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一群又一群的少年离开了校园,走向了社会,最初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闯社会的人,在父母朋友的指引下,人生都已经慢慢地走向了正轨,刚上高一时的我们或许很庆幸自己还可以上高中,甚至有上大学机会,可是真的大学毕业了,真的会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随着本世纪初的高校扩招,大学毕业后包分配工作、分房子的历史早已经过去了。随之而来的是自谋职业,少部分幸运的人靠着背景、关系拥有了普通人一辈子都不可能企及的工作,但是大部分人都普通人。很少有人毕业会做自己本专业的工作,那么即使是大学毕业,没有什么特长,也只能和初中、高中毕业的社会青年一起竞争一些普通的工作岗位,还有那些毕业即失业的学生,如果真想找工作,工厂、酒店、纺织厂等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大量需要劳动力。是太多的人自视清高,放不下大学生的身份,所以只能待业。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象征认知的金字塔结构

认知层次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有许多农村大学生的父母只是小学毕业,小学没有毕业的也比比皆是。在他们观念中,思想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认为上了大学毕业以后就可以月薪过万了。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教育现状,只知道在家种地,平时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只能靠看新闻联播和邻里交流。落后、脆弱、保守的现代小农经济,注定他们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的转移到了第二、第三产业中,那些初中、高中毕业就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口,相比较同龄上大学毕业的普通大学生,基本上是完胜。初中、高中毕业就工作的人至少有6年的工作经验了,行业经验至少有5年以上了,手里也攒够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笔钱了。而普通的大学生呢? 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在任何时代,对任何人来说,生存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真正困难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前途问题。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现在许多所谓的专家都在呼吁,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精英,只是一个普通工作者,大学生就业要现实一些,先就业再择业。许多盲目先就业再择业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这种尴尬情况:先就业,就业一段时间发现工作情况不尽如意,跳槽,再工作一段时间发现工作情况还是不如意,再跳槽,再不满意,再跳槽······跳来跳去发现工作换了十几份,行业经验却没有沉淀下来,沉淀下来的只有年龄。多年后的某一天,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处境,回首——专业已经遥远(所学专业知识已经生疏),抬头——前途依旧茫然,没有未来,只有从前。到了结婚的年龄,钱没攒够,房子买不起,还没有让人羡慕的工作,只好成为晚婚晚育的榜样。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说到底,个人的发展受环境影响很大,家庭条件差的,父母本身个人能力低下,受父母的影响,自身各种能力都不足,人际交往能力自然也不会好,沟通能力如果强的话,即使初中没有毕业依然可以做销售,如果业绩好的话,职场上会一路打怪升级的;如果有别的技能,比如文笔好,像小编一样,写的文章获过奖,大学偶尔可以接接私活,给公司写文案,赚点零花钱,毕业完全可以直接做文案的工作。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青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跟对人、做对事,万事开头难,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每个人都需要引路人,引路人不一定是对你的一路引领,但是一定是可以让你学到在社会、职场里为人处世必备的东西。

回不去的家乡,立不下来的城市,农村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落魄生活

曾经年少青春的我们,坐上火车的时候美滋滋地,第一次去外地上大学,根本不知道前面的人生有多艰难。毕业来临,我们发现大学几年的辛苦全是白瞎,市场竞争何其残酷,我们只能从头再来。在最需要钱的年纪,真相的打击,或许比高考落榜小不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