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呂雉為什麼會嫁給當時一窮二白的劉邦?

廣告沒有圈


劉邦在未發跡之前,有一段奇聞,被後人廣為傳誦,那就是一個被看作市井流氓的小亭長,居然娶了一位富家千金小姐。而正是這位小姐最終改變了劉邦一生的命運,甚至險些改變了漢朝乃至中國的發展方向。這個小姐就是呂雉,後來的呂后。

那麼這位千金小姐為什麼會“下嫁”給一個流氓,甘願“鮮花插在牛糞”上呢?


(影視劉邦呂雉)

是呂公的原因。呂公為什麼會跑到沛縣。他可不是來旅遊的。《史記》上記載,他老是因為躲避仇人,跑到沛縣,投奔好友沛縣縣令。因此,呂公到沛縣的最大目的,是要保全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


(影視呂公)

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呂公雖然很有名望,但在沛縣他依舊需要找一個好的靠山,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個是理論上是沛縣縣令。但是看看沛縣的人際關係格局。縣令之下一文一武兩位幫手,蕭何和曹參,他們都聽小亭長劉邦的,卻不聽縣令的。

再如樊噲等一些沛縣的“地頭蛇”都是劉邦的“鐵哥們”,而沛縣的父老則都對劉邦敬而遠之。再加上劉邦“仁而好施”,所以沛縣中最有人望的和最有實力的不是縣令,而是劉邦。

呂公想要在沛縣立足,就必須巴結好劉邦。所以當劉邦來到會場的時候,呂公趕忙把他迎到上座,接著說了些“龍相”之類的鬼話,甚至於將女兒嫁給劉邦,以換取自己一家的安全。

為了更加保險起見,又將二女兒嫁給了樊噲。這足可顯見,當時呂雉嫁給劉邦,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家族在沛縣的安全。


不書


不不不,嫁給劉邦時的呂雉,頂多富,但未必白,更未必美,而娶呂雉時的劉邦,也遠稱不上「一窮二白」。

從魯元公主結婚的年齡和漢孝惠帝劉盈的年齡,大致可以推斷出,呂雉嫁給劉邦時,呂雉應已超過25週歲,女子這樣的年齡,別說是放到秦末的中國,即便是放到30年前的中國,也會被看作是大齡剩女。

電視劇《楚漢傳奇》的化妝師和攝影師就通過呂雉眼角的皺紋,把呂雉實為大齡剩女的事實坦露給細心的觀眾,我這樣一個細心的觀眾,自然也發現了秦嵐飾演的呂雉的眼角紋了。

但凡有一些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秦末可遠遠趕不上現在這般安居樂業,那時的男人,打一輩子光棍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但據記載,劉邦的父親竟然娶過兩個媳婦,生的四個兒子都娶上了媳婦或有女人,單憑這一點,就可以說明,劉邦的家世並不差。

而且,劉邦少年時曾學習《尚書》,劉邦四弟劉交跟隨大儒荀子的高徒浮丘伯學習《詩經》,在那個時代,能供至少兩個兒子學習如此高深文化知識的家庭,會是一般的家庭嗎?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娶呂雉的劉邦,絕不會是一窮二白之人,用現在的話說,最差也得是小康之家,甚至有可能是小資產階級。

一個大齡剩女,嫁給一個來自小康之家的小吏,又有什麼奇怪的?

我們不要忘了,呂雉還有一個妹妹,嫁給了樊噲,樊噲在起家之前,是個屠夫,論個人財富,論社會地位,不會比當時的劉邦高。

怎麼的,妹妹能嫁給屠夫,已經淪為大齡剩女的姐姐就不能嫁給亭長麼?

