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數字音樂的終極祕訣

數字音樂的終極秘訣

「Well, we love music. 」

喬布斯在 17 年前通過這樣一句話引出了之後風靡全世界的音樂播放器,iPod。當時的喬布斯「口出狂言」,稱無論是索尼這樣的大公司,還是 Creative 這樣的小公司,都沒有找到「做好數字音樂的秘訣」(the recipe for digital music)。然後他說,蘋果能找到這個「秘訣」。

2006 年,這場發佈會的影像被上傳到 YouTube,上傳者將它命名為「Apple Music Event」。

從市場的角度來說,蘋果從未真正「統治」過數字音樂行業。2003 年,蘋果上線了 iTunes Store,與之相伴相生的,卻是唱片業遭受重創的 10 年。今天 Apple Music 在全世界的市場佔有率,相比 Spotify 也仍有差距。

但這掩蓋不了的事實是,蘋果已經找到了「數字音樂的終極秘訣」。在 2018 年的今天,如果你(真正)喜歡音樂,離不開一個數字音樂平臺的話,你最好的選擇,就是廣義的 Apple Music。

效率和音質

Tim Cook 在一次採訪中說,數字音樂所關乎的,不應是「冰冷的比特」(bits and bytes),所以 Apple Music 要注重「人」的重要性。但在 20 年前,想要做好一款數字音樂播放器的第一步,恰恰關乎「冰冷的比特」。

喬布斯展示了這樣一張表,來解釋 iPod 如何能讓用戶以相對低的成本,隨身攜帶更多更高品質的音樂。

數字音樂的終極秘訣

從 iTunes Store 上線之初,蘋果就希望用合理的效率給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音樂。

最早的 iTunes AAC 是 128kbps 碼率,之後逐漸進化到 192、256kbps 並一直沿用至今。作為一種更高效的壓縮格式,AAC 在同等碼率條件下有著比 mp3 更好的音質。各種參數都表明,256k 的 AAC 音樂在質量上要好於 320k 的 mp3。

256k AAC 是蘋果為 Apple Music 設下的黃金標準,之所以要將它和 320k mp3 放到一起比較,原因就在於,大部分現代音樂製作體系下做出來的音樂,320k mp3 和無損之間的區別已經很小了。在消費級設備的條件下,幾乎沒法聽出一耳朵的區別。各種「金耳朵」測試裡,即使是少數對耳機發燒有興趣的人(比如我),也需要「反覆對比」,才能聽出 320k 和無損的區別。

時至今日,Apple Music 體系裡已經沒有「無損」這個概念了,即使你將 Apple Lossless 文件上傳到 iCloud Music Library 裡,蘋果也會將這些文件自動匹配成 iTunes 裡的 AAC 文件,或者轉製成 256K 的 AAC 儲存。

所以這是否意味著蘋果不在意「音質」呢?事情也並非如此。

讓音樂文件文件擁有合理的大小,保持一種高效,是蘋果設下的底線。在此基礎上蘋果做了很多更復雜的事,讓 Apple Music 能有更好的「音質」。

一個做法就是直接到唱片公司去,用第一手的母帶轉制 AAC,而不是通過 CD 進行轉制,儘可能減少無謂的損失。今天有不少的音樂,你去拿 Apple Music 上的版本,和其他一些數字音樂平臺上號稱「無損」的版本進行比較,甚至會出現蘋果的 256k AAC 好於「無損」的情況。因為很多所謂的「無損音樂」本身就是由有損的資源轉制來的,而蘋果的一切資源都是直接由唱片公司提供的。此外,蘋果也給音樂發行製作公司提供了音頻轉換軟件,讓他們能更方便地將自己的音樂以高質量的形式分發到 iTunes 上,這些文件都經過音樂製作人的把關認可,自然在質量上有所保證。

