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未來會有多少農民進城?樓市將有下一個黃金時代嗎?

llsj1990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現在不知道有多少農民住在農村。

從戶籍來看,目前我們國家有農民7億多。

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農民工大概2.8億左右。但所謂的農民工,有的是已經在城市裡買房的,但戶口沒有遷移。所以究竟有多少農民,就業在農村,現在不好說,沒有權威數據。

那麼只能從城市化率方面來考量。2018年我國城市化率是59.2%。那麼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們按照80%低位來計算(有一些發達國家已經超過90%城市化率),我們國家還有20.8%的差距。13.95億人口,差不多接近3億這樣一個規模。

而目前城市化速度是,每年大概1%左右,也就是未來20年,每年大概有1500萬農民,轉為城市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說法。

因為目前戶籍制度正在改革,比如河北,只要願意,隨便可以在省會城市石家莊落戶。但買不買房子、買得起買不起房子,是另外事兒。

樓市的黃金時代,可以肯定已經過去。因為目前的房價來說,已經基本透支了大部分中等收入群體的經濟支付能力。

前20年,中國房地產暴漲是有原因的。首先是我們改革開放心開始,房地產市場真正市場化在1998年才全面放開。這樣,在改革開放初期賺錢的農民以及農民工們,都有在城市買房子的巨大需求。這相當於補償式上漲。再加上恰好是上世紀70年代生人,進入結婚成家置業高峰,每年新增購房者量無比的大;然後是早期包括土地出讓、地產開發規模跟不上需求,還有就是,貨幣發行都是12%的幅度增長,遠遠超過經濟增長速度。兩個高峰疊加,再加一個供應不足,然後是貨幣超發,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誕生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中國房地產黃金時代。

目前來說,房地產開發商已經非常成熟,每一年開發的房子基本上能夠滿足市場需求。貨幣發行增幅也從以前12%左右的年均,到目前8%左右。而且也沒有補償式購房需求,市場存量房子非常之多,所以黃金時代可以肯定完全過去。但畢竟中國市場規模在這,經濟發展速度在這,所以房地產依舊是一個白銀時代吧,沒有那麼暴利,但還是很有錢途。

大致就是這麼一個情況。


波士財經


近期,有專家表示,儘管國內房價很難再出現大幅上漲,但是也跌不下去。因為,中國城鎮化進程正在推進,未來將會有大量農民進城落戶,屆時購房需求仍然非常強勁。中國城鎮化將會再持續二十年,國內房地產泡沫非但不會破裂,而且還將迎來新一輪黃金10年。

專家們的說法並非毫無根據,2018年我國城市化率是59.2%。那麼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我們按照80%低位來計算,我們國家還有20.8%的差距。13.95億人口,差不多接近3億這樣一個規模。而目前城市化速度是,每年大概1%左右,也就是未來20年,每年大概有1500萬農民,轉為城市人。而每年有大量農民進城,就會產生龐大的購房需求,房價又豈能下跌?

從歷史上看,我國每一次房價大漲,都有購房需求集中釋放渲洩的過程:第一,1998年房地產市場化全面放開,後面導致大量住房困難家庭的改善性需求得到集中爆發。現在老百姓的居住水平得到極大的改善,人均住房面積與由改革之前的五六個平方米達到了三十平米以上。

第二,貨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預期上升,再加上居民投資渠道收狹窄,人們認為只有投資房地產才能賺到錢,這才導致了投機性購房需求大增,大量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需求的上升,使得商品房市場持續不斷的繁榮。這才使得我國房地產總市值達到60萬億美元,而股市總市值僅6萬億美元的結果,股市只及房地產市值的十分之一。

第三,本輪房價上漲始於2015年,由於房貸奉行長期低利率,以及對房價上漲預期。很多人害怕現在不買房,將來更買不起房。本來手中資金可買一套房,現在只能付首付,於是那些之前沒買房的居民都買了房,甚至連付不出首付的家庭,借了首付款也要買房,城市居民槓桿率已經加到極致。

