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哪個國家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

dddddddc_


木叔把美國的朋友圈主要分為四類。

一是親戚、二是盟友、三是夥伴、四是跟班。其實題目問的“最親密的盟友”或許可以放在第一類,就是親戚。

什麼叫親戚?用通常的理解就是有血緣關係和歷史傳承。人際關係如此,國際關係也一樣。

在木叔看來,美國的親戚有兩個,一個是以色列,一個是英國。他們也算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

先看看以色列——

以色列和美國的關係可不只是朋友那麼簡單。其實猶太人本身就是一個世界民族。以色列境內有150多萬來自前蘇聯也就是俄羅斯和東歐地區的移民,佔猶太人總數的20%多。

以色列說俄語人口的比例甚至比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中11個都要高!在某種程度上以色列是一個獨聯體國家。

此外,來自歐美的猶太人在以色列也是社會主流,通常被稱為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主要是德裔,這些猶太人的另一個大部分去向就是美國。2015年之前,全世界猶太人最多的國家不是以色列,而是美國!

近些年以色列猶太人生育率高了,歐美移民多了,所以超越了美國的這個地位。而以色列自身的阿什肯納茲猶太人佔了總人口的一半多。因此以色列也是一個歐美國家。

所以,以色列和很多國家其實都是“親戚”,和美國更是如此。這也是他們的血緣和歷史傳承決定的。

舉個例子,美聯儲前副主席費舍爾,之前就是以色列央行行長。愛因斯坦後來加入美國國籍,但是以色列曾邀請他做該國第二任總統。

這兩個例子很能詮釋美國與以色列的“親戚”關係了吧!

再說說英國——

這個國家和美國的關係其實不用多說,絕對是親戚。美國人的祖先最開始就是從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來的,主要以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後裔的清教徒為主,不然英語也不會是美國的國語。

正因為這種血緣和歷史傳承,雙方其實甚至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被視為一個國家。在很多國際問題上立場相近或者相似。

比如針對俄羅斯上,美國和英國的態度要比歐洲的法德強硬的多。


在對待歐洲軍隊的建設上,英國也並不積極,而是目前推出了新的日不落帝國計劃,要在拉美和亞太地區重新設立新的軍事基地。

如果要是別的國家這樣,美國就緊張了,但是對英國,美國似乎沒有那麼緊張,甚至還表示歡迎。


你如何看待美國的盟友?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的軍事力量一直牢牢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幾十年過去了,至今無人可以取代美國的地位,但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在軍事領域上已經在削弱美國的力量了,儘管這樣,美國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裡,軍事第一的位置將不會改變!

  要知道美國的海軍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以及成百上千艘驅逐艦、護衛艦等等,空軍更是裝備了一萬餘架先進戰機,僅憑空海兩軍龐大的規模,就可以證明美國的軍事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強大的美軍自然開始膨脹,在世界上耀武揚威,橫行霸道!

  靠著強大的軍事力量發動戰爭,來完成自己的戰略目的,其實美國的戰略目的已經基本形成,因為世界各地都佈滿了美軍事基地,在哪都能看見美國的身影,於是很多國家,都臣服在美國的腳下,甘願做美國的小弟。

  尤其是加拿大,兩國的關係形影不離,尤其是在涉外事務上,只要是美國提出的方案,加拿大八九不離十的舉手贊成,因此,被美國視為最親密盟友,是好兄弟,加拿大和美國都是北美國家,文化上是非常相近的。兩者同屬發達國家。背靠世界最強國的加拿大在各方面都希望與美國同步,雙方很少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在很多地方,你從加拿大到美國,將完全沒有意識到你離開了其中一個國家到達了另一個國家,這兩個國家都是獨立的國家,自兩國存在以來,它們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無人防守的邊界。一些美國人認為加拿大人是美國的延伸。加拿大人是生活在北美大陸上的“美國人”。所以加拿大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


山外山FJH


毫無疑問,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支柱,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霸權就無法得到支持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領導的聯盟一直控制著全世界的關鍵領域。

今天,美國與多達60個國家保持軍事聯盟,包括歐洲強大的北約軍事集團,以色列和中東的一系列海灣國家,東亞的日本和韓國,以及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