我是金戈,如果你認為我的回答有那麼一丁點道理,請給我點個贊,鼓勵我一下下!如果你希望繼續看到我的回答,請點擊本回答上方的關注按鈕,以後就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我的回答了。


遙望燕園


呂雉待字閨中,原因有兩個。一是呂公一家是避仇遷徙來到沛縣,疏忽了呂雉的終身大事。再一個原因是呂公自訴呂稚心氣高眼界高,一般人她瞧不上。當然,呂公這一說法有自抬身價之嫌,無從考證。直至呂公相中了亭長劉邦,呂雉這才出閣。

劉邦,性情豪爽,素懷大志,好酒好色,好交朋結友,時任沛縣泗水亭長。一次赴宴,因身無分文,寫了一張“賀儀一萬錢”的拜貼,就此與呂公相識。劉邦登堂入室侃侃而談,旁若無人談笑風生,讓呂公對他刮目高看。酒宴散後,呂公執意挽留,並對劉邦說:“我向來對相法很有心得,相過不少人,可是從來沒有看到過比你的面相更貴重的人物。我有一個女兒,品貌都還不錯,我想讓她嫁與你為妻。”有史為證:“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季萁帚妾。”劉邦白吃白喝,又白白得了一個老婆,自然滿心歡喜答應下來。當然相術相面識人是否真的有譜,我們不得而知,但此事過後,在慧眼識人的呂公張羅下,待字閨中的呂雉終於嫁給了劉邦,後呂雉為漢高祖劉邦的皇后。



獨釣寒江雪5728


中國的社會,尤其是封建帝王時期。

女性的地位一般都是比較低的,

那時候還是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

呂雉是呂公的大女兒,而且他們還是沛縣的外來戶。

史書上又說道,呂公老家是在山東的單父縣,

他們因為避仇才來到沛縣的,呂公之所以選擇沛縣作為定居地。

是因為沛縣的縣老爺是呂公的好朋友。

在沛縣呂公的好朋友縣令為呂公喬遷新居舉行的宴會上,

呂公看到了樣貌不俗,口出狂言的劉邦,

頓時,他就對劉邦產生了好感,

為什麼說,劉邦口出狂言呢?

因為縣老爺宴請來的人,是要給呂公隨份子錢的。

恭喜他喬遷新居。

劉邦當時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幾百錢而已。

而他在收禮的蕭何面前直接喊了一句隨禮,萬錢。

這是劉邦胡說的一句話,他一年的工資都沒有萬錢。

呂公正是被他這句賀萬錢吸引了目光。

等宴會散了後,呂公主動跑到劉邦跟前和劉邦交談。

他問劉邦有沒有娶妻,

劉邦說,還是單身狗。

呂公說,自己膝下正好有個待在閨中的女兒。

若是不嫌棄就讓女兒嫁給他。

劉邦當然是一萬個願意了。

這門親事是呂公親自為女兒呂雉定下的。

她若是不願意,又能怎樣?

也只能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

所以,呂雉嫁給劉邦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史學達人


劉邦當時不但一窮二白,比呂雉大了15歲,而且還有個私生子。呂雉嫁給劉邦當然不是她自己願意了,而是她老爹的主意,為此呂雉的的母親還和他吵了一架的。

呂雉一家原本是外地人,她的父親以為躲避仇家,所以舉家搬遷到了劉邦的家鄉沛縣。呂父和沛縣的縣令是好朋友,關係非常好,所以呂家初到沛縣就能混得開。當地的大小官員們為了巴結縣令,所以都跑到呂家,為他們慶賀喬遷之喜。

當時去的人都送了賀禮,因為人太多,屋裡坐不下,蕭何就安排禮金少於1000個銅錢的都坐到院子裡,不準進屋。

劉邦一貫的遊手好閒,喜歡到處蹭吃蹭喝,這種熱鬧當然不會放過,於是就也跟著大家來到了呂家。但是劉邦可是出了名的窮光蛋,肯定是拿不出禮金的,一分錢沒帶就去了。蕭何安排下去後,劉邦肯定是進不了屋的,但是這難不倒他,他臉皮厚啊。

只見劉邦站到院子裡,大喊我有禮金一萬錢!他這一聲嚇了大家一跳,都在想誰這麼大方,扭頭一看是劉邦,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胡扯呢。

呂父聽到了就問蕭何這人是誰,蕭何就說:"這人名叫劉邦,平時就喜歡吹牛說大話,做不成什麼大事"。

但是呂父不這麼想,他會看相算命,看了一眼劉邦的面相,覺得這人氣度不凡,將來肯定不會是普通人,然後就把劉邦請到了上座,以禮相待。

劉邦也不客氣,坐下以後還不忘挖苦在座的大小官員們。呂父看到了更覺得劉邦不簡單,宴會完了就把女兒呂雉許配給了劉邦。

這些事情都是正史上所記錄,可信度非常高的。如果放到現在,恐怕沒有任何家長會把女兒嫁給這樣一個人。所以呂雉的父親還真不簡單,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他當時到底是怎麼想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懂看面相,總之就是他挑的這個女婿不被任何人看好,連呂雉的母親都一直埋怨。但誰也沒想到劉邦會有以後的成就,不得不說呂父看人真的很準!


