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長生不老”四個字,對人的誘惑何其之大。

古代但凡功成名就的帝王,都曾心懷“長生夢”,幻想可以通過某些秘術與仙丹,成就不死之身,永掌千古王權。

然而到頭來成功的卻沒幾個,甚至還有因為嗑藥太多,而硬生生把自己給嗑死的。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比如唐穆宗李恆,年僅30歲就貪戀金石之法,想靠仙丹得不死之身,結果不等大臣勸諫少吃丹藥,就先一步咯嘣暴斃了。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唐穆宗·李恆

還有明世宗朱厚熜(cōng),恨不得拿砒霜製成的“仙丹”當飯吃,結果吃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到最後煉丹的方士被大臣揭發,才恍然大悟被人矇蔽,一怒之下斬了倆方士,可也是悔之晚矣。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明世宗·朱厚熜

說到底,這煉丹求長生的宏願,並非個別皇帝獨有,反而在古代歷史中屢見不鮮。

自從春秋戰國始有“煉丹術”,這一神秘的道教方術,便被歷朝歷代的帝王所尊崇,乃至深信不疑。

而古代帝王所謂之煉丹方法,總結來說,大致可分為兩類:

一是水法煉丹。

此法就是將金石等礦物質混摻草本藥物,溶解為液體狀的丹藥,供需要者服用,因而稱為“水法煉丹”。

按照晉代道教煉丹典籍《抱朴子·金丹》的總結,水法煉丹共超過十種之多,而主要的方法分別是:

化、淋、封、煮、熬、養、釀、點、澆、漬

《抱朴子·金丹內篇·黃白》:作丹砂水法

治丹砂一斤,內生竹筩中,加石膽消石各二兩,覆薦上下,閉塞筩口,以漆骨丸封之……三十日成水,色赤味苦也。

這種流程式的製作方法,也跟烹飪美食相類似,說的直白點,就是

化學溶解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我國古人其實很早就掌握了一定的化學知識,且無法否認在化學上實現了巨大成就,同時也自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學說,比如知曉用哪種溶液能夠溶解礦物質與草本藥物,並通過層層工序使其變成能被人體所吸收的液體藥物。

然而由於某些外在的迷信因素,導致古代的化學技術十分擰巴。

正如帝王所服食的仙丹。

我不敢斷言所有的丹藥都有害,因為我不是古代方士,但如明世宗朱厚熜那般,服用砒霜與水銀煉製的丹藥,顯然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極大傷害。

砒霜是我們民間的俗稱,在化學上來講,學名叫做三氧化二砷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俗稱“砒霜”,三氧化二砷

本質上就是一種含有高毒性的工業副產品,一般是在處理某幾種礦物時所能產生的劇毒物質,或是熔鍊金礦等礦物時產生的白煙,經過冷凝技術後所得到的白色霜狀粉末。

這種高毒性物質,即使摻著糖水喝下去,也是對人體有百害而無一利,更不必說明世宗三天兩頭的吃一粒,那簡直就不是在求長生,根本就是在求死。

現代工業中所用的砒霜,也就是砷化合物,主要是用於冶煉砷合金與製造半導體,完全不能用作藥物的原料。

然而在古代,水法煉丹作為主要的煉丹方法之一,受到許多帝王的推崇。

二是火法煉丹。

這一類方法是最為常見的煉丹之術,如果說水法煉丹是通過化學溶解實現,那麼火法煉丹主要就是通過加熱來煉製丹藥。

主要的煉製方法也很多,但大部分都與“火”有關,如:

煅、煉、熔、抽、飛、磨等各類伏火法。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煅也就是經過長時間的高溫加熱,使受到加熱的物質熔化或熔解,形成新的分子結構或改變形態,從而煉製成丹藥。

而我們常見得一些影視作品中,也經常會描繪方士用大鼎煉製丹藥的場景。

再比如“抽”,說白了,就是蒸餾,將某些結晶狀的物體通過火焰加熱的方式,獲得蒸餾氣體,再通過冷凝手段得到粉末物質。

還有“飛”,是指將物質加熱後研磨成細小的顆粒,再用過濾的方式得到沉澱物,如飛硃砂等。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硃砂粉

在《抱朴子·金丹篇》中,曾記載了一段十分神奇的化學反應:

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煉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

這句話相信已經足夠直白,作者借用草木燃燒過後變成灰燼,來對比出丹砂經過加熱後的反應與眾不同,非但不會變成灰燼,反而還能凝聚成飽含金屬光澤的水銀,於是當時的方士對此感到十分神奇,認為這種物質非同凡響,比一般的草木藥石神奇千百倍,服之能令人得長生。

恕我直言,這類理論現在看來,難免有些荒唐。

如果單純從丹砂燒而不燼,反而成水銀這件事,就能得出“水銀能使人長生不老”這種結論,這其實正是一種十足迷信的表現。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水銀

既然我們明確了煉丹之法,那麼古代帝王為了求長生,煉的都是什麼丹呢?