毫無疑問,任何曾經是英國所屬將英語的國家都像兄弟姐妹一樣。大多數美國人並不覺得這些都是外國,因為共同的語言、文化和歷史。包括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愛爾蘭。美國和加拿大是少數幾個沒有長期仇恨的近鄰關係之一。儘管愛爾蘭在文化上是個奇怪的人(主要是天主教徒,而不是新教徒),但美國曆史上大量的愛爾蘭移民也保持了這種聯繫。在這五個國家中,很難說哪一個最接近,因為一般來說,他們與美國的聯繫就像一個家庭。他們是最親密的盟友。

德國,首先是通過二戰後美國的重建,然後通過冷戰後的分裂,最終把它團結在一起。日本在二戰後通過同樣的重建。韓國通過重建使其成為冷戰時期的一種特殊紐帶。以色列就像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部分是因為二戰後的事件和同情以及文化聯繫。這將是所有的“二級”盟國,仍然相當接近。

共同的歷史和文化,以及衝突的紐帶,所以有些親密。大多數西歐國家(即北約),但特別是荷蘭、法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可能是波蘭。我這裡也包括墨西哥。也許是新加坡。

沒有理由成為一個真正的親密盟友,但政治或經濟原因創造了它。沙特阿拉伯、約旦、阿聯酋、烏克蘭、印度和以前的埃及。


走進伊拉克


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當屬英國。美國的盟友數目很多,例如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亞洲的日本,韓國,以色列和歐洲的英法等國。


最緊密的盟友應該是能夠在危機時刻相互攙扶的,這麼看起來英國應該是最親密的。

美國原本是英國的殖民地,與英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美國獨立後,兩國總體上也保持較好的關係。

一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都堅定地站在英國背後,為英國提供支持,儘管是要錢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英國面臨納粹德國的登陸行動威脅時,美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各種物資,幫助英國撐過最艱難的時刻。


二戰之後,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則唯美國馬首是瞻,兩國緊密聯繫,加上很多美國人原本就是英國人後裔,通用的也是英語,以及在全球的共同利益,兩國的關係牢不可破。

至於其他國家,例如日本,韓國,只是美國在亞洲的橋頭堡,何況日本作為戰敗國,美國一直戒備著,雖然近年來日本軍備有所放鬆,但是一直都在美國的嚴格控制之下。

韓國只是個小弟,僅供美國驅使,亞洲經濟危機是,美國對韓國可是絲毫沒有手軟,所以韓國算不上盟友。


歐洲的法國和德國一直想要擺脫美國的控制,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這與美國的利益相反,而且歐盟在諸多問題上面一直是與美國對著幹的狀態。

以色列是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的工具,美國經濟方面很多被猶太人所控制,所以美國對以色列的態度也很好。

總得來看,英國是美國的堅定盟友。


視野新觀


美國與英國是最親密盟友

美國與英國可以稱得上是血脈相連。最初,美國就是英國在北美的十三塊殖民地獨立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了新的世界霸主。但是,英國非常識時務,採取了緊跟美國的外交戰略。1949年,北約成立,英國成為了第一批“投靠”美國的國家。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先後發動了三次戰爭,即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在這三次戰爭中,英國都緊緊跟隨美國,特別是伊拉克戰爭,美國遭到了法國、德國、俄羅斯等國家的反對,只有英國站在了美國的一邊,組成了英美聯軍推翻了薩達姆政權。美國與英國不僅在政治、軍事方面關係緊密,在經濟層面關係也十分緊密。至今,美國依舊是英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英國脫歐以後,即將與美國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

美國與以色列也是最親密盟友

以色列堪稱美國第51個州,而且還不需要向美國繳納稅收的“特別州”。猶太人能夠在阿拉伯人重重包圍的巴勒斯坦地區復國,美國人功不可沒。為了幫助以色列,美國可謂是不遺餘力。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美國都不惜得罪數量眾多的阿拉伯國家,全力幫助以色列。特別是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中的產油國採取石油禁運的方式打擊以美國為首、幫助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引發了1972年石油危機。僅僅在聯合國安理會,美國就動用了44次否決權幫助以色列。

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以後,對以色列這個親密盟友更是好得不得了。首先,為了以色列,特朗普先後宣佈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聯合國人權理事國;其次,特朗普不惜引發新一輪巴以衝突,承認了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到了耶路撒冷;更為過分的是,美國停止了對巴勒斯坦2億美元的援助。特朗普處處“以色列優先”,也能看出美國與以色列親密的盟友關係。

加拿大同樣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

美國與加拿大是鄰國,雙方關係親密到什麼程度呢?加拿大997萬平方公里的龐大領土,卻只有區區不足60000人的軍隊。因為,加拿大的國防很大程度上由美國人負責。2017年,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貿易總額超過6800億美元,雙方互為對方第一大出口國。如果不是出現一位“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加拿大在北約和北美自貿區的框架下,享受著美國特級待遇!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美國與英國、以色列、加拿大哪個國家最親密?


