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輟學回國,他主觀交易爆倉7萬美金,還能開闢另麵人生?

花花手記:回國做交易的見過不少,輟學回來專注交易的還真不多見。不經歷風雨,看不見彩虹。回顧『Frank』的交易之路,在認定交易是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之前,多跑了幾個迂迴。從主觀交易到量化交易,變化的是扭轉盈虧比、交易認知和思維方式,不變的是對交易的熱愛。


輟學回國,他主觀交易爆倉7萬美金,還能開闢另麵人生?

游出那片海

人不經歷過生死關頭,似乎很難知道什麼是自己的真正想要的。

我有過兩次游泳溺水的經歷,撲騰、呼救、沉底、被救,每一幕都歷歷在目。所以,當『Frank』說到2014年,他在邦迪海灘游泳的時候,差點溺水身亡這件事,我完全理解他這種心理,而這正是促成他回國做交易的幾大原因之一。

“從此之後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25歲的『Frank』,2013年前往澳洲讀書,15年回國做交易,距今已4年半,目前為一家企業公司管理資金,金融總額約為100萬美金,同時和一位夥伴在做量化,正在忙著籌備自己的期貨,爭取屬於自己的牌照。

人不走多幾里路,也很難看清自己喜歡的是什麼。

一開始『Frank』對金融並不感冒,他父母在國內做實業買賣,有炒股的習慣,那時候『Frank』也不是很懂,一直很反對父母炒股。另一方面,更不覺得金融多麼的有趣,後來去了澳洲先考的是商科學院,後來轉到去學工程系的項目管理。

“父母覺得我不聽話吧,因為當初讓我學金融不學,後面反倒自己回國搞起金融。2015年股災,我父母炒股虧了很多錢,想著去了解一下,所以上網去學習一下,幾乎是Google自學,後來越研究越有趣,最後就入坑了。”

掉進交易的坑

私心揣測,不知道『Frank』自學交易是否有點出於對父母炒股失敗這件事,實施“曲線救國”的意思?

“13年讀大學,15年回國,所以你是輟學了?”

“對,讀到大二,我輟學了。”

“交易魅力有那麼大,值得放棄十幾年苦讀即將到手的一紙文憑?”

“多個原因促成的,當時我在澳洲也在創業,主要是在做關於Airbnb和Uber的模式,類似分享監製的一些項目。在澳洲學習的知識,我覺得可以在網上等多種渠道可以學習到。”

自學交易的過程包括自己拿錢去學習、看書、自我探索,雖然有艱辛,但『Frank』否認自己感受到痛苦,他覺得用“迷茫”一詞更合適。經歷過學習和爆倉之後才會有成長,這些都是交易者必經的過程。

前期主觀交易的時候,『Frank』做單方法是習慣看大週期趨勢,再從小週期找入場機會,堅決不逆勢交易。如果行情處於橫盤震盪,交易者需要做的是“等”。

“不要去猜測突破方向,先觀察等待,再扣動扳機。”

說到印象深刻的事情,他三句離不開的還是爆倉。

當時『Frank』做原油,由於前期幾次連續打損,虧錢的同時也影響了他的情緒和判斷,虧了依舊不願意認輸,更不肯止損,完全失去風控意識。顯然,主觀交易的代價是爆倉70000美金。這導致他後來總結經驗的時候,發現最重要的不是交易者的入場時機,真正重要的是在於資金管理和風控。

本質上來看,拒絕認錯是初期交易者最大的心理敵人。如果沒經歷過爆倉,我風控意識和倉位管理的意識不會加強。”

最優一筆交易


輟學回國,他主觀交易爆倉7萬美金,還能開闢另麵人生?

有最差,亦有最優。

『Frank』目前認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一次交易是2018年3月份抄底可可豆,原因在於持倉時間夠久,這張單他拿在手裡前後共計2個月。耐得住性子對於交易員來說很重要,那筆可可豆交易在兩個月時間內,一直呈趨勢性上漲,最終『Frank』止盈離場時,本金20萬澳幣,回報超過30%。

“那是我持倉最久的一次,一般來說,一筆交易我通常在一週之內離場。現在做量化,主要是日線的策略了。”

後來,換個時間再問『Frank』最優交易是哪一筆,他卻有新的見解。他已經不再去衡量每筆交易是好還是壞,區分交易好與壞這件事更容易讓交易者產生偏見。

人往往會趨利避害,區分出“最優”後,下一次交易往往預設這筆交易將是下一個“最優”,反而容易導致不理性交易和不實際預期;相反,當“最差”被區分出來後,交易者則容易產生畏懼心理,有可能變成分析權重佔上風的交易員,耽誤了下單時機。

“本應該賺錢的一筆交易,短暫價格回撤觸發了‘最差’交易記憶,導致平倉匆匆離場,之後價格反抽創新高或新低,你都會後悔。”

做交易,出現後悔的次數在所難免。到底何時應該bet on it(放手一搏),何時應該let it be(隨它而去),這就涉及到『Frank』說的攻守之道了。

進攻還是防守?


