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樣挑選一支好用的毛筆?

博藝書畫院


我是大成,我愛國學!

您這個問題,問得特別大,充分體現了作為書法小白的天真可愛……

因為存在三個解答前需要確定的前提:

1、您用什麼書體、什麼碑帖?

沒有毛筆是萬能的。“善書者不擇筆”是個真理,但那隻針對“善書者”是真理,對小白還是失效的。

原因在“善書者”筆性好、筆法也有通透的瞭解,筆好或者不好,都可以用不同的筆法和鋒面轉換技巧去調整點畫形態,完成自己的構想。而初學者所需學習的不就是這些嗎?

不同的書體的用筆是不同的,同書體裡不同的風格和碑帖也有不同的用筆要求。

什麼是臨帖?臨帖就是對著古人書跡完美還原他的筆法(而不是外形,那是抄帖,沒意義的)。而這筆法跟毛筆種類、性能直接關聯。

魏晉時期用硬毫筆,王羲之史載短鋒甚至蒜頭鼠須筆。米芾用短鋒狼毫筆。趙孟頫用短鋒兼毫筆。王鐸用中鋒兼毫筆。到了有清一代基本上齊刷刷用純羊毫筆,差別只在長鋒短鋒,有的書家還剪去鋒尖寫篆書,有的書家發筆拿繩兒捆筆肚等等,層出不窮的花招。

筆法對了,筆也要對,至少性能要接近。

比如寫二王,史載王羲之用鼠須筆,相信您全家去逮耗子估計沒有五年十年也湊不齊做一支“鼠須筆”的老鼠鬍子,但其實狼毫六大產地中的西伯利亞狼毫和吉林狼毫是很接近古代鼠須筆的。

筆法靠自己苦修和老師點撥,筆對不對能靠誰?反正挺難。簡單說,買筆難,難於上青天。

2、您的學書計劃如何?

大筆難控,小筆好控。但大筆練筆力,是功夫,就像少林和尚挑8年的水,不學招式也能做掃地僧。小筆容易出成績,就算筆力不夠,玩點花哨功夫(比如章法、墨法和平面版面設計)也能夠跟上時風。

硬毫好控,羊毫難控,道理同上,另多一條,羊毫宜於中鋒,使線條更加渾厚有力有質感,硬毫宜於八面出鋒寫出節奏。但總的說來,書者學書的過程,到了最終,尤其是大草階段,基本都用羊毫,因為力量在手裡不在筆毫上。武林高手落葉飛花皆可傷人,不需要拿一把82公斤大砍刀了。

3、您知道怎麼養筆了嗎?


比如打羽毛球,如果是兩個羽毛球高手對抗,假如不是要求特別高的比賽,一隻羽毛球可以用個把月也不會壞,至少沒有明顯的變速、變線、旋轉等毛病。如果是兩個羽毛球外行打,一個球沒幾分鐘就基本上可以叫廢了。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毛筆。

對於受過嚴格的築基訓練的書者來說,用筆是順勢而為,每一個動作都符合書理和古人的筆法。

這古人的筆法是什麼?

就是寫字的時候,人最舒服、筆最舒服、紙最舒服,三者合一的運筆方式,所以古人筆法是最符合筆鋒順勢轉換和切換的運筆方式,使筆毫能萬毫齊力地去完成線條構築任務,這就是“自然書寫狀態”,不但不傷筆,而且書寫即為調鋒的過程,自然對毛筆的損耗減少到最低。

大成說個自己的故事。

7歲時,被老師拖去參加市中小學生書法比賽,懵懵懂懂地拿了一個市二等獎,獎品裡有三隻一套白雲筆,自然是歡喜無量,而後三十年跟著我走南闖北,見過塞北的雪、聽過南海的浪。鏡子裡的自己像電影裡的快放動作一樣變化,直奔骨灰盒而去,而那三支白雲筆,依然鋒穎儼然,一副要伴我一生的模樣。隨後大兒子開蒙學書法,慎重地像國王交出自己的權杖給太子一般,拿這三支筆分別先後給兒子臨顏體、隸書和《蘭亭序》。很快的,國王的權杖就成了三支張牙舞爪的小掃把,一寫字,就瞪眉瞪眼地看著你。我以為總算可以換筆了(這跟男人是否喜新厭舊沒啥關係),誰知,長達十幾年的噩夢正式拉開了序幕。