美國觀察室


美國有很多盟友,但沒有最親密的盟友,只能說有幾個盟友跟美國跟得最緊,比如英國、以色列、日本等。


英國和美國有特殊關係。美國曾是英國的“兒子”,美國獨立並超過“老子”之後,英國沒有冤冤相報,而是緊跟美國——即使美國在世界上做壞事,英國也跟著美國做壞事。比如,美國攻打伊拉克,美國的鐵桿盟友德國、法國等國家都反對,但英國偏偏就要為虎作倀,與美國組成英美聯軍攻打伊拉克。英國脫歐,不僅遭到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反對,就連英國國內也有很多人反對,要求進行第二次公投,但美國支持英國脫歐,並不是說美國把英國當作最親密盟友,而是美國打自己的小算盤,便於自己與英國建立單獨的更有利於美國的貿易關係。雖然英美是特殊關係,但在伊核協議問題上、貿易戰問題上,英國和美國也出現了不少分歧。


以色列對美國唯命是從,完全是美國的跟屁蟲。憑藉美國這個後臺,以色列在中東尤其在敘利亞胡作非為,經常明裡暗裡空襲敘利亞及其駐敘利亞的伊朗軍隊。但是美國也耍了以色列一把——不顧以色列的感受,美國堅持從敘利亞撤軍,讓以色列感到無可奈何。


日本跟美國不僅跟得緊,而且時時處處看美國臉色行事。美國承認美日同盟,日本高興得手舞足蹈;美國不承認美日同盟,日本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日本被美國變成“非正常國家”,既想擺脫美國的束縛,又怕沒有美國的保護後遭到俄羅斯等國家的報復。所以,要說世界上最可憐而又最可恨的國家,日本首當其衝。在美國的盟友中,日本是最低賤、最聽話、最沒有骨氣、最沒有國格的一個,尤其是安倍治下的日本,完全成了美國的一顆棋子。


當然,美國還有很多盟友,比如加拿大、韓國、澳大利亞等。但美國的盟友與美國貌合神離,或者正在遠離美國而去,或者謀求與美國分道揚鑣,因為大家都看到了美國不靠譜,特別是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靠譜。而且美國正在走下坡路,有朝一日美國走到人見人欺的時候,下場一定非常悽慘。很多盟友願意與美國“同甘”,但願意與美國“共苦”的盟友少之又少,因為之前美國做絕了,這是美國應得的報應。


毛開雲


美國的盟友很多,英國、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都可以算作美國的傳統盟友。但盟友的性質又各不相同,重視和貼心的程度也就不可能一樣,自然也就會有親疏遠近。比如日本,日美之間有防禦協議,自然是盟友的關係,可這種關係是有目的和原因的。二戰後美國扶持和武裝日本是基於地緣政治的戰略需要,主要是為了遏制原蘇聯和中國。但美國並不放心日本,並不希望日本過分強大,在扶持日本的同時,還時常防著日本,關鍵時刻還可能會剪剪日本的“羊毛”。而日本雖然表面上對美國畢恭畢敬,但心裡絕對忘不了那兩顆原子彈。至於韓國,雖然表面上也是盟友,但在美國人眼裡只能算個“跟班”。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都是英聯邦國家,和美國的意識形態接近,和美國也沒有什麼明顯的利益衝突,但這兩個國家又有自己的思維方式,也不是凡事都聽美國的,所以與美國也並非一心一意。美國人多是英國的後裔,在民族認同上還是有一定的感情基礎的,儘管也發生過獨立戰爭。英國雖然衰退了,但畢竟還是在世界上有影響的大國,且還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它自然也會顧及自己的面子,儘管跟美國跟的很緊,但在有些方面和美國也是有利益衝突的。以色列能夠建國,都是美國一手操作的,及至目前能夠在中東站住腳,也都是美國幫助和武裝的結果。眾所周知,美國研製的先進武器,自己還沒列裝,往往會先給以色列試驗,由此可見關係之不一般了。最重要的,美國的金融經濟命脈掌握在猶太人手裡,猶太人在美國國會也有非常不一般的勢力。無論哪個人做總統都必須對以色列好,否則,總統有可能都幹不下去。綜上分析,美國最親密的盟友當屬以色列,英國次之。


