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照片:清末洋槍洋炮,圖3義和團很喜歡,圖9在熟悉洋炮


清朝末期,冷兵器逐步退出戰場,清軍中火器裝備達到百分之三四十。神機營一半以上的武器都是火器。

清軍當時裝備有槍、炮兩營,城外火器營裝備鳥槍,編制鳥槍護軍5200人,炮甲880人,後勤1650人。

義和團雖然宣稱刀槍不入,神功附體,但見了洋槍洋炮,還是喜歡,畢竟,洋槍的殺傷力比大刀強得多。

真正打仗,清朝軍隊大多等待援兵到來。裝備的洋槍洋炮基本上成為擺設,因為不太普及,訓練沒有系統,基本上不太會用。

清軍有沒有槍炮?當然有!會用嗎?不一定!要知道,清軍在那個年代不單單是武器裝備上比較落後,而是從制度、訓練到戰術層面的一個整體的落後。

甲午戰爭時期,朝廷即便是有洋槍洋炮,但多數人都不會使用,更不用說準確命中目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