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聽聞徵西將軍、博昌亭侯夏侯淵在漢中定軍山,被劉備的部將黃忠所害,震怒的曹操親提大軍,西進爭奪漢中。曹操遠道而來,後勤補給線拉得太長太遠,劉備率軍據守不出,曹操和劉備兩軍相持數月,而黃忠與趙雲趁機率軍截斷曹軍糧道。曹操覺得形勢不利,便放棄漢中,撤回關中。

劉備趁勝追擊,派部將孟達先攻取房陵郡,而後命其進軍上庸,劉備擔心孟達孤掌難鳴,便派遣義子劉封率軍支援。劉封和孟達的軍隊,在上庸城外會師,逼降了上庸太守申耽。同年,以馬超、許靖、龐羲、射援四人為首的劉備群臣,聯名上表漢獻帝,公推劉備為漢中王。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黃忠

曹操雄霸中原,孫權虎踞江東,劉備建立基業的步伐跟二人相比,明顯晚了許多。所以劉備自封漢中王,不僅奪取拱衛益州的北大門,而且因此躋身高層,擁有日後跟曹、孫抗衡的資本。

劉備任命許靖為太傅,寵臣法正為尚書令,遙授關羽為前將軍,拜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因為關羽遠在荊州鎮守,便派遣使者前往荊州關羽駐地,授予關羽印信,而這位使者便是費詩。

費詩,字公舉,益州犍為郡南安縣(今四川省樂山市)人氏,原為益州牧劉璋部署,在綿竹縣擔任縣令。212年,劉璋和劉備反目交兵,涪縣之戰,劉璋派遣的吳懿、張任等人被劉備擊破,劉備率部進逼綿竹,費詩為求自保,主動獻城歸順劉備。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關羽

劉備兵少,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率部入蜀助戰,但軍師龐統在打雒城中箭身亡。雒城被攻破後,劉備率眾將包圍成都,期間派李恢勸降馬超,馬超也率部加入圍城大軍,負責屯兵成都城北,城內聽聞馬超到來,震怖非常。

劉備趁機派簡雍勸降劉璋,劉備之後自任益州牧,而新降的費詩被任命督軍從事,後來改任牂柯郡太守,之後轉任益州前部司馬。這次費司馬奉劉備之命,前往荊州,拜授關羽為前將軍。

關羽之前聽聞馬超歸降劉備,便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孟起武藝如何。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不敢得罪,便回信說:“馬超屬於黥布、彭越那類的俊傑,跟張飛並駕齊驅,但比不上您絕倫逸群。”

關羽聽聞使者費詩到來,便詢問益州情況,關羽聽聞自己擔任前將軍,而黃忠擔任後將軍,關羽羞與噲伍,憤怒地回答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並拒絕接受前將軍印信。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劉備

費詩在益州便聽聞關羽脾氣秉性如何,知道連諸葛亮跟關羽相處都小心翼翼,費詩曉以利害,勸說關羽:“您和漢中王就像一個整體,休慼與共,福禍共當,不應在乎官職高低,爵位俸祿多少。如果您不肯接受,我就回益州覆命,但是替您感到惋惜,怕您將來後悔”。

一向驕傲自矜的關羽,竟然被費詩的言語打動,欣然接受前將軍印信,並設宴款待費詩。

小說《三國演義》中,提到費詩在荊州盤桓時,正巧遇到糜芳和傅士仁醉酒失察,半夜火起,燒燬糧草器械不計其數,關羽本打算將二人斬首。但費詩替二人求情,關羽命二人戴罪立功,罰糜芳留守南郡,傅士仁駐防公安。結果糜芳、傅士仁懷恨在心,最後背叛關羽,獻城降吳,這是後話。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劉備稱帝

220年正月,曹操去世,同年十一月,曹丕篡漢稱帝,改元黃初,大赦天下。221年,群臣打算勸進推舉劉備稱帝。耿直敢言的費詩站出來,認為江山被曹賊篡奪,漢獻帝也被控制,主公應該匡扶漢室,高舉義旗,討伐曹賊,而不是聽從群臣的意見,自立為帝,讓天下百姓疑惑。

但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不能給劉備帶來一點實惠,不懂事的費詩也成為劉備的出氣筒,當然他的下場比劉備的主簿雍茂好一點,最起碼費詩保住項上人頭,被貶官為永昌郡從事。而勸諫劉備稱帝的劉巴也嚇得不輕,從此不發表任何意見,第二年便因病去世。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劉巴

劉備掃清障礙後,於221年農曆四月稱帝。劉禪即位後,因費詩曾反對先主稱帝,所以先主對其恨之入骨,曾下令永不錄用,人言可畏,連諸葛亮也不敢擢升費詩,更別提為其昭雪。但費詩雖被貶官,卻可以跟隨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這期間諸葛亮打算策反投奔曹魏的孟達,並向蔣琬和費詩問計。

費詩認為孟達反覆無常,堅決反對招降叛徒,但諸葛亮當時已經策劃北伐,打算聯合孟達為外援,對北伐大業有益,於是諸葛亮沒有聽從費詩建議,而是跟孟達有書信往來。

被關羽敬重的文臣,他反對劉備稱帝被貶官,諸葛亮不敢給他平反

諸葛亮

​諸葛亮去世後,蔣琬總攬蜀漢軍政大事,他力排眾議,提拔費詩回朝,擔任諫議大夫。但費詩還沒來得及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位因得罪劉備而被排擠打壓的英才,最後在家中去世。

參考資料:《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