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祕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英國都鐸王朝伊麗莎白一世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皇位只有男性可以繼承,所以,除了武則天通過宮廷鬥爭成為皇帝外,沒有女性皇帝。而英國的繼承法雖然也是“男性優先”,就是在同等血緣情況下,男性優先繼承,但是,女性也有繼承權。


在歷史上,歐洲由於文化、宗教等原因,經常會出現女性繼承王位的情況,其中,英國是出現最多女王的歐洲國家,連同至今仍在位的伊麗莎白二世,英國曆史上一共有九位女王。


我本人很喜歡的《權利的遊戲》,就取材於英國曆史,其中很多情節、名稱都能找到原型。在這部劇中,也是以幾位女性為主線,展開的權利與政治的爭奪。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美劇《權利的遊戲》


英國,這樣一個在歷史中經歷過各種戰火蹂躪和王權更替的民族,為什麼在歷史上出現了這麼多位女王?她們對英國曆史有著怎樣深遠的影響?


為此,我看了不少關於英國史的書籍,這裡推薦兩部書,分別是《金雀花王朝》與《空王冠》,均出自丹•瓊斯之手,他專攻中世紀史的歷史學家,曾榮獲多項大獎。


這兩部書,在節奏感和情節上,具有很強的戲劇性,節奏明快,風趣幽默,又充滿人道主義關懷。在扣人心絃的故事中,我終於找到了答案。


政治原因:都鐸王朝的崛起,出現第一位英國女王


其實,英國史初期也是男性當國王,自都鐸王朝後期才開始有女王,“血腥瑪麗”是第一個英國女王。

簡格雷夫人在瑪麗女王之前,但一般只把她夫人,而非女王。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美劇《都鐸王朝》

都鐸王朝被認為是英國君主專制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是英國曆史上重要的變革時期,歷經六代君主。從這裡開始,出現了英國的第一位女王和第二位女王。


英國公認的第一位合法女王瑪麗一世(1553--1558),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女兒,她是極其虔誠的天主教徒,即位後在英格蘭復辟羅馬天主教(舊教),處決過近乎三百多個反對者,因此被稱為“血腥瑪麗”。


第二位女王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是英王亨利八世另一位女兒,英國都鐸王朝的末代女王。她統治時期,恢復其父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法案,終身未嫁,被稱為“童貞女王”


她的統治期被稱為“伊麗莎白時期”,也稱為“黃金時代”。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通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的文化也盛況空前,出現例如莎士比亞、培根等人。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也在此期間開始確立。


這裡不得不提英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亨利八世離婚案”,這個事件也改變了英國曆史。該段歷史被改編為各種電影或電視劇,我很喜歡娜塔莉▪波曼版的電影《波琳家的女孩》。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電影《波琳家的女孩》

亨利八世與安妮·波琳:要麼娶我,否則別碰我

瑪麗·波琳和安妮·波琳姐妹二人被充滿野心的父親和叔叔送進宮引誘亨利八世,姐妹二人相互鬥爭,最後安妮·波琳成功。


歷史上,據稱瑪麗比她妹妹更有魅力,但安妮更有野心。當國王對她產生興趣時,安妮一直拒絕做他的情婦,堅持“要麼娶我,否則別碰我”,這打破了當時的認知,她的離經叛道反而激發出亨利八世的無限豪情和鬥志,他想盡一切辦法廢除與阿拉貢的凱瑟琳婚姻,為娶到安妮,不惜與無敵艦隊開戰,與羅馬教廷決裂,提倡英國新教,甚至殺大臣......終於娶到安妮。


不可否認亨利八世是位偉大的君王,勇敢,果斷,但他也有男性的弱點,越得不到,越想得到。為了離婚對抗天主教,並把“愛國主義”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綱領,所以,使得英國愛國主義思想萌發,國外的繼承人很難被接受,這也是女王的潛在原因。


然而,最終這個令他衝破無數阻礙娶到的女人,短短的幾年後,卻因叛國罪被斬首,她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被處決的王后。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安妮·波琳


歷史原因:各種戰爭導致直系男性死亡,且男性後裔血脈單薄

在英國曆史上,經歷過多次曠世持久的戰爭,因為英國王室大都有直接的血緣關係,所以,西方國家的朝代更替往往由於一個家族失去了直系繼承人,旁系家族繼承造成的。

1、兄弟相殘,金雀花王朝開始,諾曼底王朝滅絕,女性繼承權成立。

諾曼底王朝在威廉一世侵略英國後成立。諾曼底家族的男人因為打獵意外早卒,同樣由於王位繼承的問題,開始了英國史上第一次內戰。這一歷史雖然沒制定女人繼承王位,但開創了由女性繼承王位。

2、英法百年年戰爭:確認了英國對於女性繼承權的認同。

英法百年戰爭的起因也是王位繼承問題,這場介於英國和法國之間長達百年的軍事衝突,從1337年到1453年,時戰時和,前後持續了116年,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在世界史罕有。

這場戰爭使英國遭受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確認了英國對於女性繼承權的認同。

3、玫瑰戰爭: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爭奪英格蘭王位引發的內戰。

該戰爭當時並不叫這個名字,在16世紀,莎士比亞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標誌戰爭的開始,此後才成為普遍名稱。源於這兩大家族的家徽--蘭開斯特的紅薔薇和約克的白薔薇。

戰爭異常慘烈,最終以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與約克的伊麗莎白聯姻結束,同時,法國金雀花王朝在英格蘭的統治也因此結束,開啟了都鐸王朝的統治,英格蘭中世紀時期的結束,進入文藝復興時代。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亨利八世

4、亨利八世血脈單薄

歷史,經常充滿各種機緣巧合,亨利八世一輩子都在渴望男性後裔,然而,他本身血脈單薄,只留下幼主愛德華六世和一對姐妹--“血腥瑪麗”瑪麗一世和“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並且,愛德華在即位不久就去世,就只剩這對姐妹。

在英國的歷史上,各個女王基本都出現在各王朝的末期,因為傳統的繼承順序,在有男性繼承者的情況下,女性的繼承權在男性之後。

但是女王在都鐸王朝之後的各個王朝頻繁出現,也說明自都鐸之後英國王室的血脈一直很薄弱,而英王血脈也很早就與歐洲大陸王室血脈斷了聯繫,導致可以選擇的繼承人很有限。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影視作品中的伊麗莎白一世

地理原因:島國的天然屏障


英國是島國,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共同組成的一個聯邦制島國。

英國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英國被大西洋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與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

英國為何多女王?這三個原因,揭秘英國史的“血腥”與“玫瑰”

英國地圖

英國作為島國有大海作為屏障,易守難攻,外敵不易入侵。

所以,作為島國,英國自伊麗莎白一世後就很少有國王直接領兵打仗。歷史中,國王之所以要求男性,很重要的原因是,打仗多為男性。而島國有天然的大海作為保護屏障,很少需要強大的軍事領導來治理,所以很多島國往往會有女王。日本也類似,當然,這只是軍事方面的優勢。


最後,大家想更深入瞭解英國史,推薦看看這兩本書。

-End-


柒舟,碩士,前美團高級產品經理,設計的產品曾獲幾十項國家專利,獲數千萬海外注資,深耕互聯網多年。

知識創作者,作者,職業諮詢顧問。

健身達人,資深長跑者,堅持長跑17年。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大家如果覺得我這篇文章不錯,請幫忙轉發,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