請謹慎食用。


王思露營養師


一、蟬可以入藥,最早在秦漢

其實早在秦漢時期,《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蟬體入藥的配方,即以蟬蛻入藥來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等。

二、有七個蟬一個蛋的說法,它是高級營養補品,真的嗎?

蟬,蛋白質含量的確高。其蛋白質組成的氨基酸屬於人體需要的八種氨基酸種類齊全、但是其氨基酸中的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偏低,導致了其氨基酸含量達到63%,所有蟬蛹屬於中等偏上的高蛋白食物。蟬蛹對機體糖和脂肪代謝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蟬蛹油可以很好的降血脂、降低膽固醇,對輔助治療高膽固醇和改善肝功能有顯著作用。

蟬中還含有多酚類物質和黃酮類物質,可以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礦物質中含有豐富的鐵、錳、鋅。但其他礦物質含量比較少。綜合看來,蟬蛹的營養價值真的不錯,但是沒有那麼神奇的保健功效。

三、小小美味如何做?

乾煸蟬做法:

1、 蟬用水洗淨,焯水

2、 鍋內放油,燒熱後放蔥、姜

3、 放入蟬進行炒制,然後放入辣椒繼續炒至香味飄出

4、 放鹽,生抽,翻炒出鍋。

5、 蟬的做法:一般都是油炸,或者乾煸,味道會很香,炸酥後整個蟬蛹都能食用。外皮香辣爽脆。

當然傳統的做法還有烤,這時候建議儘量少用烤的方法,還是油炸的味道更好,而且這種做法會將“野味”去掉其不乾淨的成分。一般南方人和韓國人很願意吃知了猴,也就是我們說的蟬,愛吃的你可以嘗試。


營養海賊團


“知了猴”是沒有翅膀的的蟬,也就是蟬的幼蟲,等到深夏蟬鳴的時候,“知了猴”全部褪殼羽化變成蟬。去年夏天,我在河邊沿江風光帶散步,發現十多人一手打著手電筒,一手提著可樂瓶,圍著幾百米的小樹林轉,起初不知道他們在找什麼,十分好奇,湊近一看:原來他們是在捉“知了猴 ”!我以為他們捉“知了猴”是為了藥用,與他們攀談才得知他們捉“知了猴”完全是為了滿足口福,他們都是山東人,特別愛吃“知了猴”,就像湖南人喜歡吃小龍蝦一樣。然而,今年湖南雨水特別多,到了7月份,雨淅瀝瀝的下個不停,去年捉“知了猴”的熱鬧光景今年很難再現。



“知了猴”學名為金蟬,每年6月初夏時開始從地裡鑽出來 ,一直延續到7月份。在地下“知了猴”靠吸取樹根汁補充能量生存、成長,一般要經歷3到4年的時間,才會從洞穴裡爬到地面,完成褪皮羽化長成成蟲的生命過程,期間以樹葉汁為食,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稱其為害蟲。每當夜幕降臨人約黃昏的時候,“知了猴”開始蠢蠢欲動,從樹根地裡爬向樹杆,它們對小樹和老樹不感興趣,一般選擇健壯的大中型樹。在北方,為防止“知了猴”爬得太高,不方便捉拿,便會在高1米5左右的樹上纏上膠帶紙,讓“知了猴”無法上行,集中在低處現身,運氣好的時候,一棵樹就可以捉拿幾十只呢。



——【知了猴的營養價值】——

“知了猴”素有唐僧肉的美譽,可見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唐僧肉可是妖怪們日思夜想的長生不老仙丹呀。“知了猴”蛋白質含量是目前人類迄今為止食物中最高的,以新生幼蟲為例:“知了猴”蛋白質含量為72%,比任何魚肉類都高,穩妥妥的排名第一,當之無愧於的蛋白質王。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一組數據,便一目瞭然:“知了猴”蛋白質為雞蛋(含蛋白質11.8.%)的6倍,瘦豬肉(16.7%)的4.3倍,魚類(17.3%)的4倍,羊肉(18%)的3.8倍,瘦牛肉(20.2%)的3.5倍,雞肉(23.3%)的3倍。



除了高蛋白質外,“知了猴”的鈣含量也非常豐富,為16%,適合所有需要補鈣的人群食用。另外,“知了猴”含有酚類物質和黃酮類物質,能幫助抗氧化,提高人體免疫力。



山東人對“知了猴”的熱愛到了痴迷的地步,哪裡有“知了猴”哪裡就有山東人的身影,現如今野生的根本滿足不了需求,只有靠人工飼養填補市場空缺,價格步步攀升,售價70元一斤,比牛肉還貴。

