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日美有關數字貿易的協議更加值得關注

9月下旬,日美達成貿易協議,日本內外輿論焦點至今多集中在農產品、汽車為主的貨貿領域進退得失上。實際上,日美雙方同時達成的數字貿易協議及其推進步驟更加值得關注。安倍政權在自由貿易與數據流通領域的主張和實施步驟顯示,其西方價值觀尤其是日美同盟底色依然濃重。

9月23日,日本外相茂木敏充與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萊特希澤在美國紐約舉行日美貿易磋商,取得突破性進展。9月25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日美首腦會議,就兩國農產品和工業品等的貿易問題達成最終協議,簽署了共同聲明。10月7日,日美雙方正式簽署貿易協定。10月15日,安倍內閣會議決定將協定提交秋季臨時國會審議,爭取獲得通過並於明年1月1日生效。10月24日,日本國會眾議院將開始審議該協定。

對於新簽署的日美貿易協定,安倍首相反覆強調“雙贏”,日本國內則褒貶不一。持肯定立場者大多認為,美方回應了日本農業團體與汽車業界的期待,日本則抓住了美中貿易摩擦仍在持續、特朗普急需回應國內產業界訴求等有利時機,按照TPP的水準維護了日方利益。持否定立場者認為,日本政府屈服於特朗普的極限施壓,讓步過多。比如,日本共產黨機關報《赤旗》9月27日評論認為,此次日美貿易談判以日方大幅讓步而收場,這是一個關乎日本農、畜產業生死存亡的協議。日方承諾對美開放約72億美元的農產品市場,美方雖然將削減或撤銷對日本機械等產業產品的關稅,但未承諾撤銷對日汽車及其零部件關稅。協議中許多內容已經不僅涉及貿易領域了,還包含了服務、投資等,應當予以中止。美國在今後仍將要求日方給予美國農產品特惠待遇,進一步要求日本開放市場;日本實質上擴大了對美國牛肉低關稅進口的框架,而這已經超出了TPP水準。

據《日本農業新聞》10月4日報道稱,民調顯示,認為日美貿易協議結果有利於美國的佔66.3%,認為有利於日本的僅佔1.1%;認為協議對日本農業農場影響很大的受訪者比例高達78.9%。看來,日本農業界的不安是顯而易見的。

日本輿論目前比較關注的還有,在日美貿易協定生效後,日美圍繞包括投資與金融自由化的“第二階段”協議將會是什麼態勢?時事通信社10月17日消息稱,美國財長姆努欽16日表示,在有關禁止人為操作通貨貶值的匯率條款等問題上,尚未確定追加對日貿易磋商的日程。該消息認為,匯率條款可能束縛日本的金融政策,日方對將該條款納入日美貿易磋商懷有強烈警惕。

迄今為止,日本政府和媒體似乎有意無意地淡化了日美數字貿易協議及其目標。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9月26日公佈的情況顯示,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開的日美貿易協定概要,日美雙方圍繞數字貿易領域達成了諸多協議,比如,兩國間電子交易產生形成的數字製品不適用關稅;包括採取徵稅手段在內,對彼此國家的數字製品不與本國產品實行差別對待;保證在所有領域進行無障礙的跨(國)境數據交易;禁止對包括面向金融服務業者的數據本地化規制;禁止要求企業公開計算機源代碼、(人工智能)算法;保證企業能夠有彈性地選擇自身使用的革新性密碼化技術,等等。

《日本經濟新聞》10月14日報道提到,今年3月,自民黨競爭政策調查會曾面向GAFA(谷歌、亞馬遜、臉書、蘋果)日方幹部聽取意見,之後形成政策提言,其中要求日本政府設立專業部門,制定諸如“數字平臺交易透明法”之類的法律,以在面對大型IT企業時保護中小企業與消費者的利益。近期,自民黨將把聽取意見的範圍擴大到中國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日方幹部。該報道還稱,日本政府10月將成立旨在防範大型IT企業壟斷數字市場的“數字市場競爭會議”,年內拿出防止不當收集、利用數據的對策,屆時將參考從BAT聽取的信息等內容。

據悉,在自民黨競爭政策調查會之外,稅制調查會會長甘利明牽頭的“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也在推進“強化對中國的應對”研究。今年3月,“規則形成戰略議員聯盟”曾提議日本政府成立統管戰略性外交與經濟政策的司令部“國家經濟會議”;9月中旬日媒報道稱,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將成立專門的“經濟部門”。如此看來,甘利明主導的政策提言可能是其中重要動因。

10月18日,日本政府內閣會議確定《外匯管理法(修正案)》,以加強對涉及安全保障領域的重要日本企業在引進外資或選任管理層等方面的規制。對不參與經營的外國資本運用或信託投資公司,則設立例外措施,避免對日投資受到負面影響。根據該修改案的規定,此前外資對日本上市企業持股超過10%的須事先申報,今後該比例將大幅調低為1%。對於外國投資商已經出資的日本企業,在選任管理層或提議出售等重要事項時,也要事先申報。《日本經濟新聞》當天報道認為,在這些調整之中,隱含著與美歐協調步調、防止先進技術和機密情報外流的意圖。

本報東京10月22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