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保定2月21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河北保定市徐水區多位村民向央廣新聞熱線反映稱,去年10月,徐水區政府一天內發佈了5則土地收儲公告,以建設植物園、中小企業園等項目為名,徵收萬畝耕地,涉及5個鄉鎮17個村莊。村民們提出疑問,這次“徵地”是否合法合規?
徐水區毗鄰雄安新區,東部三個鄉鎮為管控區。專家指出,當地政府此次大規模“徵地”存在多處違法違規。雖名為土地收儲,實為土地徵收,屬於未批先佔。那麼,當地對外公告大規模收儲土地的初衷是什麼呢?
徐水區安肅鎮高莊村村民韓路(化名)家共有5畝多承包地,此次徵地涉及他家的全部口糧田。他告訴記者,此前鎮裡兩次和村民商討賣地的事情,第一次說租地,第二次說賣地,都沒有成功,這是第三次,徵地成功。“總體上村民是不願意賣,但他們說徵完地以後要棚戶區改造,村裡的宅基地整個要徵了,置換成樓房,現在樓房價格也挺高,基本上按宅基地面積1:1的賠償,人們看到這個,所以才開始同意賣地,要沒有棚戶區改造,村民們肯定不同意。”韓路說。
安肅鎮高莊村村北的大面積耕地已被旋耕,土地目前處於閒置狀態,車輪碾壓和秸稈焚燒痕跡明顯。(央廣記者 管昕 攝)
安肅鎮是徐水區政府所在地,高莊村距離城市建成區比較近。韓路說,兩年前,村裡的承包地就已經確權登記,但土地權證至今都沒有發下來,“應該是政府為了植物園的項目,不給發證,證發了地就不好徵了。別的地方,比如崔莊鎮或者大因鎮,基本上都有確權證。”
記者在高莊村村北看到,高莊村的大面積耕地已被旋耕,目前處於閒置狀態。現場仍有車輪碾壓和焚燒秸稈留下的痕跡。村民們曾問過鎮裡,徵地有沒有批文,被告知這是區委區政府決定的,肯定都有手續。但到底有沒有省政府的批文,誰都沒有見過。韓路說:“不能說準有準沒有。咱也沒有看到紅頭文件,只是看到徐水區這麼一個公告。”
貼在安肅鎮何家店村公示欄上的收儲公告。(央廣記者 管昕 攝)
韓路所說的公告,指的是2018年10月29日,徐水區政府在其官網發佈了5則《關於實施保定市徐水區土地收儲工作的公告》,區政府決定對植物園項目、健康產業總部基地及看守所項目、華訊天谷(釜山文化新村)項目、劉伶路片區項目、中小企業園項目進行土地收儲工作。記者注意到,這5大片區涉及5個鄉鎮17個村莊。每則公告內容簡單,雖列明瞭項目選址大致範圍,但並未公示項目佔用面積、用途以及補償標準。
公告稱,這項工作是為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提高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保證重點項目建設土地供給。記者走訪了公告中提及的多個村莊。部分村民反映稱,徵地過程中,當地鄉鎮存在強迫村民簽字的現象。安肅鎮北梨園村一位村民說:“不願意不行,徵也得徵,不徵也得徵。不賣不行,逮了去,你說‘別’的話,真逮了去!”
大王店鎮佃頭村村民張濤(化名)稱,這次土地收儲,他雖然簽了字,但手裡沒有任何協議,村兩委就此事沒有開過村民代表大會。他告訴記者:“一開始量地沒人去,簽字更不用說。後來不簽字,鄉鎮幹部就挨個找,他們宣傳徵地的項目就是華訊方舟。”
記者走訪發現,涉及土地收儲的村民手裡都沒有相關協議,是否合法合規,並不知情。
也讓記者疑惑的是,區政府發佈的是土地收儲公告,而涉及的村莊,有的村民簽訂的是徵地補償協議,有的村民簽訂的是土地流轉協議。
名為土地收儲,實際操作中卻是土地徵收或者土地流轉。概念模糊的背後隱藏了什麼?當地政府又如何回應外界質疑?
