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山東出土一古墓,銅鏡重達113斤,專家:世界最大銅鏡,禁止出境

周武王滅商之後,太公姜尚功績卓著,在臨淄(古稱營丘)周邊地區,建立了齊國;臨淄自此走向繁榮,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大都市

。《戰國策.齊策》記載:“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也就是說,當時的齊國都城臨淄,到處都是運貨的車馬,行人的肩膀都互相摩擦,這就是“摩肩接踵”一詞的由來。在距離臨淄齊國故城,13公里的大武鎮,有一座巨大的墓葬堆。這個古墓葬堆,歷經數千年風雨侵蝕,仍有24米之高,佔地62500平方米,是一處遠近聞名的古奇觀。

山東出土一古墓,銅鏡重達113斤,專家:世界最大銅鏡,禁止出境

上世紀70年代末,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這座巨大的古墓堆,擋住了膠濟鐵路的擴建方向,於是古墓葬的發掘工作開始了。對於這座古墓堆的墓主人是誰,當地的傳說中有很多說法,比如:“駙馬墳”、“相公冢”,甚至地方誌記載,這裡的墓主人是齊國的一位贅婿。當然這些說法,只能作為參考,最有力的證據,還是墓葬中的陪葬品。

山東出土一古墓,銅鏡重達113斤,專家:世界最大銅鏡,禁止出境

這座古墓有5個隨葬坑,分工相當明確:第一個隨葬坑主要是禮器和生活用品;第二個隨葬坑裡主要是殉葬的狗;第三個隨葬坑主要存放著兵器;第四個隨葬坑以車馬為主;第五個隨葬坑主要是雜放著兵器和器物。與其它的古墓相比,第二個隨葬坑中,殉葬的30條狗,尤為獨特。

這30條狗有一個特徵,全部骨架粗壯,其中28條又都套有銅環,這說明它們生前被精心飼養,是墓主人的家犬。在墓主人死後,它們被選出來殉葬,然後放到了第二個隨葬墓。這30條狗中,有一條最為尊貴,它帶有8個銅環,極有可能是墓主人生前的寵物。而這些數量龐大的陪葬家犬,反映了一個問題:齊地貴族生活奢靡,養寵物在名流中很受歡迎,也就是“好治宮室,聚狗馬”。

山東出土一古墓,銅鏡重達113斤,專家:世界最大銅鏡,禁止出境

除此之外,陪葬品中的兵器精良程度,也非同凡響。在3號墓坑中,存放著大量的弩機、弓箭、彈丸、鐵戟、鐘鼓,合計2254件。這批兵器中,許多是青銅鑄造的,也有一些是鐵器鑄造,但鑄造水平都是極高的,在齊地的政權中,只有漢初劉邦分封長子劉肥(非嫡子)的“第一諸侯國”,漢代齊國符合情況,這是一座漢代齊王墓。

這座漢代齊王墓,合計出土文物1.2萬件,其中青銅器就有6751件之多,完全是一座地下寶藏。而在這近七千件青銅文物中,一面青銅鏡尤為珍貴。這面青銅鏡,長達115.1釐米,寬57.5釐米,卻只有1釐米厚,這需要怎樣的青銅工藝水平?但當時的工匠,不僅鑄成了1釐米厚度的青銅鏡,還在上面雕刻了大量的“龍”形圖案,它們栩栩如生、宛若真龍。

山東出土一古墓,銅鏡重達113斤,專家:世界最大銅鏡,禁止出境

由於齊王墓青銅方鏡,面積巨大(長115.1釐米,寬57.5釐米),因此僅僅1釐米厚度的它,一點都不輕,它的重量為56.5公斤,也就是113斤。由於“龍”在當時,是“真命天子”的象徵,所以齊王墓青銅方鏡,雕刻了大量的龍形圖案。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鏡,也是漢初青銅鑄造水平最生動地反映。在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佈的《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中,一共64件一級文物入選,齊王墓青銅方鏡就是其中之一。

山東出土一古墓,銅鏡重達113斤,專家:世界最大銅鏡,禁止出境

齊王墓的出土,是漢初齊國軍事實力,最直觀的體現。那鑄造精良的2254件兵器,向世人展示了齊國的軍威,因此,這座齊王墓的主人,更可能是平定“諸呂之亂”的功臣齊王劉襄(說法有爭議,沒有直接物證,但可信度極高)。經歷姜氏齊國、田氏齊國、劉姓齊國,上千年的經營治理,漢初齊地73城一片繁榮景象,有“漢初第一諸侯國”的美譽,而臨淄也成為了當時的大都市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