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旅行者-1號為什麼不會撞到宇宙中的隕石?

黃書包


旅行者-1號為什麼不會撞到宇宙中的隕石?

因為隕石是指掉落在地球表面的未完全燃燒的流星或塵碎塊等宇宙物質,為了嚴謹起見,本文將題主問題中的“隕石”,改為了“小行星”。

1977年9月5日,著名的空間探測器“旅行者1號”發射升空,經過40多年的飛行之後,現在的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00多億公里,成為了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目前旅行者1號早已完成了在太陽系內的任務,正頭也不回地向著太陽系外前進,在多年以後,它會把我們人類的印記帶往宇宙的深處。

在為我們人類的這個偉大成就感到驕傲的同時,相信不少人會有一點疑惑,那就是旅行者1號在飛行的時候,是怎麼避免與宇宙中的其他天體發生撞擊的呢?

像火星、木星、土星等大的天體還好說,因為人們可以預測到它們的運行軌跡,從而避免與其相撞的情形,但宇宙中的小行星之類的小天體卻是難以預測的,因此可以說旅行者1號對宇宙中的小行星是毫無防禦能力的。

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小行星的數量是很多的,那麼問題就來了,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00多億公里,它為何不會撞上宇宙中的小行星呢?

在太陽系內,有一片小行星比較密集的區域——“小行星帶”,它位於木星和火星的軌道之間,在這裡存在著大量的小行星,我們可以看到,在旅行者1號過去飛過的路途中,在這片區域裡,它撞上小行星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我們就拿這片區域來舉例說明這個問題。

一般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有關太陽系的圖片都上圖這個樣子的,這很容易給人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整個“小行星帶”都佈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在想象中,在旅行者1號穿越小行星帶時,應當看到下圖這種場景。

但實際卻並不是這樣,我們只需要知道一點相關的數據,就可以搞清楚小行星帶的真實模樣。先來看看小行星的數量,根據目前的觀測數據來估計,小行星帶應該存在著100萬顆小行星,考慮到未發現的小行星,這裡我們再將這個數量增加一倍,即小行星帶有200萬顆小行星。

再來看看小行星帶的範圍,相關資料顯示,小行星帶佔據了距離太陽約2.17至3.64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約為1.5億公里)的空間區域,大家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知道小行星帶的範圍有多大了。

200萬顆小行星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將這些小行星放在一個如此大的範圍裡面,其稀疏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事實上,在這片區域裡的小行星之間的平均距離都是50萬公里左右,要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也只不過是38萬公里而已。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了,旅行者1號之所以不會撞上宇宙中的小行星,其根本原因就是宇宙中的天體密度實在是太低了,以至於在相關計劃中,科學家們幾乎都不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另外要說的是,在1980年旅行者1號在靠近土星時,人們發現了“土衛六”擁有稠密的大氣層,於是就臨時改變了旅行者1號的原定計劃,讓它抵近觀測。在這之後,由於旅行者1號被土星引力改變了軌道,人們只得提前終止了它在太陽系的探測任務,並利用土星的“引力彈弓”效應讓它飛出了太陽系的黃道面。而因為太陽系中的大部分天體都是集中在黃道面的,所以我們更不用考慮旅行者1號撞上宇宙中的小行星了。


回答完畢,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魅力科學君


不是沒有可能,只是在宇宙中,旅行者1號就好比大海里有一個最微小的沙子,你說隨便丟粒沙子能砸到它的可能性有多大,就算你算準了,瞄準了,用心砸,也基本上砸不到的。但在宇宙中,地球也只是大海里的一粒微小的小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