——【知了猴的烹飪方法】——

“知了猴”最經典的烹飪方法就是油炸,其次是燒烤。去年我在表舅家看見了另一種做法,加入了一個小技巧,“知了猴”裹上雞蛋麵粉糊後再油炸,這也算表舅家的一個小創意吧。下面小雅與大家一起分享:

【食材】知了猴400克

【配料】低筋麵粉的80克,雞蛋1個

【調料】食鹽2克,孜然粉5克,花椒粉5克,八角、桂皮粉各5克,辣椒粉10克,白熟芝麻5克,香蔥2根,香菜1根,生薑1小塊,蒜瓣6個

【製作步驟】

1、“知了猴”洗乾淨後,用鹽水浸泡兩小時,瀝乾表面水分,在其背部劃一個1cm左右的小口子;



2、生薑去皮切成絲,大蒜用刀背打扁去除外皮切薄片,香蔥洗乾淨切小段,香菜洗乾淨切大段;

3、雞蛋打入麵粉中,加入少量食鹽,用筷子攪拌成稀糊狀,如果稠黏的話,再加入適量的清水,攪拌均勻;

4、將“知了猴”放入雞蛋麵粉糊中,讓其均勻地裹上一層薄薄的麵糊;

5、熱鍋下油,油燒至4成熱,轉小火放入“知了猴”慢慢油炸,炸至“知了猴”渾身金黃,瀝油出鍋備用;

6、鍋中留有少量的食用油,其餘的剷出,油溫燒熱,放入姜蒜爆香,然後再倒入炸好的“知了猴” ,加入食鹽和蔥白;

7、轉大中火翻炒2下,依次撒入孜然粉、花椒粉、八角、桂皮粉、辣椒粉用鍋鏟炒翻均勻,再撒蔥青出鍋;

8、出鍋後撒入熟芝麻,再將香菜擺放在上面,金燦燦的“知了猴”在碧綠的香菜裝飾下,看一眼便有了食慾,入口酥脆麻辣,鮮香留齒,有蝦的鮮甜,讓人難以忘懷。



“知了猴”的最好吃的部位是中間背部,細膩的瘦肉特別的醇香。

——【小告示】——

1、在“知了猴”背上劃一個小口,是為了讓調料進入到“知了猴”更深層次,由表及裡全面入味。

2、與常規食物相反,炸“知了猴”一定要低油溫下入“知了猴”,並且小火慢慢的煎炸,防止炸至焦糊。

3、雞蛋麵粉糊不能太稠黏,太稠黏一方面裹糊難以均勻,另一方面容易成團。“知了猴”裹入雞蛋麵粉糊不僅增香豐富口味,而且保護“知了猴”在高溫油炸的條件下,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不流失。

4、捉拿“知了猴”的可樂瓶裡最好裝一點清水,因為“知了猴”出土3個小時就會脫殼了,只有將其泡在水裡才能阻止它脫殼。

5、“知了猴”烹飪前用鹽水浸泡,是為了內防止或減少其重金屬和農藥殘留的攜帶量,“知了猴”的生長環境決定了這些毒素的有無及多少。



——【結論】——

“知了猴”是難得的天然高級營養食品,它最大的優勢就是蛋白質特別高,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銨基酸,對人的身體大有好處,以每年遞增的銷量,成為夏季僅次於小龍蝦的熱捧小吃,並且覆蓋面越來越廣,除山東外,江浙等地也廣為流行。

好了,關於“知了猴”的話題,今天就聊到這裡,你有更好的建議一定記得與我們一起分享哦。

美食,舌尖上的風景,關注小雅美味,分享一日三餐的健康食材和烹飪方法,共同探討美食話題,讓美味和健康陪伴你的生活。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感興趣,歡迎點贊、轉發、收藏、評論,謝謝!