相信大家對“金丹”這個詞都不陌生,不論是古代小說,還是現代影視中,都曾多次提到“金丹”,而往往與之相輔相成的,都是些吞服可得長生的玄妙奇聞,或是一顆服下,就算死的再死也能當場復活。

總而言之一個字:神!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在古代,一提到長生,提到神仙法寶,與之有關的偏偏是“金丹”,而不是“銀丹”,“鐵丹”,“銅丹”呢?

我想還是要從《抱朴子·金丹篇》中尋找答案,文中如此說道:

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作黃金。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網上找的所謂“金丹”文物圖片,不知真偽,僅供參考

這種結論形成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古代煉丹者們認為,通過火煉之法得到的某些物質,外表與金銀極為相似,因此可看做是“真金白銀”。

再進一步說,煉製的丹藥也分成三六九等,古代煉丹者將煉製的丹藥是否具備“金銀”,視為煉丹成功與否的關鍵標誌。

若煉出“金銀”,則視為煉丹成功,反之則失敗。

如《黃帝九鼎神丹經》中直言:

金成者,藥成也,金不成者,藥不成也。

所以一顆丹藥的質量優劣與成功與否,除了是將各種物質融合成“丹藥”,主要還看是否煉出“金銀之色”。

更為複雜的理論,是如果練不出“金銀之色”,那就要按照工序中的方法,調整火候反覆燒煉,直到經過九轉而成金丹。

但通常來說,這種“金丹”也並非送到皇帝手中的最終丹藥,在煉製出金丹以後,還要繼續加入對某些需求有針對性的其他藥材或物質,與金丹相融合,最終成為一顆或是治療某種絕症,或是服之可得長生的“仙丹”。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那麼在這個層面來講,這裡的“金丹”,我們可看做是俗稱的“藥引”,目的是先煉製出金丹,繼而加入其它物質後,能牢牢與其融合成丹,古人謂之“丹母”,細細想來,確有幾分道理。

當然古人也清楚,這種“金銀”並不能等同真正的黃金白銀,比如拿著煉製的金丹去當成黃金買賣貨物,這肯定是不現實的做法,所以在煉丹的理論體系中,這類在煉製過程中產生的金丹,也被稱為“

藥金”,而煉製藥金,也被視為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但在我國最早的一批煉丹家中,如魏伯陽留世的著作《周易參同契》中提到:

金性不敗朽,故為萬寶物。

這句話也被看作是一種代表觀點。

即,在當時的古人看來,自然界中存在的金銀玉石等大量貴重金屬,其性質穩定,可長時間在自然界中存留,如無強烈的外界干預,一般是不會發生朽壞,因此煉丹家們認為,在煉丹過程中煉出金銀,使人服用,能夠直接獲取丹藥中含有的“不敗朽”之物,於此就能使人體也不會發生“朽壞”,故此能得長生。

這種理論觀點,其實非常簡單粗暴。

通俗來說就是,因為“金銀”不會損壞,所以人吃下含有金銀之物的東西,也會不得病,不敗朽,不死不滅,從而達到長生的目的。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這種非常直接的說法,現在看來有些荒唐,但在古代帝王眼中,卻對此理論十分受用,因而在追尋長生的過程中,方士會迎合帝王的需求,刻意煉製出玄妙的“金丹”,再結合相關理論,使帝王信服吞食金丹可得長生,這本質上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與理解,對事物演化的認知十分孤立且片面。

但即使先代帝王屢見因服食仙丹而暴斃者,可後來居上的帝王們,仍舊對此深信不疑,乃至趨之若鶩。

探尋其背後的成因,我個人認為總共有如下兩點:

第一,人的本能求生欲所驅使。

作為古代帝王來說,享受過權力帶來的美妙,自然想把這種萬人之上的快感維持下去,或是心懷某種壯志遲遲未酬,可臨到人生終點,心有莫大不甘,於是為了能夠延續自身權力,以及儘可能的完成偉業,執掌大權的古代帝王就會開始尋求快捷簡易的長生之法,儘可能的延長自身壽命,或是能實現傳說中的永生。

在這一過程中,人的求生本能會被放大,從而心理上對於某些有害物質的防備會適當降低。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朱常洛大家都知道,也就是吞服紅丸而死的明光宗,他在駕崩之前,鮮有篤信方士煉丹的記載,然而直到身患重病久治不愈,倍感時日無多後,便接受了鴻臚寺丞李可灼所進獻的紅丸,誰知服下第一顆,身體雖略有好轉,但等第二顆服下沒多久,便當即暴斃。

而這時的朱常洛,登基僅有一個月,多方史料證明,朱常洛其實是一位心懷壯志的皇帝,可有礙於身體原因,他在登基後卻一病不起,乃至無法正常治理朝政。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明光宗·朱常洛

所謂“病急亂投醫”,人在這種慌亂的情況下,會對一些事物喪失理性的思考,而迫切的想要恢復健康,從而盲目的選擇了錯誤的方法。

同理,許多古代帝王往往都是在晚年時期,才開始逐漸篤信煉丹求長生一說,如唐太宗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雄才大略,揮斥方遒,受萬民敬仰,可是到老以後,卻開始有意去追尋金丹治病呢?