人生觸底反彈


美國是當前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跟隨美國後面的國家可以說遍佈各大洲,但是美國的盟友也是分為多個等級,而美國的核心盟友只有少數幾個國家,為以色列,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四國。而在四國之中,美國最核心的盟友只有一個——以色列。

為什麼筆者敢說以色列是美國唯一的最為核心的盟友呢?首先,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最為核心的支持力量和棋子,從以色列建國開始,美國就對以色列在中東立足提供了不遺餘力的幫助,數次中東戰爭,都可以看到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背後的動作,尤其是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面臨滅國危機,是美國領導聯合國介入,促使雙方停火,爾後將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各種援助偷偷送到以色列,可以說,美國對以色列有救國之恩,這種關係是沒有幾個國家能夠比得上的。以色列也報之以桃李,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可謂是如日中天,美國最近的對以色列的支持行動是特朗普將駐以大使館搬到耶路撒冷,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不惜與五常翻臉,這些行為引發國際社會極大地反響和抗議,而美國為了以色列而感和國際社會翻臉,可謂是關係比鐵還硬。

其次,美國和猶太人有著很深的利益關係和歷史淵源,猶太人財團幾乎控制了整個華爾街,美國97%的財富掌握在猶太人手中,猶太人甚至一定程度上左右著美國總統大選,這樣的關係有哪個國家能夠達到,美國的強大的科技和生產力和猶太人的貢獻也有很大的關係,美國有很多有臺科學家,在上世紀納粹屠殺猶太人時,大批的猶太人逃到美國,如愛因斯坦等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可以說猶太人甚至影響美國每一代的發展。因而,美國不能不對以色列報答,所以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科學技術都毫不吝嗇的交給以色列,如F35戰鬥機等,以色列往往都是美國各盟友中最先獲得的。

世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以色列一樣和美國的利益關係如此錯綜複雜,以色列是名副其實的美國第一盟友。


標槍毒刺


毫無疑問,論軍事,英國向來都是和美國同穿一條褲子。


自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大部分戰爭或地區衝突,基本上都有英國軍隊的身影,雖然每次盟友派出的兵力對於戰局影響不大,基本可以忽略,屬於象徵性的,但是這裡面涵蓋了三個重要因素:

1.最重要的一點,盟友之間的軍事同盟協定(當一方盟友發生戰爭時,盟友有義務一同出兵對敵).2.國際輿論上的壓力將大大減少,美國拉這麼多盟友參戰,而且大多是大國強國,勢必會大大淡化國內外的各種情緒。3.英國跟隨美國作戰,派遣的作戰部隊很少,大多是後勤跟情報,這樣能最大程度減少盟友的傷亡避免產生分歧,又加大了情報蒐集和後勤保障能力。

當然作為美國“最親密的盟友”,離不開英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
英國航母伊麗莎白號


阿德正傳


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盟友的確不少:1949年4月4日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意大利在華盛頓簽署了北大西洋公約,由此形成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組織)這一國際政治軍事聯盟。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的相關規定:對任何一個北約國家的入侵將被視為是對全體北約成員國的入侵,所有北約成員國都會予以支援,因此北約成員國都可以視為是盟友關係。1952年2月18日希臘、土耳其加入北約,1955年5月6日當時的聯邦德國(西德)加入北約,1982年西班牙加入北約。1990年當時的民主德國(東德)退出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組織,在與西德合併後以統一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名義作為北約成員國存在。1999年波蘭、匈牙利、捷克三國被接納成為北約新成員國。2002年11月21日北約的布拉格首腦會議達成了第二波的東擴決定:接納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7個國家加入北約。到2004年3月上述7國完成了加入北約的所有手續程序成為正式的北約成員國。2008年4月北約在布加勒斯特峰會上同意克羅地亞和阿爾巴尼亞加入北約。2017年6月5日黑山共和國正式成為北約第29個成員國。至此美國在北約這一框架體系之下就擁有了28個盟友。當然美國的盟友並不侷限於北約體系之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東亞的日本、韓國;東南亞的菲律賓;南亞的巴基斯坦;中東的以色列......在如今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68個與美國有正式的盟約關係,在與美國沒正式盟約關係的國家中也有一部分保持對美友好外交關係的國家,當然美國的盟友也會根據本國利益調整與美國的外交關係——菲律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美菲之間的盟約關係並未解除,然而兩國關係卻並不融洽。