十來年,為買筆換了三、四十家店,XX齋、XX堂、商場、專賣店各種上當,都快壓不住心裡的“魏晉風度”了。

而後,奔著解決自己用筆問題的初心,研究、調研、實驗、試寫……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變成好皮匠的球星,反正大成國學堂的筆是夠好了。

我們研發了顏柳漢隸專用筆,成了日本亞馬遜的寵兒和標配;我們研發了晉唐小楷小行草專用筆,成了日本書道會的日文書法用筆標配;我們研發了行書、小草專用筆筆,成了日本書道院生的二王書系、“三筆三跡”學習標準筆。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一場想解決自己用筆問題的運動轟轟烈烈的結果是便宜了“本子”們……就像二玄社複製我們中國老祖先的古帖,然後以令人髮指的高價(一套孫過庭《書譜》七千多元!)賣給中國人(中國的銷售額佔到二玄社全社74%以上)。

賺取毫釐利潤、拿最好的毛料、最好的古法工藝和老師傅們漸漸枯竭的生命做好毛筆給“本子”用……

這不對的,有罪惡感!何不以最好的性價比給我們自己的書友、孩子們用?

這就有了“大成國學堂”古法定製筆“涵虛”顏柳專用筆、“拾得”晉唐小楷小行專用筆、“佳想安善”行書小草精品筆、“東明”篆隸大草書法家定製筆、“快雪時晴”魏碑方筆隸書專用筆、“冠軍暢釋”春聯楹聯條幅專用小京筆。

用低價告知天下愛書者,用精緻的工藝設計降低成本,用夠用好用的真毛料去提升品質。

打住打住!給初學者選筆三條忠告:

1、一定要了解你所學習的書體應該用什麼筆!

不要聽賣筆商家說,要聽“書法明家”說。經驗和體驗是不可超越的!

2、一定要懂得怎麼保養好你的筆;

好筆就像好老婆,你善待她,她就會讓你舒服(不要跟我說馬榮,那是男人虛榮之後選擇和養大的一朵奇怪的粑粑,甩到你臉上你也不必覺得人家臭),你亂來,她就會變得張牙舞爪最後拜拜……

筆,沒有最好的,只有對你最好的。

3、不管多貴的筆,舊不如新(啊呀~~~!這個女人不要扔榴蓮!)

找準品質好、價格不高、很適合你的筆路的筆,多存幾隻。臨帖用舊筆,寫作品用新筆。新筆的表現永遠像洞房裡未曾動過的新嫁娘(請你不要絕望!怪你自己!)一樣讓人驚喜。

如果你想要買毛筆的終極攻略,可以有如下選擇:

1、找我。我根據你的實際情況與學書進度幫你選你的新嫁娘;

2、我教你保養毛筆的諸多細節和方法,讓你與毛筆的婚姻舒適而持久。

這是廣告,也不是廣告,是用情懷去挑戰那個已有的“做大毛筆生意弄砸中華書道”的商業鏈條!

臨池學書者,歡迎加我信

yudacheng003入群一起快樂書法!

大成國學堂致力於改變中國人的學書生態!

大成國學堂


毛筆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傳承的最重要的載體,看到別人毛筆字寫得好,我也很羨慕,也很享受。不過我寫不好,只是在小學二年級和三年級的時候寫過,但是我記得我造過毛筆。那是1983年的時候,家裡很窮,而我的毛筆又不見了,找父母要錢買又不敢,當時毛筆2毛錢一枝,就是這2毛錢,那時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我先是砍了一段竹子,兩邊削平,同時一邊再用小刀挖出一個洞;然後拿奶奶做針線活的剪刀,從我家的大白狗身上剪下一撮毛,把狗毛塞進那段、我挖了洞的竹子裡,毛筆製作大功告成,就是這樣一枝簡陋的毛筆,我用了半年多,寫出來的字可想而知,不知被老師批評了多少次,後來,老師來家訪,向父親提起我寫的字奇醜無比,在父親的棍棒召呼下,只好實說實說,老爸第二天給我買了一枝真毛筆,這枝毛筆才光榮的完成歷史使命、光榮退役。到現在,我還是很懷念我的這枝毛筆。


再唱為了誰


對於學習書法的人來說,筆墨紙硯是很重要的工具,雖說,古人不擇紙筆,但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工具自然事半功倍。不然,又怎會有“紙筆相發”的說法呢?