另一個做法則更隱性也更深度。Apple Music 現在會針對不同的歌曲進行定製化的 EQ 調節。當你用蘋果的硬件播放那些調過的歌(比如蘋果廣告裡用過的歌和 Today at Apple 歌單裡的歌)時,聽覺體驗會有一個整體的提升,無論是解析度、聲場還是三頻的質感都變得很不一樣了。如果你用的是 iPhone XS (Max)、帶 T2 芯片的 Mac、iPad Pro 等設備的自帶揚聲器或 HomePod,這個感覺還會更加明顯。蘋果在今天追求的已經不只是「還原聲音」那麼簡單了,它目指的未來是「hack 聲音」,通過軟硬件的結合,在不給用戶增加負擔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聲音。

「用蘋果設備聽音樂的人大多不會是發燒友」,蘋果深諳這個道理。

在數字音樂的秘訣裡,蘋果一直默唸著「效率第一」,它明白用戶不希望自己的設備裡只能裝下很少量的無損音樂,預設用戶會用 iPhone、Mac 和 iPad 自帶的揚聲器聽歌,針對這些場景進行音質優化,將耳機佩戴的舒適度和方便性擺在第一位。

表面上,Apple Music 這一整套體系是如此簡單,用戶根本沒有特別多的選擇,但冰山底下,是非常複雜的工程奇蹟。

便捷和協同工作

「效率第一」的思路,讓蘋果對「便捷」這件事一直有著孜孜不已的追求。

從初代 iPod 問世開始,「便攜」就是 iPod 的產品主旋律。可以裝進牛仔褲口袋的 iPod classic,可以裝進牛仔褲口袋上方「小兜」的 iPod mini 和 iPod nano,可以夾在領口的 iPod shuffle,喬布斯通過 iPod 不斷向世界強調,「讓音樂更易獲取」是蘋果的重要使命。

後來,你仍可以將 iPhone 裝進口袋,並通過它隨時聆聽 Apple Music 上的 4000 萬首歌。正如喬布斯所說,iPhone 是一臺「觸屏 iPod」,時至今日,耗費我 iPhone 電量最多的 App 仍是「音樂」。

再之後,Apple Watch 讓你可以把自己的音樂庫戴在手腕上,AirPods 佔據了之前屬於 iPod nano 的「牛仔褲小兜」。蘋果對「便捷性」的多年耕耘,最後打造出了一套可以無縫浸入你生活中每個場景的系統,讓 Apple Music 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觸手可及。

在不少人的記憶裡,最初使用 iPod 的體驗是相當麻煩且令人困惑的。

你需要在電腦上安裝 iTunes,把音樂文件「拖」到 iTunes 裡,將 iPod 和電腦連接,然後進行「同步」。當年市面上其他的 MP3 播放器,都允許用戶在 WinPC 上用資源管理器像管理 U 盤一樣去增刪歌曲。蘋果之所以堅持在自己的系統裡採用「同步」這一概念,是因為它認為不同的設備應當能夠「協同工作」,提供相同的體驗,用戶在 Mac、PC 上的音樂庫,應當等同於他們在 iPod、iPhone 上的音樂庫。

這一概念是如此先進,以至於它成為了今天整個 Apple Music 系統設計的寶貴遺產和宗旨。

今天的 Apple Music 體系裡的 iCloud 音樂資料庫,正無時無刻不進行著一種「同步」。

你在 Apple Music 裡的一切行為,包括收聽記錄、歌曲增刪、喜歡、評分,都會被同步到你的所有設備上。無論是 Mac 還是 iPad,iPhone 或 Apple Watch,HomePod、Apple TV 以及 CarPlay。如果你所有的硬件都是最新的,你還可以用「Hey, Siri」喚醒它們,命令它們播放任何音樂。

硬件 + 軟件 + 服務的協同工作,使整個 Apple Music 包括 Siri 在不同設備上有了「幾乎一致」的體驗。蘋果也在不斷推動這種「一致性」變得原來越嚴密且完善。