儘管都是盟友,但在美國眼中盟友與盟友可不一樣,事實上美國的朋友圈是根據各國對自己的重要程度劃分層次的:美國一直視拉美各國為自家後院,這其中控制著巴拿馬運河這一國際交通關鍵節點的巴拿馬就是美國重點控制的地區。1989年12月15日反對美國控制巴拿馬運河的諾列加成為巴拿馬政府首腦,然而僅僅5天后美軍就入侵了巴拿馬,此後巴拿馬就處於美國的間接控制之下。墨西哥作為與美國接壤的拉美國家同時也是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員,因此一直與美國有著廣泛的雙邊經濟聯繫。然而巴拿馬和墨西哥顯然在美國對外關係的親密程度上是排不上號的:前者實際上完全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至於後者如果真那麼親密還需要建牆嗎?只要看看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個鄰國的態度就不難得出結論——墨西哥在美國的盟友體系中並不是最受重視的。二戰後美國佔領了日本並按自己的意圖對日本實行了民主化改造,在日本戰後經濟重建中美國提供了大力扶植,同時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均受到美國不同程度的控制,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簽訂使日本成為美國在亞洲遏制自己的戰略對手的重要盟友。二戰後美國和蘇聯對朝鮮半島進行了分區佔領,1948年8月15日在美國佔領的朝鮮半島南部成立了大韓民國政府,目前美軍在全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軍事設施最完善的海外軍事基地就是韓國境內的平澤基地。然而日、韓也並非處於美國盟友體系中的頂尖層次——說到底日、韓只是美國在亞太地區遏制戰略對手的基地,美國對日、韓更強調的是控制,日、韓對美國依賴程度遠大於美國對他們的依賴,因此在日、韓與美國之間根本不可能存在對等外交。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對等外交併不是說絕對平等,事實上美國在和自己的任何一個盟友打交道時都處於強勢一方,然而美國對有的盟友是需要讓渡一部分利益去安撫的,然而對日、韓完全可以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日本甚至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接受明顯對自己不利的《廣場協議》就可以大致使我們看出美日關係的實質了。東南亞的菲律賓就更談不上親密了,否則兩國關係又怎麼會走到今天的地步呢?南亞的巴基斯坦曾一度是美國相當重要的盟友之一:1954年5月巴基斯坦與美國簽訂了共同防禦援助協定及雙邊防禦協定。1971年7月9日作為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特使的基辛格就是在巴基斯坦方面的幫助下實現秘密訪華的,這也被視為是中美關係歷史進程上的重要標誌性事件。1990年10月美國以巴基斯坦堅持核發展計劃為由停止了對巴的軍事和經濟援助,1998年5月後美國進一步對巴基斯坦的核試驗進行制裁。“9·11”事件後美國出於阿富汗戰爭的需要改善了與巴基斯坦的外交關係。然而近年來作為巴基斯坦戰略對手的印度卻開始在美國的亞太戰略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隨著美印關係的發展則使美巴關係日漸轉冷,儘管目前美國和巴基斯坦的盟約並沒廢除,但就外交關係的密切程度而言:作為美國老資格盟友的巴基斯坦似乎還比不上剛和美國搭上關係的印度。

和以上這些盟友比起來北約盟友在美國的外交體系中佔據著更為重要的地位:昔日作為北約競爭對手的華約組織早已不復存在,甚至連波蘭、捷克、匈牙利等前華約國家也紛紛加入了北約。對美國而言:北約的存在以及東擴可以大大遏制作為自己戰略對手的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與此同時北約也是美國在世界範圍內打擊潛在的對手、實現自己的全球戰略目的、維護自己在全球各地利益的重要工具。絕大多數北約成員國均是發達國家,具備一定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將這些國家納入在自己的盟友體系之下無疑對美國的霸權維繫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北約畢竟是一個國際組織而不是一個國家,北約各成員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對美國的戰略意義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美國不可能對每一個北約成員國都保持高度親密的外交關係。尤其是從前東歐陣營加入的新成員國在綜合國力上普遍低於西歐老成員國,又處於北約與俄羅斯地緣博弈的空間帶,實際上這些國家對美國的依賴程度遠大於美國對他們的依賴。在美國看來:既然是你上杆子巴結我,那麼我有什麼必要將你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上呢?至於以法、德等國為代表的西歐老成員國也並非與美國外交關係最親密的國家——這些國家除了具有北約成員國的身份之外普遍還有一層身份就是歐盟成員國,而歐盟成立的初衷本來就是為了在當時的美蘇兩極之外增強歐洲各國自身的國際話語權。事實上歐洲國家同美國之間始終是一種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一方面在封鎖圍堵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這一問題上歐洲各國同美國存在共同利益,而另一方面歐洲各國又並不甘心扮演美國小弟的角色。法國總統馬克龍提議歐洲國家建立獨立於北約的安全部隊實際上就是試圖擺脫美國通過北約對歐洲軍事力量進行控制的一種嘗試。事實上歐洲大陸的北約成員國在美國的朋友圈中也並不屬於最親密的層次。