今天就來說說挑選筆的問題。

第一,挑選筆應該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羊毫或是狼毫或者是兼毫。這個因人而異。


第二,根據自己所選的書體選擇筆。如果是歐體那麼應該選擇兼毫,因為介於歐楷的特點,兼毫才能更好地出來效果。

第三,根據字體選擇毛筆。如果是楷書,一般可選擇兼毫,如果是行草書,可選擇羊毫,因為行草書的特點是靈活流暢,羊毫比較軟,適合行草書特點。

第四,選擇毛筆總體應該注意的。寫小楷可以用大筆,但寫大楷不能用小筆,因為大字不是小字的縮小,小字也不是大字的放大。“字形既殊,筆法頓異”。選擇毛筆應注意手感,最好是拿在手中握住筆桿看是否合適,有的筆桿粗,有的筆桿細。還有就是看筆鋒,筆鋒要銳利,寫字時更好凸顯筆畫粗細,再看筆肚,要飽滿。



我個人覺得選擇毛筆應該注意這幾個問題。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我是鐵匠的頭髮,謝謝支持!


存希齋書法


如何挑選到一支稱心如意的毛筆,我相信是大部分書法初學者以及書法進階者十分關心的問題。

市面上的毛筆可謂琳琅滿目,各種筆莊、筆齋、筆廠都拼命鼓吹自己家的毛筆多好多好,什麼古法、唐法、晉法制筆,家傳幾代制筆技術等等,令人眼花繚亂,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尤其是初學者,因為對毛筆的性能及一些關於毛筆的基本知識儲備不夠,往往成為商家坑蒙的對象,一不小心成為人家案板上的魚肉,即花了大價錢,又買了差毛筆,真是一把辛酸淚,都付筆墨中。

那麼究竟好毛筆的標準是什麼呢?如何能挑選到一支好用的毛筆呢?

首先,好的毛筆要基本符合四個特點,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筆有“四德”——“尖、圓、齊、健”。

尖|

指毛筆的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如錐。筆尖寫字時才能容易出鋒稜,容易寫出神采,準確表達書寫者的情感。反之,筆禿則神采易散,字顯得沒有精神。現在的新筆,毫毛一般都有膠質聚合,以防毫散,所以很容易分辨。如果毫是散的,我們可以通過把筆毫潤溼,然後用手指聚攏毫毛,即可分辨。

圓|

指筆毫用手指環繞時有圓滿之感,如果有圓滿之感,則證明筆毫毛充足,用料到位。毫毛充足,用料到位,則我們在書寫時自然圓轉如意,左右順遂。反之,如果筆毫捻之有枯瘦之感,則說明此筆用料不足,書寫時自然不能如意。我們在選購毛筆時,一個細節要格外注意,有些毛筆用料不足,完全靠膠質聚攏,咋一看還挺飽滿,但是一旦潤水發開,則原形畢露,這一點大家不可不察。

齊|

指毛筆潤水捻開後,用大拇指和食指將筆毫壓平,然後我們觀察毫尖是否平齊。毫尖要是齊平,則說明毫毛長短均勻,無空、癟之病,書寫時自能“萬毫齊力”。反之,如果將筆捻開壓平後,毫毛長短不一,則書寫時筆鋒極易散、亂,不能如意。我們在選購毛筆時,一定要將毛筆的筆毫捻開,觀察筆端是否平齊。可採用映著日光或者燈光反覆觀察毫毛的平齊程度,符合“勻”(毫毛均勻)、“齊”(整齊劃一)、“淨”(乾淨無雜質)等標準,即是一支好毛筆。