或許是他仍然心有不甘,自覺當時的大唐盛世還不是最終理想下的繁榮社會,還有著許多抱負與志向等著自己去追尋,或是最為簡單的,就想多活幾年,多看幾眼大唐的太平盛世,不管是哪種原因,最終都主導了他追尋長生的行為,從而採信金丹,藉此想要將壽命延長。

這一過程,正是一種“人類本能求生欲”的體現。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當然我並非將李世民離世的原因,完全歸結為篤信金丹求長生,因為至今李世民的真實死因仍充滿爭議,比較主流的觀點是,唐太宗是在身患慢性疾病多年、並將後事全部安排妥當的情況下,才嘗試採信宗教與服食丹藥等各種方法來延年益壽,但並非是過度迷信,相反李世民對自己可能時日無多有著充分認知,服食金丹也只是各種療法中的一種嘗試。

然而眾所周知,人類的壽命終是有限的,雖然提到這個話題會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但這正是自然世界的客觀發展規律,而帝王求長生的根本目的,就是想通過外力的手段,去抗拒自然規律,或延緩自然規律對於自身的作用,從而使生命得以延續。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求長生是一種主觀上的意識,古代帝王年輕的時候可能不會有,但是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後,人的判斷力會因為多種因素而下降,再加上對於死亡,人類都有著本能的牴觸與恐懼,所以我們現在來看,那些痴迷於長生之道的帝王,雖然顯得不那麼理性,但也在合理的範圍之中。

第二,對於世界的認知水平不足。

這一原因,是時代背景所造就。

古代的科學技術即使再發達,但仍然與現代無法相提並論,客觀世界雖然始終存在,但人的主觀認知是隨著事物的發展與技術的革新而不斷改變。

就好像幾百年前的人們沒有飛機,認為人肯定無法在天空中翱翔,然而科技發展到現在,噴氣式飛機已經達到超音速的水平,別說上天,就算是衝出地球,人類也已經做到了。

所以在我們現代人的認知裡,地球以外,是外太空,有恆星,有行星,有廣闊無垠的星座和星系,我們通過科技的發展,逐漸認識到了全新的世界,更認識到自然事物與規律全新的一面。

但在當時的古人看來,對於許多未解之謎,無法用正常的思維邏輯去解釋,即使遍尋書籍,也找不到相關的答案。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比如在月亮的背面有什麼?天上的隕石從何而來?

對於這些無法理解之事,有礙於社會整體的認知水平,最終只能通過神話傳說去尋求解答,滿足求知慾。

所以對於能否長生,古人的認知也有限,不像現在很多疾病可以通過手術直接治癒,也沒有那麼多的特效藥可以延續生命,對待世界的認知不足,間接促成了試圖通過“煉丹”追尋長生的行為。

這本身就是一種時代發展的侷限,與當時的社會整體生產力水平,整體科技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存在巨大關聯,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所以我們也能夠理解,一個時代下,或者說一段歷史中,都有著屬於那段歷史的固有的觀念與認知,這種認知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而是需要巨大的動能,通過各方面的不斷革新,最終促成人類思想上的覺醒。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而我個人的思想認為,萬事萬物皆有正反兩面,“煉丹”雖然有一定危險性與有害性,但也正是煉丹的出現,推動了伏火法的發展,並最終促使了古人發明出火藥。

但總的來說,既然煉丹之說已經被歷史所淘汰,也足以證明這種神秘的古代方術是弊大於利,從而在人類工業化的進程中被時代所摒棄,但不可否認,煉丹術也作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而豐富了中華文明的歷史色彩。

最後,非常值得思考的一點是,我國古代的“煉丹之術”,還造就出一種十分有趣的上下從屬關係,那就是:

皇帝與方士。

一個是自欺,另一個是欺人。

或許歷史的奇妙,便在於此。

——————

難怪古代皇帝要煉丹求長生,原來煉的“金丹”有大學問

——————

參考文獻:

《抱朴子·金丹內篇·黃白》:作丹砂水法

治丹砂一斤,內生竹筩中,加石膽消石各二兩,覆薦上下,閉塞筩口,以漆骨丸封之……三十日成水,色赤味苦也。

《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燒之即燼,而丹砂煉之成水銀 ,積變又還成丹砂,其去草木亦遠矣,故能令人長生。

《抱朴子·金丹》: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作黃金。

《黃帝九鼎神丹經》:金成者,藥成也,金不成者,藥不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