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學隸書,應先臨哪本帖為好?

用戶53500642090


隸書起於秦末,興於漢初,漢武帝時成為成熟的書體。所以選帖最好在漢碑裡篩選。

漢隸的特徵有別於秦朝的小篆,小篆體型修長,寬高比為1:1.5,隸書取橫勢,突出橫畫。平畫寬結,給人以雄健灑脫,渾厚深沉之感。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

小篆是象形體古文字的結束,隸書是改象形為筆畫化的新文字的開始。

漢隸主要有兩種風格,一種是以《曹全碑》為代表的溫婉、嫵媚之體,尤其和女性的婉約、婀娜相合。另一種是以《張遷碑》為代表的剛勁、強健一派。

可供臨摹的範本除了上述兩種,還有《史晨碑》《禮器碑》《乙碤碑》《石門頌》《西狹頌》《華山廟碑》《鮮于璜碑》等,關鍵看自己最喜歡那塊碑,就以此碑為宗,苦學鑽研,不能朝三暮四😂





焱66垚


對於“學隸書,應先臨哪本帖為好”這個問題,我談談個人的觀點。

學隸書,應從漢隸入手。據瞭解,已出土的漢碑已達二百多種,且風格各異,碑碑都是經典之作。漢隸,在東漢時期已達到頂峰,至今無人超越。從取法乎上的層面來說,學隸書,從漢碑入手是最佳選擇。



那麼,學隸書應先臨哪本帖呢?首先給題主推薦《乙瑛碑》。《乙瑛碑》的用筆逆入平出,橫平豎直,且主筆突出,線條質量好,結字中收中放,蠶頭雁尾處理的非常到位,適合初學者學習。

其次,為題主推薦漢《曹全碑》、《禮器碑》、《張遷碑》、《華山碑》、《肥致碑》和漢代摩崖《石門頌》、《西狹頌》。以上碑帖各有各的風格,都是漢碑中的精品,建議題主選擇一個碑帖臨摹之。

學隸書,宜用兼毫毛筆、人工毛邊紙或半生半熟宣紙、書畫墨汁。

零基礎隸書,先摹臨,再對臨。對臨,可選字臨,也可一頁一頁的臨,還可以通帖臨。臨帖階段,先不要寫作品,要把全部精力都用臨帖上。另外,臨帖須堅持!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以上為個人觀點,經驗之談,僅供參考。如果各位方家時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學習隸書,一定要從漢隸入手,且必經三個階段:先入規矩,再放手腳,終得趣味。

第一階段入門立規矩,可作為入門帖的有:《禮器碑》《史晨碑》《乙英碑》《曹全碑》

第二階段進階放手腳,可作為進階的帖有《石門頌》《西狹頌》

第三階段還樸歸真得拙趣,可選《張遷碑》。

經此三階段,隸書學習便可登堂入室,自如揮灑。





王君敏


漢禮器碑入手為妙,其他均不適合初練。以禮器為基礎才可學曹全,張遷,衡方。最後學石門。不可亂了順序


雲笈生


學習隸書,應從漢碑入手。至於哪個碑好。還看個人喜好,沒有絕對。喜歡樸拙一類可從張遷入門。喜歡秀麗一類可從曹全入門。切記不可朝三暮四,要堅持方可得道。另外最好有一些小篆基礎更易上手。


天門墨客1


漢代隸書成熟完美,個性顯明,雖有相同但又各有特點,要不清秀攜美,要不粗曠雄強,曹全,乙瑛,禮器等可入手。


ypxH


喜歡哪個就學哪個,只有自己喜歡了才有堅持下去的理由。


迷途167449869


還是先臨《張遷碑》吧!《張遷碑》拙樸厚重,雄渾大氣,用筆中鋒多方筆,結體內放外收,且帶有篆意。

如果題主喜歡,臨摹《曹全碑》也是可以的。《曹全碑》多用圓尾,結體中收外放,飄逸靈秀,體勢開張,正大氣象,可學呃。。。

隸書用筆為逆入平出,橫平豎直,蠶頭雁尾,主筆突出,蠶不二設,雁不雙飛。


亦涵9966


建議先臨張遷碑比較硬朗的一路,這樣可以使字體紮實,為以後臨寫他碑打下基礎。我臨寫開始就是張遷碑和鮮于璜碑,但臨這兩個碑也有不好之處,就是時間久了容易把筆畫寫的僵硬,這時你就可以換圓潤一路的,像曹全碑和禮器碑,假以時日必能大成。




梁園墨客書法


曹全碑字數多,字口清晰,結構平正,作隸書入門字帖極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