健|

即筆鋒的彈性。一支真正的好筆,彈性好非常關鍵。彈性好的筆,書寫時使轉自如,能收能放,能適應各種書寫場景。而筆的彈性好壞,在於選材、做工。在選筆時,我們將筆毫重壓,然後再提起,如果筆毫能迅速彈起,恢復原狀,則彈性好。反之,則彈性差。我們在選筆時,要反覆書寫嘗試,感受筆毫的彈性。書寫後毛筆能立即恢復原樣,在紙上畫圈後筆毫不開叉、不扭曲,即為好筆。一般而言,兔毫、狼毫的彈性強於羊毫,但是現在市面上很多毛筆以次充好,用一些工業纖維代替動物毫毛,學書者一定要擦亮雙眼,不可被矇蔽。

另外,選筆時筆桿儘量挑選筆管圓直的。筆桿扁、彎的毛筆手感很不好,影響自然書寫及情緒的抒發,這一點,朋友們在挑筆時稍加註意即可。

最後,我們挑到一支好筆,一定要十分愛惜,要多加註意筆的使用和保護。新筆在使用時,先用水泡至筆根全部散開,將附著的膠質及雜質衝淨,瀝水後再蘸墨書寫。每當書寫完後,需要及時用清水沖掉筆頭上殘存的墨汁,理順筆毛,插入筆筒,以備再用。







秘製男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同樣適合寫書法時對於毛筆的選取問題。也說明毛筆對書法的重要性。

從毛筆的性能來分,有硬毫、軟毫和兼毫三種。

毫,指的是頭髮和毫毛,即人或獸、鳥身上的細毛。

現代人有一種愛好,用自己孩子剛出生時的毛髮剪了來做成胎毛筆,這個主要是用做紀念的,而且前幾年還專門成了一種生意。(這個不在今天的探討之列,等與胎兒、胎教等問題時再作探討)。

回到毛筆,做筆毛(在此稱為:毫:。下同)的一般都是用兔毛、羊毛、狼毛、雞毛、豬毛等等。其中,兔毛,指的是山兔的毛。狼毛,則是指黃鼠狼的毛。豬毛,指豬鬃。

硬毫和軟毫,指制筆時只用一種獸毛製作,兼毫,則是兩種獸毛製作。

硬毫的特點是剛性、彈性較強,一般用的有狼毫筆,還有用豬毛、兎毛等製成的。

軟毫的特點是,彈性較差,一般用的是羊毫或山羊毫、雞毛等製成的。

兼毫筆,剛柔與彈性介於硬毫和軟毫之間,最常見的是用山兔毛與羊毛合制而成的,統稱為:紫羊毫筆。

毛筆按鋒穎長短來說,有長鋒、中鋒、短鋒三種。長鋒筆,鋒穎長,鋒腹柔,貯墨多。短鋒筆,鋒穎短,鋒腹剛,貯墨少。中鋒筆,則是介於二者之間。

選擇合適的毛筆,首先應該從適合書寫的字體大小來分。字,有小楷、中楷和大楷。較大的筆有屏筆、聯筆、提筆等。最大的筆是楂筆、鬥筆。至於現如今特大的,則是需要自己去定製的。

一支好的毛筆,首先要具備"圓、尖、齊、健"四個優點。圓,指筆頭周圍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

尖,指的是筆鋒尖銳,不禿。

齊,則是指捏扁筆頭後,頂端的毛整齊而無長短。

健,則指筆毛有彈性,筆毛鋪開後易於收攏,筆毛撳彎後容易回覆原直。

選購毛筆,還應該考慮所寫的字體的大小,書體的特點。一般來說,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寫屏條或者楹聯,可以用屏筆、聯筆。寫招牌、匾額,可以用提筆。所寫的字欲使其稜角明確,可以選擇硬毫。所寫的字如想圓潤豐滿,宜選擇軟毫。