漂浮菌


司馬遷告訴我們呂雉嫁給劉邦,是因為呂公會算命。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我的看法是劉邦是當地仗義的豪強骨幹,說白了就是當地的地頭蛇。秦朝郡守、縣令(長)都是短暫的外派只得仰仗本地人,本地人勢強盛足以架空外派官員。

強龍不壓地頭蛇,雖然豐人劉邦曾拜沛豪王陵為兄。然而,在縣令為呂公接風宴中,劉邦完全超越王陵。

縣令隆重接待呂公,因名流太多就按錢排座。劉邦吹賀萬錢,蕭功曹為他解圍,而縣令卻不說話。劉邦卻大肆吹牛玩樂,成了宴會主角。由此呂公判斷劉邦勢強、人緣好、膽子大,強龍不與這樣的地頭蛇聯合,聯合誰呢?才有呂公寧可拒絕將愛女嫁給有錢有勢的縣令,也要討好一無所有,三十大多的光棍混混。後又將呂嬃嫁給樊噲,又讓兒子與女婿聯手。如果他嫁女給縣令,估計他一家早為縣令殉葬了。



後來陳吳起事,項梁叔侄殺郡守奪權,劉邦集團殺縣令奪權。兩人起事郡守、縣令都知道,何止是睜一眼閉一隻眼,簡直是強強聯手,一個名強實弱,一個是名弱實強。可見地頭蛇實力是多麼的強,也證明了姜真的是老的辣。


福垊


人世間的“窮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窮到家了,永無出頭之日;還有一種“窮”,僅僅是因為本身還處在事業的發展期,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劉邦就屬於後一種情況。(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呂雉是在劉邦一窮二白的時候嫁給劉邦的,如何確定劉邦就是可塑之才,有朝一日定會成功呢?

古人有古人的辦法,歷史上我國的相面術即顯得神秘又經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劉邦就是沾了長的好看的“光”!

劉邦開始還不叫漢高祖,而是叫地痞或者流氓,只不過是沛縣比較淘氣的大齡青年而已。

一天,沛縣有名的望族沛公設宴,宴請沛縣有頭有臉的人物,劉邦不請自到。

當時安排坐席可不是按照誰的輩分高或者誰的成就大,沛公還是個比較現實的人,誰拿的禮物多誰就坐的往前。


以此算的話,劉邦都能排到沛府三舍之外,不過沛公見到劉邦這個不請自到者,不但不怪,反而爆發了強烈的好奇心:“咦!這貨長的不一般,不一般!”

眾人不解,劉邦本人更摸不著頭腦,認識他的人都叫他劉不靠譜,還沒人誇過他呢!這沛老頭是不是眼睛瞎了?

只聽沛公說道:“此人長的方臉大耳,鼻樑高攏,長髮飄逸,有帝王之相啊!”

旁人莫不搖頭,十萬個不相信,沒想到沛公倒認真了,還說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邦,沛公的女兒不是別人,就是後來的呂太后――呂雉。

劉邦沒想到擅闖宴席,竟然還弄了個媳婦回來,以前都是扒寡婦的窗簾滿足青春的好奇心,這些好了,有沛公這個傻子當爹,以後吃喝不愁,還有女人!

劉邦頭搖的撥浪鼓一樣就應下了!


呂雉為什麼會嫁給一窮二白的劉邦,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好,說沛公慧眼識才也好(也可能是沽名釣譽)。

總之,他倆最後在一起了!


