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第一種飛行甲板40米寬的兩棲大艦

第一種飛行甲板40米寬的兩棲大艦

二戰以來,全球載機艦艇的飛行甲板,都是不斷加長加寬的。比如二戰期間的艦隊主力航母長方形的飛行甲板,大多在250米長,寬度一般在45米以下。有些甚至不到40米,但是對螺旋槳艦載機來說,這個長度和寬度已經足夠編隊起降。到了二戰以後,主力艦載戰鬥機普遍噴氣化,重量普遍翻了幾倍。而起降速度也幾乎翻了一倍。而且發明了斜角甲板,著艦降落和彈射起飛可以分開。這樣就需要至少200米的攔阻降落區。再加上100多米長的前甲板彈射起飛區。如果想要兩者互不干擾,那麼航母甲板最低也要300米長。現在存在的甲板長度低於300米的戴高樂號、女王號等,不是甲板調度侷促,下水後又回廠加長了攔阻降落區;就是採用短垂的特殊航母型號。而中大型航母,一般飛行甲板的長度都超過了310米,包括1143.6型這種滑躍起飛和攔阻降落結合的航母。

第一種飛行甲板40米寬的兩棲大艦

美式蒸汽彈射大平板航母,飛行甲板的總長度都在320米以上。到了目前,所有現役的核動力航母的飛行甲板總長,都到了330米以上,中間寬度都在73米左右。由於都有一個外飄很大的降落區的末端,這樣飛機甲板的總跨度就在77.5米到78米之間。而未來隨著航母噸位的進一步加大,估計很快就會出現飛行甲板總長超過350米,總寬度超過80米的巨無霸。飛行甲板上可操作的有人、無人艦載機的重量和體積也是前所未有的。過去美國海軍可以操作C130運輸機上艦起降僅僅作為實驗。而今後50噸級的中型飛機在超級航母上起降將可能變為常態。45到50噸級的無人機,其作戰半徑很可能首次突破3000公里。這也是大國為何越來越追求更大噸位航母的一個重要原因。兩棲攻擊艦作為專業航母之外,目前載機最多的另外一類航空大艦。其飛行甲板的尺寸其實也越來越大。

美國戰後第一代蒸汽動力的塔拉瓦級兩攻,其飛行甲板的淨寬度是35米左右。主升降機在全艦的尾部。飛行甲板總長則在250米。到了第二代的黃蜂級,則飛行甲板寬度首次到了38米,長度則加大到了255米。而到了第三代的美國級。飛行甲板寬度仍然是38米,長度大約是256米。因此美式兩攻看起來甲板面積都不小,但是和大型航母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總面積基本恰恰是尼米茲級航母的一半。而看看美國級的最新設計,可見艦島突出的狹長前平臺,似乎非常不必要的佔據了前甲板的一大塊停機區。一般說法這是因為兩攻主要操作直升機,而直升機的起降和停機需要的面積都遠遠小於正規的固定翼艦載機,只需要比較大的垂直空間,因此兩攻的甲板面積實際比正規航母富裕的多。不過瀚海狼山認為,今後的兩攻會更多的操作短垂戰機。因此美國級的38米寬,明顯不是終極寬度。

第一種飛行甲板40米寬的兩棲大艦

現在誰誰家的兩攻的正面已經出現,這種新兩攻也是長方形的全甲板。因此船頭甲板的淨寬度,就是全艦飛行甲板的淨寬度。如果水線寬是33米,那麼可見飛行甲板,明顯比水線多出4個工人的身高。一般帶安全帽的工人的高度在1.8米左右。取較小值1.75米計算,那麼4個工人的身高累加恰恰是7米,加上33米,那麼飛行甲板將到達前所未有的40米淨寬!如此寬大的飛行甲板,顯然是為了配合超級大的機庫。而且為將來上短垂留出了足夠餘量。如果非要問為何設計建造的這麼寬大?只能說以前沒有經驗。不論兩攻還是大平板,以前都沒有設計、建造和使用經驗,只能一個勁的往大里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