筱雅美食


答案是肯定的。

知了猴作為從小陪伴我們長大的美妙食材。特別在六、七十年代資源匱乏的時候,幫助了多少家庭挺過了難關。

記憶裡,永遠都記得和老爸去附近的孔林旁邊抓知了猴的場景。老爸騎著那輛金鹿的自行車前面帶著我,後面坐著我姐姐。

到了孔林外面的路上,老爸就把我和姐姐放下,然後把自行車停在一邊。老爸指導我和姐姐怎麼辨別知了猴的洞,怎麼用小木棍一點點的把洞挖大,怎麼把裡面的知了猴抓出來。

每當我們抓住一個,就驚喜的報數。每個人都希望能成為下一個報數的。

黃昏抓到天黑。這時候知了猴慢慢的從洞裡鑽出來開始往樹上爬了,有時候在一棵樹上會抓到幾個正在爬的知了猴。那種連續報數的喜悅瀰漫在雨後清新的空氣中,路上很少有車子,只有我們幾個人的歡笑聲肆意的飄散在夜空裡。

快40年了,笑聲還經常回蕩在夢中,父親卻變老了,經常會變得沉默寡言。

偶爾回憶起那時候的光陰,他有時候也會流露出心底的微笑,說著那時候我們有一次抓了知了猴路過一個地方,還看了一場露天電影才回的家。甚至還說出了電影的名字,而我和姐姐卻已忘卻。在他的心裡,也許歡樂永遠都在,只是喜歡默默的回憶吧。

回到家裡,老爸就會把抓到的知了猴用水洗乾淨,然後找一個大碗,裡面撒上鹽。知了猴身上沾了鹽,很快就死了,也不會蛻變成蟬。

第二天早上,老爸在鍋裡倒油,把知了猴倒進去一炸,香噴噴又特別營養的知了猴就被我們一家4口乾掉了。有知了猴吃的那天,總是精力滿滿的充滿快樂。因為我和姐姐知道,晚上我們還會去體驗那種歡樂時光。

去年的一個夏天,無意中在小區路邊的樹上看到了正在向上爬的知了猴。興趣大發,又學著小時候抓了有10多個。回家按照以前的做法第二天炸了吃,小孩和愛人一個都不敢吃,說是怕。我一個人吃完了,覺得還是和小時候的味道一樣,只是現在吃的東西太豐富了,已經沒有了小時候的那種驚喜。之後也就再也沒有想吃的念頭了。

有一種情懷只有留住記憶裡,慢慢的發酵,成為一種美妙的感覺。也許光陰不在了,才會慢慢的逝去在風中,依然會像40年前的夜空,雨滴和歡喜飄揚在三個人的默契裡。

而知了猴,作為沒有汙染,沒有任何添加的綠色食材。經過了幾年的成長,吸著大樹的汁液,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很營養的食材。體內富含氨基酸、蛋白質、鈣、磷、鐵和多種微量元素。15%的脂肪裡也主要由不飽和脂肪酸構成,有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改善內分泌的作用。

如果再讓我回到以前,我依然會充滿歡喜的和老爸、姐姐去抓知了猴。

那是永遠也忘不了的情懷,陪伴我們長大的幸福童年。


會寫詩的好吃狗


我印象最深的喜歡吃知了猴的地方是山東的臨沂,前些年有幸走到臨沂參與一些學術會議,在臨沂居住的三天裡可以說天天都有的食物就是知了猴。從那時起,我就知道山東臨沂人民愛吃知了猴。

就在那次的學術會議期間,參加會議的一位醫生在參會第一天吃了知了猴之後發生嚴重過敏,我記得他還去了當地醫院進行治療。從那件事情之後,我查閱文獻了解到,因為知了猴體內含有的異型蛋白分子含量大,比較容易引起過敏,這好像就跟吃海鮮過敏差不多的機制,所以,過敏性體質者應慎吃知了猴。尤其是以前沒有接觸過,第一次吃,就更應該慎重。

想看更多靠譜的醫療科普知識,就點擊關注吧。


張之瀛大夫


這個問題的由來,可能是與這幾年網絡媒體上大肆宣揚“知了猴”有關。

在我看來,這兩年網上炒作“知了猴”有些可笑,我都吃了快四十年了,你們才發現這個東西的好?

一、“知了猴”只是一種昆蟲,不必太當回事

我是在八九歲時,從東北我父親的軍營回到山東臨沂老家,才開始接觸“知了猴”。

每到初夏晚上,村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都到河邊樹林裡“摸知了猴”,就是去找“知了猴”。最初都是各家找了各家吃,沒有人去賣。近年來,才大行其道地買賣知了猴,甚至有人專門“養”知了猴來賣。

除了去抓知了猴,小夥伴們還會用竹竿粘知了,就是成蟲。好像是唐宋八大家中間有哪位寫過一篇古文,專門談粘知了的事情。

知了猴可以燒烤著吃,可以剁碎了和上雞蛋拍個餅來吃。當然,最好吃的就是油炸著吃。

知了猴好吃,但這個好吃與其它各種美食的好吃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對身體的好處,和各種美食的好處,也是一樣的。至於藥用價值,據說蟬蛻是一味中藥,可以“明目”。