寫勁挺的字,宜用短毫。

寫流暢的行草,宜用長鋒。

寫粗獷渾厚的大字,宜用軟毫大筆。

寫工細精整的小楷,宜用硬毫小筆或者兼毫。

剛開始入門練字的人,為了鍛鍊腕力,用軟毫比較適宜。

對於學生練習楷書,用羊毫大楷筆或者用長鋒羊毫,有助於腕力的運用,對今後的提高是有一定的益處的。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選擇毛筆,根據不同的需要就會有不同的選擇方向。比如你學習書法的字體、大小、風格以及個人習慣等因素,都會左右你選擇毛筆的方向。我再這裡只能普及一下適應大眾的常識。

毛筆根據原料不同大致分三種:羊毫、狼毫和兼毫。羊毫筆:羊毫筆是用山羊毫製成,其性能軟於紫毫筆,由於羊毫較細、較長,適宜於寫大楷及擘窠大字; 狼毫筆:這裡的“狼”不是動物園裡的那種狼,而是黃鼠狼。用黃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製成的筆,彈性比兔毫筆稍軟,比羊毫筆硬,只是質較脆,不耐摩擦; 兼毫:顧名思義是兼而有之的意思。亦即以硬毫為核心、周邊裹以軟毫,筆性介於 硬毫與軟毫之間。

對於很多人來說,一般文具店的毛筆不敢信任,去專業實體店選擇毛筆的機會又不多,所以網購往往是最好的選擇。一個好的賣筆的網店,應該有對毛筆的詳盡介紹,包括筆頭質地、筆桿質地、出鋒長短、適合用途等等。更好的網店應該有試筆的效果圖。

一般來說,20元以上的筆就算不錯了。第一次購買,先買一支試試,有經驗後就可以固定一家值得信任的網店長期購買了。現在真正質地好的毛筆不下200元一支。因純的狼毫羊毫,的確貴。現在的毛筆,90%是兼毫,主要兼的是人造毛,麻和豬鬃。人造毛非常好,便宜但加健,只是如果純用人造毛就做不出能寫的毛筆來,所以一定要加動物毛。

再說說筆桿,筆桿不宜粗不宜細,0.7—1cm最合適。不要只圖好看,寫字用的是毛而不是筆桿,看上去名貴的筆桿往往是非常糟糕的筆工製作的,因為沒有好毛沒有好手藝,只能在筆桿上下功夫。當然,如果是要買來送禮就另說了。

買到一支合適的毛筆不容易,開筆和保養都是很講究的,千萬不能太隨意。這些知識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銷售毛筆的網店都會為客戶介紹正確的使用和保養常識,建議大家好好看看。


驚龍軒


1、第一步

先用常規方法選。古人所說的“四字標準”——圓、尖、健、齊,又稱為“毛筆四德”。這個有點老生常談了,不過還是要跟初學者分享一下。簡言之:圓,筆鋒要圓,每個方向都能發力;尖,鋒穎要銳利;健,筆鋒、筆腰和筆根三部分有韌性,筆鋒變形之後能迅速回復原樣;齊,筆鋒展開以後毛料齊,受力均勻。

2、第二步

散開以後用手捋筆鋒,筆毫要光滑細膩,不扎手,不顯粗燥。然後右手握筆寫左手掌心,能夠很好的感受筆毫的韌性與彈力,筆鋒變形之後能迅速恢復原樣是好筆。當然,狼毫、兼毫、羊毫的手感是不一樣的。

3、第三步

散開以後對著光看筆毫鋒尖,好的毛筆,筆毫鋒尖部位是透明的,能看見動物毛尖部位的“芒”。若不明顯,在蘸墨清洗以後就能更加清晰分辨,假如蘸墨清洗以後,筆毫鋒尖部位是白色的就是好筆。

4、第四步

有條件時可以試寫。現在好的毛筆價格不菲,一般售毛筆的地方都可以試寫,所以直接上手試試也是最直接的辦法。試的時候可以適當寫比平時大一號的字,並試著中鋒、側鋒、逆鋒都寫一寫,毛筆的優劣就比較好分辨了。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經驗,希望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卜生相師


你的意思是如何選擇書法毛筆。這裡有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買毛筆時怎麼挑毛筆。二是寫字時應該怎樣選毛筆。

