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海信12年负重前行,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笑傲全球

说到电视这个产品,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以前结婚时的"三大件儿",如今已经是几乎家家户户必备的一个家电。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其实你会发现电视也正在悄悄地进行着革命,从最初的的黑白电视,到CRT电视、液晶平板电视再到激光电视,其实仔细一分析会发现,除了第三方供应商屏幕技术的改进,主要就是厂商在显示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

海信12年负重前行,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笑傲全球

而说到电视显示技术,以前肯定是首先想到的是国外的电视品牌,例如索尼、夏普、LG等。但今非昔比,海信的激光显示技术在国际上一骑绝尘,后面还跟着100多家激光电视产业链上的小伙伴,这可能成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让中国品牌成为电视行业的新贵。这也助力海信成为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激光显示标准组组长单位,成功领先于世界上其他的电视品牌公司,即便是LG这样的大公司都选择跟进了。

而这一切成功的背后并非一蹴而就的,其实可以追溯到2007年。 这是一个在电视领域还没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年代,多余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要想参照产品更是想都不用想,一切关键技术必须自己摸索,于是不甘受制于人的海信,就这这样开启了激光电视的拓荒之路,并获得国家863计划支持,刘卫东担任课题组组长(下图为刘卫东4月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的照片)。

海信12年负重前行,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笑傲全球

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4年试错之后,终于找到并确定了"激光光源+超短焦镜头+抗光屏幕"的激光电视技术路线,最终实现了激光电视"从0到1"的突破。在2012年初,一款海信激光电视雏形——DLP混合光源激光电视技术原型机正式在美国CES上展出,这是海信首次公开展示激光电视技术路线。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年后,LG也正式展示了类似的产品,这或许是对海信技术探索的最好认可,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在显示技术上的领先已经给国外巨头建立的壁垒,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海信12年负重前行,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笑傲全球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激光电视作为一个"新物种",涉及了结构、电子、热流多个技术方向,不是电视厂商的优势,所以大多数厂商选择了退出。不过海信没有,这个后来者表现出了钢铁一样的毅力,不仅没有放弃还继续招揽人才,于2012年在投影模组研究和开发拥有20多年经验的李文宗带领7人团队加入了海信,成员技术专长分布在激光投影所需的电(电路)、热(散热)、光(发光)、机(机械)等方向,这才弥补了海信在机械和散热方面的研发短板。

到了2014年,从实验室技术模型到样机、从样机到可量产的产品又经历了两三年的时间,经过海信的技术研发人员不断地坚持和努力,于同年又推出了全球首款100吋超短焦激光电视,完全是自主研发。

海信12年负重前行,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笑傲全球

时至今日短短五年时间,激光电视清晰度从2K到4K,光源从单色到双色再到三色,尺寸从100吋到300吋再到75吋,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杨旭东处长也公开发表讲话称,激光电视就是电视的下一个风口,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这一电视新品类。

海信12年负重前行,中国激光电视产业笑傲全球

而国内厂商的表现也是预示了,激光电视势必是电视的下一个风口。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申请和授权的激光显示专利全球领先,超过7000项。而中国还被选为IEC-TC110 激光显示工作组的召集国,制定了多项IEC国际标准。国内已有超过20家企业选择加入激光电视这一领域,产业格局已基本形成。而海信12年前的前瞻眼光、大胆选择,以及12年来的不懈坚持和进步,势必会为它带来绝对的优势以及不可限量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