二、中國人吃“知了猴”由來已久,周天子曾經拿它當佐餐小料

最近看了《食在宋朝》這本書,發現吃知了猴這件事,竟然早在周代就很流行,而且記錄在史冊的。

《禮記·內則》列舉周天子在大型宴會上常吃的幾道生猛小菜,計有五種:蜩、範、蚔、蟓、蝸。其中第一個,蜩,就是蟬的幼蟲,就是知了猴。

作者的家鄉開封,俗稱蟬為“爬叉”。他是這樣描述的:

“爬叉”身軀壯碩,肥嫩多汁,四隻爪子短而尖利,看起來既噁心又瘮人,現在沒有多少人敢吃它。可是在東周及春秋戰國時期,它卻是一道美食:用鹽醃一夜,待它吐淨腹中泥沙,再放到鼎裡,用鹽水煮熟,配以茴香,撈出大嚼,乳白的汁液從嘴角飛濺出來,狀如撒尿牛丸。

爬叉不能生吃,也不宜清蒸,拿來燉湯恐怕也做不出味道。要想把爬叉的美味做出來,必須油炸,油炸之前還必須用鹽水泡乾淨,泡淨以後還必須用控水,多用軟布搌幾遍,搌得越于越好。有人說吃爬叉會生病,吃多了臉上起紅點,那都是因為油炸之前沒有弄乾淨的緣故。

在宋朝,爬叉曾經是進貢物品。據《包拯集》,黑臉包公倒坐南衙開封府的時候,曾經讓開封府轄下的陽武縣知縣王尚恭進貢爬叉一千隻,供宮廷食用。

三、還有哪裡的人在吃“知了猴”?

我家鄉在山東臨沂,地處魯南。好像這個地方從來都在吃“知了猴”。

在東北的時候,沒有吃過知了猴;我來到北京生活這麼多年,在大大小小餐館裡也沒有吃過知了猴;父親曾經在江蘇的新沂當過兵,據他們回憶,那裡的人也不吃知了猴的。

所以我懷疑,是不是隻有山東、河南一帶的人才吃這玩意兒?

不知其它地方有沒有人吃知了猴?企望高人告知。


二十四格真理


記得小時候每年暑假都去捉知了猴,一般吃過晚飯,約上幾個小夥伴兒就往樹林去,每個人拿一個瓶子,一個竹竿兒。

每天晚上都好多人去,樹林裡都是手電筒的燈光。我們幾個小孩一晚上也抓不了幾個。偶爾運氣好的能弄幾十個,路口有人來收的話就一毛兩毛賣了,現在聽說八九毛一個了,好多年沒去抓過了。沒有人收的話,就拿回家用鹽水泡著,第二天早上油炸。

我比較膽小怕黑,晚上必須跟小夥伴一起去,一起回來,怕在樹林裡遇到什麼蛇蟲鼠蟻,可還是樂此不疲,每天晚上都去。即使有時候抓不到幾個。

我們這邊有兩個知了猴頂一個雞蛋說法。它的蛋白質很高。《中國藥材學》中記載,知了猴有益精壯陽、抗菌降壓、保肺益腎、治禿抑癌等作用,蟬蛻中富含甲殼素等物質,具有疏風散熱、透疹、補腎、清熱、解毒的功效,人們常用它來治療外感風熱、咳嗽喑啞、咽喉腫痛、風疹瘙癢、遺尿、腸炎、小兒夜哭不止等症。知了猴最好吃的是背部,全是條狀的瘦肉;腹部比較膩,圓錐狀的殼裡面盛滿了一肚子蛋花一樣的東西。但知了猴一般是整隻煎的,也就不好挑肥揀瘦。

現在出來上班好幾年了,都沒有機會抓知了猴,我很想念小時候的感覺。不過聽說我們那裡現在質量關越來越少了,沒有以前多了,不知道是不是跟過量捕抓有關係。這樣的價格比較貴,都大量捉了賣。

希望再有機會去一次,感受下小時候的快樂,記得經常自己炸的時候,油濺的哪都是,現在讓我重新炸一次,一定技術好好的。😃😃😃


零度暖


吃“知了猴”真的對身體有好處嗎?

