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關於這座老站的修建時間,存在著“1921年版”、“1936年版”、“1956年版”等三個版本;關於其修建者,也說法不一,有“張作霖版”、“英國人版”、“日本人版”等多種說法。據資深考古學家馮永謙先生考證,義縣老火車站應建於1921年,是奉系軍閥張作霖授意,由其麾下干將,有“民國循吏第一人”、時任奉天省財政廳廳長兼東三省官銀號督辦的王永江親自主持修建的。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對這座老站歷史的前世今生,義縣學者董長臣說得具體而翔實。據董長臣調查,清光緒年間,義州人潘金、高超發等人發起修建鐵路,但未能實施。民國初年,開始修築錦朝鐵路。初由錦州至朝陽,在義縣境內長48公里,設七里河、泥河子、義縣(在六里甸子,也有說在前五里屯)、周家屯等4個車站,於民國十年(1921年)12月10日正式通車營運。當時站內有線路4條,給水塔一座,信號機兩架,站舍一棟。有站長、售票員、貨運員、電報員、檢車員、保線工人、鐵路警察等鐵路員工,為三等站。義縣站當時年收入銀幣18萬元,支出銀幣0.8萬元,於1929年改稱北寧路錦朝支線義縣站,後改稱義縣驛。1936年,日本侵略者為掠奪阜新煤礦資源而修築新義線,起於黑山新立屯,經由阜新、清河門、直達義縣站與錦承線接軌,在義縣境內長34.4公里。新義線修通後,使義縣驛成為中轉站,客貨運輸繁忙。民國26年(1937年)10月,將義縣車站從六里甸子遷至南關現址。1940年,每日由錦州經義縣到葉柏壽和由錦州經義縣至赤峰各對開客車一對,由錦州經義縣至沈北對開客車一對,貨物用專車運送,每日次數不定,運走了中國的礦產品、農副產品、運來了洋貨。1947年秋以後,由於戰爭原因,錦朝、錦赤、錦承各線路運輸中斷,到新中國建立後,才先後恢復了通車。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據說老火車站準備向東側的站前廣場平移,現在老站位置,規劃中的環城路要從這裡穿行,老站西側已建成公鐵立交橋,迎賓路也要從老站位置穿過錦阜鐵路,所以百年老火車站不得不挪地方了。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這座老水塔就不動了。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大決戰》之《遼瀋戰役》等不少經典影視劇,都曾經在這裡取景。16年現代軍事題材網絡大電影《特種兵王》就在義縣拍攝的!

遼寧這座百年老火車站向東平移,為新建城市道路讓路

這座具有特殊意義的小站,每一幅照片都曾感動了數萬人,它承載著義縣老百姓幾代人的記憶。作為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一個鐵證,其歷史價值更是不容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