事實上處於美國盟友體系第一層次的是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四個以盎格魯-撒克遜後裔為主的英語國家。自二戰起英國就和美國形成了極為特殊的關係,在二戰結束後的國際事務中英國始終秉承追隨美國的外交立場,同時英國也扮演著溝通美國與歐洲國家的橋樑角色。加拿大和美國擁有全世界最長的非軍事化邊界線,雙方之間存在著廣泛的商貿往來和軍事合作。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美國控制亞太地區的橋頭堡。1948年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五國組建了一個情報共享聯盟。這一聯盟自成立之日起就在全世界範圍內一直進行著或秘密或公開的監視監聽等情報蒐集工作:在冷戰時期這一情報蒐集工作主要針對的是以蘇聯為核心的華約陣營,不過這並不是說情報蒐集的範圍只限定於華約成員國,事實上這一聯盟所監測的對象包括自己的盟友以及國內企業乃至公民個人。儘管德、法、日、韓等國同英、加、澳、新一樣屬於美國盟友,但實際上一直以來這些國家的高層政要、商界精英、科研機構也在五眼聯盟的監測範圍之內。美、英、加、澳、新五國之所以形成如此密切的外交關係首先是因為這幾個國家系出同門——同文同種:儘管美、加、澳都是移民國家,其國內並非只有英裔移民,但不能否認的是英裔移民在這些國家無論人口數量或是對政治經濟的控制力度上都具有優勢: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英裔移民在人口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同時控制著兩國的政治經濟命脈;在加拿大英裔移民和法裔移民分庭抗禮,不過仍具有相對優勢;相比之下美國作為徹徹底底的移民國家,在其國內英裔移民已不在總人口中佔據絕對優勢,但由於中美國的早期建國曆程中所起的獨特作用以及對美國政治經濟的控制仍使英裔移民成為美國的主體族系。不過這只是這幾國關係好的原因之一,並不是全部原因,甚至都不是主要原因。我們不妨看看深受中華文明影響的東亞漢字文化圈的日、韓、越等國彼此之間的關係就不能發現血緣文化上的紐帶其實並不足以解釋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畢竟國與國之間從來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不變的利益。說白了真正使美、英、加、澳、新五國能保持較為良好的關係的核心因素還是因為彼此利益的趨同:英國利用和美國的特殊關係可以適度地和歐洲大陸鄰國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以此作為籌碼強化自己在歐洲事務中的存在感,而美國則可以藉助英國這一心態順勢而為將英國打造成為自己安插在歐洲的一枚釘子;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則在經濟上高度依賴美、英勢力,畢竟美、英勢力作為世界霸主幾乎壟斷了國際主要航線,加、澳兩國的對外進出口貿易幾乎都要依賴美、英的關照。如果非要在英、加、澳、新四國同美國的外交關係中再進一步劃分親疏遠近,那麼相對而言:英國和加拿大同美國的關係比澳大利亞、新西蘭要更為密切一些。

由美、英、加、澳、新五國組成的盎格魯-撒克遜朋友圈是如此滴水不漏,以致於美國的其他所謂盟友都很難真正被美國視為嫡系,充其量就是一種利用工具而已。那麼在盎格魯-撒克遜朋友圈之外美國是否還有視為心腹嫡系的盟友呢?這還真有,不過全世界只有一例。那麼這個唯一的例外是誰呢?答案是以色列。在美國的建國精神中"聖地"一直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情結。其具體表現為:一是自殖民地時代清教徒就渴望建立"聖經共和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