知了猴就是蟬的幼蟲期,是非常有價值的食材,高蛋白質,而且有藥用價值。

第一,蟬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入藥。

當時《神農本草經》有記載,蟬體入藥的配方。據說可以治療外感風熱和咽喉腫痛等病症。

第二、民間有個說法:七隻蟬一個蛋,也證明其高營養價值。

蟬含有非常高的蛋白質,蟬身上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非常齊全,但是其氨基酸中色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偏低,所以其氨基酸含量打到60%左右。蟬蛹還有很好的降血脂、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於治療高膽固醇血癥和改善肝臟功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第三、蟬還含有多酚類物質以及黃酮類物質,可抗氧化、提高免疫力。

這樣看來蟬和蟬蛹的營養價值相當可觀,是一種值得吃的保健食物。


返回首頁查看更多 >>


大俠大老虎


知了猴的學名金蟬:

要知道“知了猴”就是“金蟬”啊。自古以來金蟬就象徵著長生,再生。

西遊記中的“唐僧”,原本是佛祖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唐三藏由金蟬子轉世為真靈東土大唐高僧,喻有“金蟬脫殼”再生之意。

因此,在《西遊記》中也有了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說法。

從這一段文字當中就能瞭解到“金蟬”對身體有多好了吧!

金蟬還有“金錢”的意思。更有說“金蟬”有先知先覺的能力。“金蟬脫殼”更是有避邪脫難的寓意。所以從古代金蟬就已經得到人們的重視了。

知了猴的藥用價值:

知了猴雖然是農林害蟲,但卻有良好的藥食保健作用。知了猴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蟬蛹體內還含有豐富的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含量。能提高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內分泌起關鍵作用。因為其這麼好的藥用價值,更是讓知了猴被吃到需要養殖供應市場的地步了。

知了猴對身體是有好處的,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生活愉快,身體健康。


12時夜宵


知了猴,我們老家叫爬叉。爬叉營養高,高蛋白,高營養,純天然,無公害,純綠色,低脂肪。

我們那裡咳嗽,會用爬叉和香油,在鍋裡小火煎熟給咳嗽的人吃,據說治咳嗽。小孩感冒咳嗽的話在中醫那裡拿的中藥裡面有爬叉皮。還有人來收爬叉皮的,一斤200多。

小的時候,一到下雨天就會在樹林裡土地上,找小洞,很小的看起來像螞蟻洞的,用手一扣洞口就會變大,裡面就有一隻爬叉,用鏟子把它挖出來,或者往洞裡灌水,爬叉自己就從洞裡爬出來了,一到晚上就拿手電去照,以前的手電基本都是電池的,有時候用著用著就沒電了,又或者手電的燈泡會燒掉,所以去抓的話,都要備好電池和燈泡。我們家裡有兩個手電,大哥二哥兩人一人一個,我沒有手電用,都順著樹用手摸。還有人摸爬叉的時間突然摸到一條蛇,下的哇哇叫,哈哈,我還好沒摸到過蛇,我們那裡蛇都是無毒的。

現在大了,夏天偶爾也會去摸爬叉,都是摸一會就回去了,現在爬叉少了,不好抓,人還多。不像小時候,爬叉多,抓的人也少。以前多的時候,晚上老爸在別人家看電視,那個時候屋裡都是泥地,沒有地板磚和水泥地。看完電視要回家,發現後背爬上了幾隻爬叉。現在抓爬叉的人太多了,一個小樹林,能看見好些手電。小的時候一個爬叉也就幾分錢,現在一個漲到了8毛。100個爬叉差不多一斤。

作為一個吃貨,爬叉可是我很喜歡吃 一道菜,最喜歡吃的是那種蛻殼,翅膀沒有展開的那種。油一炸,香酥軟嫩。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爬叉的做法。

材料:爬叉30個,大蔥,小米椒或者幹辣椒,花椒葉或者鮮花椒,大蒜。

1.爬叉洗淨,在鹽水裡浸泡一個小時,讓鹽充分進入爬叉裡。

2.蔥,辣椒,蒜切好。

3.鍋中油燒至6成熱,把爬叉放進去小火慢煎。火不能大,大了爬叉容易糊。

4.爬叉9成熟時,把蔥,辣椒,花椒,蒜放入鍋中,翻炒出香味放入雞精,十三香調味即可。

最後給大家分享爬叉怎麼保存的辦法。

如果是晚上抓的第二天吃,可以把爬叉浸泡在水裡,這樣它就不會蛻殼變老,不會發黑,也不會死掉。放在水裡你看它沒動靜,像是死了,其實沒有,把水倒掉,一會爬叉就到處爬了。

如果是放在冰箱裡冷藏的話,先洗淨。用礦泉水瓶子裝水,把爬叉放進去。這樣吃的時間就不會因為爬叉水分流失不好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