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知青歲月:民間武術師傅的功夫,練摔跤的肖正卻說沒啥用

知青歲月:民間武術師傅的功夫,練摔跤的肖正卻說沒啥用

下鄉到了村子裡,住在房東寶鎖家,很快就成了好朋友,沒幾天連元也搬來一起湊熱鬧,仨人就成了鐵哥們兒。

白天下地幹活兒,晚上就再找幾個知青一塊玩兒撲克,也是沒啥娛樂活動。

有天晚上收工回來,寶鎖媽對寶鎖說:你老舅叫人捎來話兒,明天到咱這邊趕集,後半晌到咱家來,你明個後半晌就別出工了,去鎮上割二斤肉。

晚上打撲克時連元說,這老舅可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人物,自小被鐵瓦寺的老和尚收為唯一的徒弟,有一身的好功夫。

男孩子都有過英雄情結,羨慕會武功的人,於是我也盼著能見識老舅的風采。

第二天晚晌收工時,寶鎖對我說:你別去知青點吃飯了,今個咱一塊兒陪老舅,連元也過來。

老舅五十剛出頭,半寸長的短髮,黑紅的臉龐,兩隻眼睛黑白分明,格外有神,一看就是精明強幹的人。老舅中等身材,由於常年下地勞動和練武,不像現在的大師們一身肥肉,而是緊巴巴偏瘦的體型,看著就精幹。

陪老舅喝酒的功夫,又有仨平日一塊兒打撲克的知青過來了,肖正猴子和老煥頭兒。

我特想見識一下老舅的功夫,又不好意思提出來,就給連元遞眼神兒。

連元看酒喝得差不多了,就笑著對老舅說:你老有日子沒過來了,今個就再露一手唄,讓咱這小兄弟也見識見識。

老舅喝得高興,爽快的說:好,今個叫你們看看輕功。

於是叫寶鎖把家裡的大笸籮拿出來放到院子裡,老舅輕輕的一跳,就站到了笸籮沿兒上,兩腳岔開保持了平衡。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開始圍著笸籮轉圈兒,越轉越快,看的我眼花繚亂。

據說老舅練這功夫一開始時笸籮裡是裝滿豆子的,隨練隨往外舀豆子,天長日久,笸籮裡的豆子舀空了,功夫就練成了。

從笸籮上下來,老舅意猶未盡,打了一趟拳,也是呼呼有聲,那架勢真的好看,好想拜老舅為師啊。

第二天下地幹活我對肖正說,咱拜老舅為師付咋樣,學點功夫。

肖正比我大兩歲,早下鄉兩年,他爸爸早先是天津少年摔跤隊的教練,肖正自小就被他爸爸訓練摔跤。

肖正說:練十年武術,不如摔三年大跤。武術是套子活兒,真打起來,誰跟你按套路打呀。真要打一要有勁兒,二要速度,三要反應快,這是我爸總結出來的。

現在看來肖正他爸總結的真對,一些傳武大師上了擂臺被搏擊選手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就是印證。什麼葉底偷桃,雙峰貫耳,黑虎掏心,金絲纏腕,老翁戳杖,老媽端燈,都在搏擊選手快速的移動步伐中化於烏有。

更何況現在的大師一身肥肉,養尊處優,恐怕連老舅的功力都難達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