輟學回國,他主觀交易爆倉7萬美金,還能開闢另麵人生?

『Frank』交易認知上的觀點,受《孫子兵法》影響挺大。

“從主觀角度來講,就是你的回撤,趨勢來臨的時候大家都賺錢,但你在趨勢來之前能不能活下來,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在市場進入橫盤時候,你能保證資金回撤幅度不超過6%的範圍麼?賺錢以後,你怎麼運用風控,倉位管理持續穩定的去賺錢,讓資金曲線呈現穩定向上走。如果上漲波動幅度太大,那麼你完成不了職業資金積累。

好比兩國打戰一樣,你不會看到好的交易員一下子就全都兵臨城下,幹掉對方。你要等待時機,用各方面策略,等待對方出錯誤,蹭上機會才出兵,這才會增加獲勝幾率。做交易同理,你要先保證自己不敗,保證資金安全。當市場給了你機會,你能看到彎下腰來撿到錢的時候,進場就對了。

關乎倉位管理的掌握,用輕倉去試這個市場,看是否有機會。損失的只是很小的部隊,後方還有很大的部隊。如果發現有趁機可追擊的機會,趨勢在我這邊的時候,大部隊隨時都可以調動。”

反例當然也是有的,『Frank』舉了個給他很大啟發的朋友為例。

一位在美國加州大學讀PHD的朋友,從13年開始做比特幣,是一個冒險主義者,一年可以賺幾十倍,17年上漲的時候,輕鬆賺取幾千萬,但最大的問題是風控,所以後來跌的時候 他虧掉了絕大部分。

“再一次驗證無論你之前盈利多少,只要有一次重倉虧損,虧到50%的話,那麼之前到手的那些都沒有了。”

仍需改進的與繼續熱愛的

在守住盈利資金的同時,『Frank』還有更大野心。

他看到自己需要改進的方面在於急需開發不同類型的量化策略,以同時交易全球不同類型資產,從而到達多樣化的效果。

他的合作伙伴,擁有比較強的編程能力,在16年的時候管理著大概2億資金,他們在上海相遇之後一拍而合。目前,『Frank』負責策略的設計和買賣邏輯,合作伙伴負責編程。

“如果有多個策略去做多個品種的話,那麼不同品種出現橫盤的現象,這種概率是很小的,這樣我整體的資金至少可以說更穩定。”

最後帶著前文提到“曲線救國”那個問題,迴歸到我問『Frank』交易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他說最終和最初有關。

回想當初,他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賺錢。

2015年希臘金融危機,他做空歐元兌美元,只是隨便做做。那時候他驚喜的發現自己通過觀察,把不同的品種、不同時間線的圖表打印出來找到規律這個過程,足以證明這件事情可以賺錢,並且實際可行。

『Frank』認為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實驗室,他在實驗室裡面像小孩子一樣各種探索和測試著自己的想法。量化就是一個工具,讓他能夠快速證明想法是否可行,至於在這個實驗室找到自己的財寶,只是值得開心的一個原因罷了。

“最初很純粹,就是出於一種熱愛;最終和人生一樣,貴在過程和經歷。”

小結

即使在虧錢的時候,『Frank』也沒有想過放棄交易,他不去追問“不適合” ,他去追求交易中的“好情緒”。

當一個人要以交易為生,養活自己,壓力自然不可同日可語。相對的,成長速度和此前偶爾玩玩的心態也完全不在同一個層級。『Frank』 談起全職交易前後的變化,給了以上兩個核心概括。

家裡人對於他做交易這件事從一開始的反對(因為總怕他做什麼“違法”的事情),到現在不大管他,事實上按『Frank』的話說也是管不了。至於沒有告知父母的前提下自己輟學這件事,父母始終覺得有心結。

“你是很叛逆的人?”

“算不上,只能說是比較有自己想法,當然是在合理範圍之內,不是無理取鬧。”

“你自己覺得輟學有遺憾嗎?”

他直言不會,如果重來,他還是會這樣選擇:“雖然我輟了大學,但是我從沒放棄過教育。”

心中有所愛,身動有所學。願每一位交易者都有此等狀態。

互動話題

你認為在交易中進攻重要,還是防守更重要?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交流。

故事徵集

看遍交易百態,分享真實故事。如果你有屬於自己的交易故事想要傾訴,私信我,我們一起聊聊交易那些事兒。

輟學回國,他主觀交易爆倉7萬美金,還能開闢另麵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