根據我國現行《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的徵收須由國務院批准。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三十五公頃的,也須由國務院批准。徐水區涉及徵地的村莊範圍內,是否有基本農田?記者就此詢問徐水區國土資源局並查詢地籍規劃資料,並未得到正面的答覆。
為何村民沒有領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徐水區農業農村局一位負責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負責人稱:“全縣才發了沒有多少呢。好些個村都是看他們鄉鎮怎麼安排,咱們縣有幾個鄉鎮統一規劃的,人家就不發了。按照要求2018年底就發完了,但實際工作還到不了那一步。”
根據河北日報去年7月的報道,在全省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回頭看”暨糾紛調解仲裁工作會議上,省農業廳、省農工辦要求務必於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
當地政府在實際操作中宣稱,涉及徵地的部分村莊將進行棚戶區改造。此次徵地補償協議簽署階段積分將與日後棚戶區改造相關聯。按照相關規定,農村集體土地不具備棚改的硬性條件。而且去年10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嚴格把好棚改範圍和標準,堅持將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作為改造重點。
部分村民反映,當地政府以往徵地過程中,存在以公共利益之名徵地,最後建成的卻是商業地產,持續攀升的高房價導致當地群眾反映強烈。記者實地走訪徵地片區和周邊區域,發現多個房地產樓盤已開工建設並對外銷售。
針對外界質疑,徐水區區長李志永接受中國之聲專訪。他告訴記者,嚴格意義上來說,此次土地收儲工作是以村集體為單位的土地流轉或者整理。“嚴格說,我們不叫土地收儲,還沒有到土地收儲的程度,政府收儲土地收儲的是熟地,手續齊全,都已是建設用地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收儲。我們這次流轉的土地,都是城市規劃區範圍內的土地,從規劃用途來講,有道路、公園,也有一些開發用地,那是很正常的,比如這裡城市規劃就是商業或者住宅,那將來都是要徵收的。”
李志永告訴記者,這次開展大面積的土地收儲工作,是為了配合雄安新區的建設:“徐水是緊挨著雄安新區的,從未來和雄安新區如何協同發展、融合發展的角度,我們目前的城市現狀和基礎設施已經遠遠落後於雄安新區,城市建成區30多個平方公里,但城市規劃設計上60多個平方公里。”
李志永說,徐水區從2017年就已開始謀劃區裡未來的工作重點,為更好服務於雄安新區的建設,徐水區把工作的重點放在了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上。他表示:“雄安新區沒有商品房,未來新區的人口除了工作週轉房以外,涉及將來居住、養老,都要在周邊佈局,這就有必要提前把徐水的城市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一個很大的提升。”
李志永稱,開展土地收儲工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管控土地,此前徐水區土地私下買賣現象嚴重,目前已得到遏制。管控土地也是為將來承接雄安新區發展的產業功能配套,騰出發展空間來。李志永對中國之聲也坦言,涉及徵地的範圍內確實有部分基本農田,但可以通過調整規劃來解決。“局部應該是有一部分,它現狀是基本農田,但是規劃都在城市規劃圈裡邊的,將來是具備土地調規政策的,是可以調整規劃的。”
採訪中,區長及相關人員提到,這項工作得到了大多數群眾的支持,一個多月的“徵地”任務,20天就完成了。此外,徐水區和不少地方一樣,供地矛盾突出,建設用地供應缺口較大。
記者注意到,在這項工作實際操作中,究竟是土地收儲,還是土地徵收,又或者是土地流轉?三者名稱不同,相關程序、範圍也不一樣。李志永對此回應稱,確實有表述不規範的地方,這也是工作的疏忽。他說:“我們也可以叫土地預徵,是為了便於土地管控,提前把土地預徵過來,這種做法在全國也是比較普遍的。”
李志永認為,目前,區裡已為失地農民爭取了失地養老保險,土地流轉的費用也高於市場價格,土地補償金也只高不低。相關工作雖有瑕疵,但任何工作都要看主流,看是否損害了群眾利益,是否有利於一個地方的長遠發展。
河北省委省政府去年4月發佈的《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要求,做好與周邊區域規劃銜接,加強新區與毗鄰地區管控,防止“貼邊”發展。
究竟該如何評價徐水區大規模收儲土地的做法?是“圈地”貼邊發展還是“管控”土地騰出發展空間?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
閱讀更多 新報融媒體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