而現如今,以上這些紅利都已經用完了,專家們就想著要再找促使房價上漲的新途徑。而農民工進城定居購房,中國推進城鎮化進程又被很多人認為,這是拯救高房價不跌的最後救命稻草。那麼,農民工進城能否推動高房價,使樓市進入到又一個黃金時代呢?我們認為中國城鎮化進程不可能支撐起房價泡沫。

首先,過去農民由8億減為5億,已經有3億人口進了城鎮,成為新市民。所以,農民進城的高峰期己經過去。農民進城打工越來越困難,所以現在出現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返鄉潮,進城農民明顯減少。今後,農民進城將出現循序漸進漸進過程。指望新一輪農民工進城來使高房價泡沫不破,恐怕一廂情願。

再者,農民生活目前比較自由,而且簡單幸福!人是自由的,職業也是自由的,如果舉家搬進城裡,物業費,小區衛生費,水費,這些在農村本來就一分錢不用花的成本,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負擔。所以,不要說農民工進城買不起房子,就算買得起房,也要承擔起比過去更大費用支出,所以,很多農民不願意進城,寧願呆在家鄉發展農業養殖,或者在老家附近找份工作。

最後,城市裡房價漲得這麼高,就連三四線城市房價也過萬元,房子已經漲得這麼高了,用在城裡買房子的五分之一的錢,就可以在農村蓋上一座三層小洋樓,如此好的居住環境,誰願意進城買房來做新市民呢?再加上,各地也不能光叫農民工進城買房,還要在養老、醫療、交通、教育、就業等領域跟得上來。否則農民人進城置業,買了房後配套福利一點也跟不上,那推動城鎮化不是胡扯嗎?


不執著財經


一、據統計,現在全國農村人口為5.72紀,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一點五。上述數字說明,改革開放初期全國13億人口,農民由8億減為近5億,有近3億人口己經進城,農民進城的高峰期己經過去。農民進城打工越來越困難,所以現在出現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返鄉潮,進城農民明顯減少。今後,農民進城將出現循循漸進的過程。

二、從全國樓市看,一、二線房屋空置率己達百分之十六,三、四線房屋空置率己達百分之二十二。少數一、二線城市樓價有虛長,但多數處於平穩,三、四線城市的樓價卻處於平穩以至下滑的趨勢。二手房價下滑己近百分之十以上。另外,近十年間,一部分城市老人將相繼去世,他們的子女都有樓房,倒出來的二手房越來越多,直接衝擊樓市。因此,全國樓市必將進入衰敗期,樓市的黃金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琿春徐飛768


很多人其實都在考慮這個問題,房價會不會繼續上漲呢?畢竟從15年到19年,不到五年的時間大家的工資沒漲多少,而房價卻翻了一番。看上去挺嚇人的,尤其是未來肯定還會有很多農民進城買房,那現在的房價到底能不能繼續上漲呢?

我個人認為不大可能。現在的房價為什麼高,其實大家都知道原因,炒房團加上當地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才會漲到現在這個樣子。就拿我們臨沂地區來說,某些人認為房價太低,所以出手拉高了房價,然後沒想到現在越長越高,有些地方的房價甚至突破了兩萬元。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三線城市的房價漲到了兩萬,讓當地的居民如何去生存。

而房價這麼高,那麼房子都有人住嗎?好像並不是這樣,不說新建好的小區,就拿已經交房三年以上的房子來說,絕大多數房子入住率遠遠的低於百分之五十,晚上開車的時候,你會發現一棟樓上可能也就十幾戶的燈亮著,其他的絕大多數都還沒有人入駐。

有人說未來還會有很多農民進城,所以房子還是會有人去買的,可是這麼高的房價,有幾個人敢去接盤?農民在家種地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就賺個三五萬塊錢,這點錢拿到城裡面都買不了一個洗手間,怎麼去買房子?

