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河口區考察團赴溫州龍灣區對標學習

10月22日上午,河口區考察團在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浙南科技城、文昌創客小鎮、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對標學習。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區考察團在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考察學習“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情況

【項目點簡介】2018年以來,龍灣區積極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發展,助推全區營商環境提升,著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2018年,龍灣區投入2000多萬元全力打造區行政服務中心審批實體航母,現全區100%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00%的辦事事項開通網上申請渠道,59.3%的民生服務事項實現“一證通辦”。龍灣區作為便民服務智能終端建設、事項顆粒度細分市級試點,在全市率先完成“甌e辦”自助服務終端布點,建成15分鐘政務服務圈,事項顆粒度細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已完成73個無差別全科受理事項的梳理工作。龍灣區政務服務中心集成了36個行政審批職能部門以及水、電、氣等6家公共服務單位,可集中辦理1169項行政審批事項,事項集中度達到100%。堅持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為導向,在中心設置無差別全科綜合服務窗口,分設17個窗口崗位平行無差別受理32個部門的773項事項,事項佔比67.6%;另外根據需要設置“多規合一”的工程建設項目服務綜合窗口及稅務、醫保社保、出入境、公積金、不動產登記等5個主題綜合受理窗口;配套設置設立諮詢導辦、統一出件、大數據查詢、便民服務、綠色通道、幫辦服務等窗口;全面實行“前合綜合受理、後合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前後合“受審分離”的運行模式。讓群眾辦事不再“多頭跑”,有效改善窗口辦理忙閒不均問題,壓縮群眾辦事等待時間。加強窗口受理人員培訓和管理,建立師資培訓庫,對窗口受理人員業務開展綜合輪訓。2018年6月開始,開啟午間課堂,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牽頭組織窗口前臺、後臺工作人員進行“無差別”審批服務業務培訓,推動窗口受理人員由“專科型”向“全科型”轉變,實行“一人通辦”,著力解決“一事多人辦理”的問題。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區考察團在浙南科技城考察學習浙南·雲谷科創平臺建設情況

浙南·雲谷是浙南科技城首個亮相的公共科創服務平臺,位於浙南科技城西版塊。規劃總面積425畝,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一期淨用地81.7畝,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一期11幢建築分為科創商務、眾創金融、研發孵化、生活配套等四大功能,由原溫州金屬物流中心用房收儲改造而成,總投資4.6億元。浙南·雲谷原名為互聯網創新創業基地,於2017年7月11日開園,正式命名為浙南·雲谷,寓意專注於雲計算、大數據產業方向,是博納胸懷、雲集智慧創新創業平臺。自開園以來,眾多知名企業紛紛選擇落戶。天心天思集團辦公總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國家級北斗產業基地、交通安全應急信息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溫州分實驗室、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東南分中心等項目正在洽談和落地中。園區現入駐企業共116家,入住率達90%以上,其中眾創空間10家,科研類平臺1個(杭電研究院),科技大市場1個,生活配套企業7家。2018年,浙南·雲谷被評為浙江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

浙南·雲谷本著“先生態、後生活、再生產”的三生融合理念營造微城市,採用政府主導,要素供給的方式,提供可拎包入住的低成本創業空間。浙南雲谷引進新型創業社交理念的“麥家公寓”,為用戶提供金融、商城、智能房屋管理等生活服務。引入和喜和高端創業餐廳,為園區創業者提供多樣特色菜品,實現物美價廉。園區還輔以休閒咖啡吧、商業超市、圖書館等多項配套生活設施,打造宜創宜居的街坊式魅力工作生活空間。

