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沒有花的"花境"「淺談中下層植物設計」

植物造景

注:本期內容由環花境顧名思義要有花,但植物不可能一年四季都開花。

也許我們可以在種植設計的時候可以搭配各個季節開花的植物,但由於植物的生活習性和地域氣候等因素,我們不得不面對花境完全沒有花的幾個月。

那麼這幾個月該咋辦呢?也許是很多園藝師和植物設計師要深入考慮的一個東西。

植物群落的觀賞性不能完全靠開花植物和造型植物,搭配合理的群落自然經久耐看,本期我們就來分享一些沒有花的花境,也許能探索出一些方法。

多樣化的層次

目前種植設計大都遵循一個基本規律,以木為主,以草為輔(如下),“木”即木本植物,“草”即草本植物。

沒有花的

▲比較簡單的兩層次群落

在很多園林景觀中,高大的木本植物一直都是植物群落的核心和焦點(也有用高大草本植物作為主體的群落,比如天南星科的芋類)。

沒有花的

▲草本成為主體

隨著園林行業的進步,模紋花壇這類上帝視角的植物景觀逐漸成為了歷史,雖然會面臨諸多問題,如層次單一、維護難度較高、生態性較差等,但是這樣的植物景觀依然有存在的價值,其震撼力無法替代的。

沒有花的

▲模紋花壇

強烈的視覺衝擊

與相對容易設計的模紋花壇比起來,花境的種植設計一方面遵循的是立面造景原則,講究人性化的觀感,另一方面是要模擬植物的自然群落,做到模擬自然群落這一點很難,不僅要看起來自然,還要具有美感。

沒有花的

▲自然花境

狹義的花境是指純粹用草本花卉組合起來的帶狀植物群落,因為季節性太強,現在已經很難見到這樣的組合(如上圖),以常綠灌木和草花的搭配為多(如下)。

沒有花的

▲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植物搭配

相對複雜的下層植物群落一般都有高低錯落、虛實結合的組合方式,這一點沒有嚴格要求,比較考究園藝師的美術能力。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不開花的下層植物造景。

沒有花的

群落層次主要是利用地形,以及植物的形態特徵和生長規律來創造高低錯落的觀感。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豐富的群落層次必定有豐富的植物種類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人工結合自然

上文說過,因為不能保證全年的觀賞性,單純的草本植物花境已經很難見到,歷代園藝師都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現在多會在花境中加入一些常綠灌木來保證群落的基本形態。

沒有花的

既然有灌木的加入就肯定會有人工修建的造型灌木,這樣的組合雖然沒有完全模擬自然生長原則,但在群落的觀感上來說的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造型植物結合自然植物這類做法,比較典型的是在現在日式庭院中的植物搭配。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特殊顏色的植物

植物以綠色為主,不同的植物有顏色有深有淺,但始終都是綠色,如果一個群落中植物的形態不是特別突出的畫,很容易就會出現缺乏層次的問題(如下圖)。

沒有花的

我們可以嘗試一些具有特殊顏色的植物,比如一些特殊的彩葉植物品種。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形態特徵明顯的植物

嚴格說來,這種群落已經不能算花境了,但也的確是下層植物的一類搭配方法。

我們都見過,在一個群落中大量種植同一個類目的植物,比如蕨類植物群,天南星科植物群、苔蘚植物群以及棕櫚科植物群。

沒有花的

這些植物具有十分鮮明的形態特點,但也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不開花、開花少或花的觀賞性較低,此類搭配方式會營造出很強的地域氣候特徵,一般用在有特定風格需求的園林景觀中,像我們之前多次分享過的苔庭和熱帶景觀。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蕨類植物搭配

沒有花的

▲大葉子植物搭配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此外苔庭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園林,不適宜用在大環境中,只能小範圍運用。

沒有花的

▲苔庭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石原合幸的苔庭

關於植物造景

以上都只是從觀賞角度來看種植設計,但是真正的植物造景要複雜一些。

大熊是方案設計師出身,平時的工作以考慮硬質景觀為主,隨著工作時間的增加和經驗的積累,越來越覺得植物才是園林景觀中的重要部分。

目前中國的植物造景大多有一股濃郁的“樓盤風”,因為成功的開發商有一套自己的植物搭配,於是大家都去學,就出現了嚴重的跟風現象。

這種搭配可以理解為:大量使用球形灌木,輔以曲線帶裝地被層的密集種植(如下)。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這還是屬於比較高端的樓盤做法,中低端樓盤的植物是什麼樣大熊也不多說了。

硬質景觀或許代表了你的創意核心,也可能展示了你的文化特色,但是沒有良好植物基礎的景觀只能是一副空殼,中國古典園林中“雖由人作,宛如天開”的理念講究的也是自然與人工的結合,我們平時做設計的時候往往比較容易忽略植物部分,這也許不是方案設計師的工作範圍,但是一個優秀的項目除了經過大量的修改以外,也需要從一開始全盤考慮,植物設計師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而且植物設計師也不是決定最終效果的人。

如果你有完整地跟完了一個園林工程的經驗,肯定很清楚,硬質景觀可以照設計來,改動相對較少,但是植物部分幾乎都是現場設計,現場種植,植物施工圖除了確定一下苗木種類和數量以外,只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且不說有些植物設計師幾乎不具備現場設計的能力,甚至連樹都沒有種過。

大熊一直都在強調,想要成為一個合格的植物設計師,首先必須要是一個合格的園藝師,但是目前國內很多植物設計師都沒有園藝師的工作經歷和經驗。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植物設計的工作就是考慮植物的種植搭配,這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但除了要考慮種植搭配外,還要推演植物群落的發展過程、全盛時期和衰退景象,一個良好的植物群落總是能在各個季節都有獨特的觀賞性和生態性。

當然又要說回來,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效果都是由費用直接決定的,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植物造景也進入了一個快節奏,項目中運用大量的修剪植物和球形灌木,為的就是快速出效果,這也是想真心做好項目的同行們很無奈的一點。

最後,我們還是來看一些有花的花境吧,“花境”源自英國,看似毫無規律的自然花境需要用很多心思來搭配,這也是英式園林讓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沒有花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