從目前來看,樓市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且短時間內不會再有了。各地區也都在出臺相應的政策來保證房價平穩落地。現在的房子已經夠住的了,即使所有的農民都進城了,估計現在的房子也是綽綽有餘。


種花家的種花匠


看來是開發商多想了,我認為樓市面臨下一個黃金時代還很遙遠或者說這一天不會到來了。不過,就目前來看,樓市確實還處在黃金時代,雖然許多一二線城市房價有所回落,但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許多三四線及以下的城市異軍突起,尤其是縣城,房價雖然沒有達到一天一個價,但漲幅也是非常大的。以我所在的縣城為例,去年上半年四千多,今年我家房子買成六千七。


我之所以認為樓市下一個黃金時代很遙遠或是不會到來,主要還是根據目前國內的人口結構有很大關係,大家都知道,現在人口老齡化現象非常嚴重,往往夫妻兩口要同時贍養四個老人,按照這二比一的比例來看,十年、二十年後,將會有大量的二手房入市,樓市將面臨庫存過量。雖然現在二胎全面放開,會為將來的樓市打開新的增長點,但目前的二胎家庭卻沒有預期的那麼多。

而對於農民來講,現在進城買房的大部分都是我們這代人,即90後這批。父母奮鬥了大半輩子,為了讓子女有更好的生活,往往是傾其所有。而作為老一輩的農民,他們始終走著土地情節,不管收入再高,是不會輕易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的。



最為關鍵的一點是,鄉村振興、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三農政策的實施,並伴隨這土地確權的完成,農村土地升值空間也巨大,如果進城,便以為這你將放棄的更多。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將來農村的生活條件、住房條件肯定是由於城市的,因為農村有些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也會對城市房地產帶來一定的衝擊。


Power泡兒


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土地收益的急劇下降,農民賴以土地而生存的思想逐步改變,約有8億的農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進行轉移。大量的人口變遷,引發的住房剛需,必將推動樓市進入下一個黃金時代。



小吳,80後,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人,通過十三年的寒窗苦讀,大學畢業後考進了縣城的公務員,實現了從農村人向市民的轉變。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刻,婚房成為剛需,在縣城購置房產,方便生活。



小吳的發小小楊,讀書成績不好,高中畢業回到祖祖輩輩耕耘的土地中來。但是一介書生面對辛苦的農耕實在招架不住,學了汽修手藝,在縣城租房娶妻生子。孩子到了適齡學生,為了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咬咬牙,跺跺腳,縣城購了房,落了戶。



小吳、小楊脫離農村,進入城市,只是時代發展下一個縮影,代表了億萬遷徙城市的農村人真實購房的情形。龐大的農村遷徙城市的人口數量,因為結婚、子女上學等多種因素完成購房的剛需,必將推動樓市進入新的黃金時代。


壹號花園


別用農民進城來說房地產之事,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弄不好的話,也許將成一個定時炸彈。誰都知道,人們進城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才去的,一旦見到現實沒有當初想象的那麼好的話,人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將會發生的。所以,在鼓勵農民進城的話,必須逐步解決進城農民等工作問題。否則,別老用此辦法為房地產打氣了。其實用這樣的辦法來提升房地產商底氣,沒多大作用的。講一句實在話,農民辛辛苦苦的積蓄一點錢,是為了他們自己想讓他們自己的後半生的生活過得好一點。現在都拿來購買房子了,他們原存有的願望一旦失去,失望的心態就會抱怨社會的。你們在給房地產打氣的同時,有為未來的社會將造成的矛盾設想一下嗎?

所以,你們就是港澳那些經濟學家所否定的那樣,不是一個適合的經濟學家,連一個經濟學者都稱不上。簡直是國內社會上所稱的“磚家”,一些搬磚砸人的人。

我不知你們怎麼想的,為了撈那麼一點微不足道的利益,為這些待整頓的產業提氣有用嗎?還不如把這些力氣用於你們所從事的專業,力求精益求精,也許還能出一些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人民,也有益於自己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上坪農夫



3535330756817人生路


不會的,城裡的房子只有越來越不值錢的,誰願意整天呆在籠子裡呼吸不暢,本人的農村小別墅已經建好,只等裝修入住了,田園生活想起就美美噠


唐婉5


我很多農村親友來城市打工近20年了,但他們始終把戶口放在原藉不動,不是戶口不能辦城市戶口,而是他們不想也不願辦,原農村戶口的惠民待遇一點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