歷史三日談


關於呂雉的顏值、氣質和家庭出身,史書語焉不詳。不過從她父親的朋友圈動態——與沛縣縣令互動頻繁,以及縣令想納呂雉為妾“求之不與”的結果來看,應該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而從呂公對女兒的期望值——“欲奇此女,與貴人”,以及他老婆聽說要把女兒嫁給劉邦後的激烈反應來看,二老對呂雉的樣貌、修養還是有底氣的。白富美不敢說,至少算個大家閨秀。

劉邦家庭不富裕,但絕非一窮二白,否則他年紀輕輕“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就說不過去了,能養閒人說明條件還可以。而且他樂善“喜施”的習慣沒點實力也支撐不下去。後來劉邦當了泗水亭長,好歹也算個吏,有固定收入。雖說活累還老出差外——比如押送徙役去驪山,但10裡之內也撐得住門面。只是劉邦“好酒及色”,開銷大,沒存款還老透支,打了不少白條——當然後來這些債務隨著他酒醉酣睡的油膩身軀出現了旋龍怪象,又偶然被兩個可能喝得更高的酒店老闆意外發現而全免。總之劉邦溫飽不成問題,也有奔小康的潛質。唯一的遺憾是缺少現金流,否則也不至於一分錢不帶就去呂公那蹭吃蹭喝。

呂雉嫁給劉邦不是自己要嫁,而是他爹相中了這個女婿硬要她嫁。呂公能看上劉邦也是被他蹭飯的氣勢給矇住了。呂家搬到沛縣後如魚得水,當地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都來給這個縣長朋友溫鍋暖房。場面火爆,規格也不是一般的高,縣長助理蕭何親自寫帳子收禮金,人多到屋裡坐不下,以至於不得不做出硬性規定:額度少於一千的一律堂外用餐。那是想巴結都巴結不上。而劉邦則大不同,不拿他當回事還拿他開涮——可能也看不慣,一分錢沒有愣說上禮一萬。呂公一下給驚著了,不知何方神聖,趕忙出門相迎。一見之下果然不同尋常。

關於劉邦的長相,《史記》上形容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顏值不低還有皇家氣質。呂公平時有相面的愛好——相面這東西有一定的道理,相由心生嘛,多少能看出些修為,加上受驚後的心理暗示,看出點什麼也不奇怪。不過司馬遷描繪的劉邦好像是後來許多帝王的標準樣貌,參考性不大。倒是劉邦左腿上72顆密密麻麻的黑痦子長得挺集中挺特殊的,但這個呂老先生看不見。其實就是不相面劉邦也不一般,鬍鬚飄揚的年紀還這麼玩世不恭,一般人也做不到。

而且這還不算完,劉邦入席後開始“狎侮諸客”,笑話笑話這個,戲弄戲弄那個,最後大模大樣地“坐上坐”,儼然成了一號男嘉賓——當然這是劉邦的性格習慣,平時對同僚也這樣。蹭飯蹭得這麼坦然和理直氣壯,新來乍到的呂公看不明白也不敢小瞧——這或許也影響了他的相面技術,最後喝嗨了,一激動,非要把女兒嫁給劉邦。不過從婚後生活來看——劉邦常請假回家幫著種地,在芒碭山落草後呂雉常給他送飯,二人相處還算美滿。起碼前期是這樣。


路衛兵


這個問題就看看《史記》上怎麼記載吧。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無所詘。酒闌,呂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後。呂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季箕帚妾。’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與,何自妄許與劉季?’呂公曰:‘此非兒女子所知也。’卒與劉季。”

簡單點說,呂后年輕的時候可沒有什麼婚嫁自由,完全是由她的父親做主嫁給劉邦的。她的父親當時跑到沛縣,成為縣令的客人。她一家人來了之後請縣裡的人見這位貴客,蕭何做主持,說誰不拿千錢的賀禮過來,就不能坐在堂上。

劉邦來了之後,吹牛說拿了萬錢的禮金,但是其實並沒有拿什麼錢。劉邦在席間卻沒有表現出什麼不自然。呂后的父親看了他的表現,結合自己相面的本事,覺得這是個奇人,他未來一定會有前途,就自作主張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劉邦。呂后的母親覺得自己的丈夫瞎做主,呂后的父親卻對自己的眼光很自信,覺得劉邦未來肯定比沛縣的縣令要有前途。

所以這件事就是呂后的父親會相面,看到劉邦有前途,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當然呂后的父親確實也是有眼光,劉邦以後果然飛黃騰達了。