浙南·雲谷擁有目前市區配置最好的路演中心,能夠為大型路演項目提供場地支持。科技大市場擁有科技成果展示、科技資源交易、科技信息服務等功能,還可通過遠程路演與設在美國波士頓天使俱樂部聯絡站進行實時互動,導入人才、資本、項目等資源。雲谷集聚的十多家眾創空間都是溫州市較高端、血統較純正的眾創運營商。入駐的網易CLUB專注推動企業上雲,微鏈和青橙玩家致力開展互聯網信息技術外包、IP運營等服務。同時匯聚了賽伯樂投資等20多支知名雙創服務基金,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扶持,並引進相關研發項目,如“千人項目”,市級高端檢驗檢測服務機構等。浙南·雲谷集科創研發、企業孵化、青年創業、教育培訓、公共服務和生活配套等複合功能於一體,重點培育發展信息技術、設計創意、科技服務、金融服務等新興產業,打造以“互聯網+”為主題、眾創空間集合的產城融合、開放共享、自由活力的新型科創產業集聚平臺,是溫州“兩個健康先行區”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的一張金名片。

浙南·雲谷依水而建,依託天然生態溼地,環境優美,交通便捷。創業大街和規二路貫穿其中,草河化身“綠軸”,在改造中秉持著“借勢而造”的理念,兩岸保留原有生態肌理,並建有綠化景觀帶和親水長廊。浙南雲谷讓人進則坐擁城市配套、創業無憂,出則盡享溼地美景、迴歸自然,是創業者理想的創業之地。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區考察團在文昌創客小鎮考察學習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項目點簡介】文昌創客小鎮是以創新創業為引領,以數字經濟+文旅休閒為主導,以“兩創”示範省級特色小鎮為目標打造的特色小鎮。小鎮總體規劃範圍約3.42平方公里,屬溫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核心區域,東至嶼田河和上莊河,西至上江河,南至甌海大道,北至機場大道,對外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小鎮依託省級信息經濟發展示範區和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區的優勢,加速信息經濟要素集聚。規劃“一心、一環、兩街、五區”總體格局,以“產、城、人、文”融合為發展理念,以數字經濟產業為核心,突出互聯網與創客經濟、智慧城市、智能製造和商業轉型的融合發展。目前,文昌創客小鎮已被列為溫州市級首批特色小鎮、省級特色小鎮培育名單,正在成為溫州信息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小鎮力爭到2020年,實現投資36.2億元,特色產業投資26.55億元,集聚企業達到2000家以上,數字經濟應用企業1000家以上,小鎮總產值120億元。建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年接待旅遊人數50萬人次以上。小鎮“三生融合、四位一體”成效顯著,打造成溫州傳統經濟互聯網化轉型升級的彈射器、浙南地區創客(極客)人才高地、浙南地區信息經濟高地,形成北有杭州餘杭夢想小鎮、南有溫州文昌創客小鎮南北呼應、錯位發展格局。

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河口区考察团赴温州龙湾区对标学习

河口區考察團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考察學習園區科技平臺建設、招才引智等工作情況

【項目點簡介】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溫州生物材料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溫州生材所”)於2010年3月由中國科學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溫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在北京簽約共同籌建,依託中國科學院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和溫州醫科大學具體承建,為全額撥款公益一類事業單位。2018年11月9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研究院在溫州生材所基礎上,由中國科學院大學、溫州市政府和溫州醫科大學三方聯合共建。研究院依託溫州國家高新區,聚焦世界生物材料科技發展前沿,圍繞生物材料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需求,重點開展目標導向的醫用生物材料、幹細胞的臨床轉化與應用、精準醫學和個性化診療以及智能醫療裝備等具有重大臨床應用前景的研究領域,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材、藥、械、醫”一體化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與技術孵化平臺。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先進的研究平臺,組建科研團隊16個,科研工作人員120餘人。引進國家“千人計劃”專家4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2人、省“千人計劃”11人、省“萬人計劃”2人、省“傑出青年”3人、溫州“580海外精英人才10人、德國洪堡學者1人”,在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方面已經成為溫州市人才建設新高地。申請國際、國內發明專利80項,發表高水平的SCI論文110篇,9個項目已開始進入成果轉化階段。建立了包括先進譜學技術分析與服務平臺、生物醫用材料表徵與服務等的開放性公共技術服務中心。

依託溫州生材所建設的“浙江省臨床功能材料與診療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17年10月通過省科技廳認定。依託溫州醫科大學學科和臨床資源,探索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院所共建”模式,繼入選浙江省一流學科後,溫州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於2017年12月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專家評審,成為浙江省唯一具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的省屬高校,為溫州生物醫學工程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