尊重與熱愛

在蘋果進入數字音樂領域的 17 年裡,音樂不再是一門好生意。

Napster 所帶來的「線上音樂,想聽就聽」機制,幾乎摧毀了「購買音樂」這個概念。時至今日,有大量的人不願意為音樂付費。國內的音樂流媒體平臺仍然高度依賴著免費的模式,放眼世界,同樣有相當多的人在用著免費的 Spotify,以及選擇在 YouTube 上聽音樂。

蘋果的選擇是,尊重音樂本身的價值。

伴隨 iPod 而生的,是一個線上的「唱片店」,iTunes Store;很長時間內,iPod 的包裝上都印著「Don’t steal music.」的忠告;從第一天開始,iPod 用戶無法把歌曲從 iPod 複製到電腦上,這是蘋果為了打擊盜版所採取的措施。即使當時的蘋果僅僅是一個硬件製造商,人們用 iPod 聽盜版音樂,並不會對蘋果造成什麼損失。

在唱片銷售節節敗退的 10 年裡,蘋果連續十年舉辦了 iTunes Festival 音樂節,與音樂產業一起試圖擴大流行音樂的影響力。而對於訂閱制這件事,蘋果比 Spotify 晚了 9 年,直到 2015 年才選擇推出 Apple Music,走上包月這條路。也恰恰是從 2015 年蘋果入局開始,整個音樂產業開始走出低谷,迎來了新的增長。

包括今天 Tim Cook 和 Eddy Cue 常常強調的人力 curation。蘋果要做 Beats 1,要做手工挑選的歌單,要跟藝術家合作搞更多新形式的新內容,比如 Carpool Karaoke。這一切都是要建立一種連接,一種聽眾和作品之間的連接。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音樂是一種商品,聽眾就是消費者。但如何從商品的表象下挖掘出其內涵的藝術和美學屬性,是蘋果所在意的事情。

對音樂創作、表演以及 curation 的尊重,是蘋果從第一天開始就非常在意的事。喬布斯不是什麼不懂人文藝術的「機器人」,他從最初就對音樂和藝術有著發自內心的熱愛,這一切都藉由產品,成為了蘋果 DNA 的一部分。

到最後,這件事所關乎的已經不完全是產品的體驗了。蘋果想要做的,是與整個創作生態達成某種共生,甚至幫助其獲得更大更好的發展,最後達成產業、平臺和用戶之間的共贏。而這才是我選擇 Apple Music 的最根本原因。

終極秘訣

小學三年級的暑假,因為接受了慢速散瞳檢查,我在持續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畏光,無法用眼。所以在那一個月裡,我只能躺在床上,通過兩盤磁帶度日。其中一盤是 S.H.E 的《奇幻旅程》,另一盤是蔡依林的《城堡》。這段經歷,讓音樂成了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我開始成了學校旁邊音像店的常客,會省一個星期的零食錢,以換回一張正版磁帶。再之後,我的音樂播放器從復讀機換成了 CD 機,MP3,MP4,直到我開始學會用 iTunes 並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 iPod。

從那個 iPod classic 開始,我在這個「坑」裡越陷越深,iPhone、iPad、Mac、Apple Watch,HomePod 都成了我用來聽音樂的設備。我在 iTunes Store 上買數字唱片,訂 Apple Music,把實體唱片抓出來傳到 iCloud 音樂資料庫……這一整套音樂的體驗變得越來越完善,直到今天。

根據 iTunes 記錄的播放次數,我在蘋果這套數字音樂系統裡聽歌的總時長加起來接近 10000 個小時。10000 個小時的陪伴和記錄後,Apple Music 自然也成了「最懂我」的音樂服務。

數字音樂的終極秘訣,the recipe for digital music,喬布斯許下這一願景,蘋果花了 17 年的時間將它從某種理想和概念,一點點變成現實。它不僅在商業層面為蘋果帶來了利益,在產品層面為用戶提供了絕佳的體驗,更重要的是,它證明了,在這個後資本主義的世界裡,我們仍可以令商業、技術、人文、藝術之間,達成某種共生共贏。

這既是數字音樂的終極秘訣,也是蘋果的在處理很多問題時給出的終極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