貓圖怪談


在中國歷史上,呂雉嫁給劉邦是一段經典傳奇。

首先,先來看看劉邦當時的身份,劉邦年輕的時候,不好勞動,所以其父都罵他無賴。於是被罵無賴的劉邦,後來離開家鄉,以遊俠的身份遊歷天下,而正是這段難得的經歷讓他開闊視野,胸懷天下。那他後來為什麼要回到家鄉了呢?主要是秦始皇統一天下,不允許遊俠等不固定人口到處走動,為防患於未然, 保持社會結構穩定,將所有無業遊民遣送回鄉謀生。

於是,劉邦就回來了。

其次,我們要看看劉邦真的是一窮二白麼?事實上,劉邦家裡不怎麼富,但也不是傳說的那種一窮二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秦朝有規定,家貧並且無德行的人,不得擇吏為官。韓信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因為家貧無行,所以不能當官,每天都是在市井遊手好閒,虛度時光。

而當時劉邦能夠當上亭長,說明他家裡經濟情況還是可以的,而且他為人還是有一定口碑的。

當然,論經濟實力, 劉邦當然是趕不上呂公了。

當時情況是,呂公為避仇,率領全家前來沛縣避難,成為縣令的座上賓。有人認為,呂公當時能夠如此爽快地將呂雉許配給劉邦,是看中劉邦在當地的勢力,然後想利用劉邦來保護呂氏家族的安危。我認為說這話的人,以為呂公是如此膚淺之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試想一想,既然呂公都成為縣令的座上賓了,而且縣令也看中呂雉,呂公借縣令官方勢力來保護呂氏家族,不得更得心應手麼?為什麼偏偏繞過縣令去找連小吏都算不上的劉邦?

對於呂公此舉,不要說現在,就是當時呂公的妻子也莫名其妙。當她聽說呂公在宴會上,不是將許呂雉配給縣令而是配給劉邦時,不由心中一火,大罵呂公。

但是呂公卻很輕蔑地回了妻子一句話:“此非兒女子所知!”

呂公的意思很明白,我這種做法不是你們一般女人所能懂的。

更讓人莫名其妙的是 ,呂公後來還將二女兒呂須嫁給了殺狗出身的樊噲,而不是嫁給縣令。這不符合常規呀,在一般人那裡,要想得到人身安全,最好的做法就是黑白皆通,所以呂公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一個嫁給劉邦,一個嫁給縣令,而為了不得罪縣令,最好將呂雉給縣命,然後將呂須嫁給劉邦,這才符合一般人的趨利避害之做法。

可偏偏是,呂公寧願得罪縣令,一個女兒也不嫁,通通將她們嫁給了草根出身的呂公。

那麼,呂公憑什麼要將兩個女兒嫁給兩個經濟實力不怎麼樣的草根?

在我看來,呂公下如此巨大賭注,是在進行一項史無前例的人力投資。

當時,秦始皇剛剛統一天下,不但不讓百姓休養生息,還大興土木工程,驅民如驅牛,為了他的政績而讓天下人承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於是,百姓面對如此暴政可謂是敢怒而不敢言,那怎麼辦?只有忍了。但是當忍到無可忍之時,民憤絕對如火山爆發,將暴秦掀倒。

秦秋戰國數百年的歷史是中國貴族沒落,百姓覺醒的時代。當時諸侯各國的貴族已被秦始皇消滅殆盡,而一旦天下有事,敢於出頭的肯定是那些敢於敢做的草根。

呂公不僅是個善於度勢之人,且還是個會察言觀色的看相之人。他在宴會上通過與劉邦一席話,曉得了劉邦的經歷以及魅力,看出劉邦身上有三種天下人沒有的品質,那就是霸氣,流氓氣,英雄氣。

也就是說,一旦百姓造反,就是劉邦這種集霸氣,流氓氣,英雄氣的人春天。因為他們敢做敢當,敢於投入到時代滾滾的洪流之中造反起義。

所以說,呂公能將呂雉給劉邦,後來又將呂須嫁給樊噲,這都是對當時形勢發展的精準把握,以及對未來精準的預測基礎上做所的一種明智的選擇。

後來的事實也證明,呂公賭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