買毛筆時怎麼選,不要價位太低的,可是太高價位的毛筆也不見得多好。首先價位適中,毛筆桿要正,峰長由你自己選。初學者用一般峰長的比較好。毛筆新筆毛峰都是粘在一起的。以前老人挑毛筆時,把毛筆峰部輕輕在手上按按,然後用手輕輕一捋,看筆峰幾根毛齊整,這杆筆還可以,否則筆不好使。但是正規商店可能不讓你弄,這就看你自己的了。

再一層意思是,寫什麼字,用什麼紙毛筆怎麼選?毛筆筆峰最硬的是豬鬃的,筆峰最軟的是雞毫。其中還有羊毫,紫毫,兼毫,狼毫等等。初學者最好用羊毫,筆峰硬度適中,用宣紙當然好,以前人用毛邊紙,草紙,舊報紙的人都有。不同峰毫的筆在不同紙上寫字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如果學習書法一定要選好筆和紙,認真去練,不要急於求成。要打好基本功。還有寫字的大小要選適合字體大小的毛筆才能練好。

以前練字要求,身要坐直,紙要放正,拿起筆桿,不緊不松,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世通27



這個問題是多元的,適合自己的就行。我們初學者根本不知道哪種毛筆好用,如果買名牌什麼的又不捨得,雜牌的質量又不好。我認為初學者買兼毫的筆最好,兼毫顧名思義軟硬程度和筆頭墨含量適中,書寫練習到一定階段,軟可以選羊毫硬可以用羊毫。這是筆性的選擇。
我們還要看是學什麼字,是小楷還是大楷,是草書還是行書等等,這都對筆鋒長短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比如小字要用小筆,大字用大筆。其實這個概念不具體,需要說明的是臨摹字帖筆畫的粗細以筆尖打開,五分之二地方的寬度度決定的。就是下圖這樣。



草書的話筆毫要長一點,中毫筆就行。但要彈性好能蓄墨,兼毫的中白雲就是不錯的選擇。寫楷書的時候還需要筆肚子圓一點不要太瘦,因為楷書一般不用生宣。


其實筆桿都差不多,都在1釐米左右,不細說了。


當我們對筆有一定熟悉的時候,就要使用各種筆來訓練手腕駕馭筆的能力,其實是練習手腕的表現能力。對各種筆彈性,錐度,蓄墨等都通過訓練熟悉掌握。


我們還需要熟悉筆對紙的感覺,也是反饋給了手腕,對在紙上行筆的澀度,澀度是紙對筆的摩擦,墨和水都會影響。

總之,比對我們寫字影響是很大的,目的是通過各種筆的使用達到訓練手腕手指的表現能力。




紫血雲袍


毛筆是軟筆書寫的主要工具,按採製原料、筆頭大小,毛筆可以分為很多種類。應該怎樣選擇呢?

第一點,寫什麼樣的字選什麼樣的筆。狼毫(黃鼠狼毛製成)、紫毫(野兔毛製成)均屬硬筆,性剛,用它寫出的字剛勁有力。羊毫屬軟毫,性柔,用它寫出的字渾厚壯實。兼毫屬中性。由於兼毫中羊毫與紫毫的搭配比例不同,剛柔程度也有差別。一般初學者宜用羊毫或兼毫。因為用慣軟筆的,改用硬筆,能得心應手,反之則不行。

第二點:寫多大的字,用多大的筆。有大楷、中楷、小楷筆。再大的有鬥筆、抓筆等。用筆有個原則:宜大不宜小,即寫大楷用大楷筆,寫小楷用小楷筆。大筆可寫小字,小筆不要寫大字。

第三點:選筆要重“四德”。通常選擇毛筆,有四個要求,即尖、圓、齊、健。俗稱四德。其中尤其要重視的是“尖”。要選擇筆尖鋒毫好的筆。看鋒的方法是把筆尖捻開捺扁,對光照看,近筆尖的那段透明部分為筆鋒,要求筆毛齊平,收攏時筆頭尖銳。用前筆尖要用涼水浸泡,發開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用後要及時洗淨,抹順筆毛,插入筆笥或懸掛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