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閩侯全面整治閩江沿線島洲生態環境

閩侯全面整治閩江沿線島洲生態環境

塔礁洲水域廣闊、溪流縱橫、水草豐美。記者張人峰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實習生 蘇怡蓮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如果你乘上一艘船,從閩侯江濱公園啟程,經過荊溪、上街、祥謙,你會發現,沿途的原生態島洲如同一顆顆明珠,鑲嵌在波光粼粼的閩江上,宛若翠鏈。

3個月前,這樣的美景是不存在的,映入眼簾的是雜亂臨搭、雞圈牛棚、各類垃圾等。改變,源於一場齊心協力的江心島、無人島等島洲整治,閩侯的幹部拿出“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島洲”的幹勁和辦法,讓閩江閩侯段100多公里內的13個島洲恢復生態。

思想的轉變 從隨便整到徹底治

“以前沒有意識到島洲生態的重要性,總覺得島洲沒有工廠等大型汙染,整治力度不大,而這次是全面徹底的治理。”昨日,在荊溪鎮連頭沙洲,鎮黨委組織委員阮弟平道出此次整治取得實效的關鍵——思想上的轉變。

思想的轉變帶來高效的行動。連頭沙洲無人居住,總面積約260畝,幹部們只用了3天,就拆除了50平方米違建、清理了65畝隨意種植的農作物。“繞著島走一圈,任何整治不到位的地方都要再改。”阮弟平告訴記者,整治期間,他每天7點準時到島洲上打卡。

如今,沙洲上,各色花草隨風飄搖,藍天、沙洲、江水組成一幅美圖,令人心曠神怡。隨著島洲煥發新生,保護生態的理念也深入村民心中,人人參與到守護母親河的行動中。“以前不知道在島上養雞養鴨會汙染閩江,現在我們都撤走了,還參與巡邏,和政府一起保護生態。”港頭村村民葉新華說。

扛起的擔當 從垃圾島到生態島

相比上游的連頭沙洲,下游的塔礁洲島整治啟動得更早、更費功夫。

塔礁洲是祥謙鎮江中村的一個自然島,島上的塔礁洲溼地公園水域廣闊、溪流縱橫、水草豐美,每年都有大量越冬候鳥飛臨棲息。然而優越的生態卻擋不住垃圾的侵襲,因地處閩江下游,每天都有許多垃圾堆積到這裡。

扛起擔當,迎難而上。帶著縣委、縣政府託付的重任——徹底清理垃圾,恢復溼地生態,林飛就任江中村第一書記。“光溼地的垃圾就打撈了近一個月。”昨日,林飛告訴記者,村裡組織了100多人的清潔隊伍,分組乘著小船深入溼地,任何垃圾都不放過。

村民劉美健是中堅力量之一,開船、打撈都不在話下。“要漲潮時才能打撈,就算是半夜也要進去,打著手電筒撿。”劉美健說,這項工作再苦再累都要做,為的是守護潔淨的家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月的整治,曾經的垃圾島面貌煥然一新。置身觀鳥平臺,蘆葦青青、流水潺潺、飛鳥婉轉……原生態的福地向世人展現著福州溼地的美。

從溼地起步,整治覆蓋全島。走在環島路上,保潔隊伍隨處可見,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整潔乾淨。“所有的整治都制定了常態化管理辦法,比如每天都有打撈隊進溼地清理垃圾。”祥謙鎮鎮長葉勇說。

長效的管理 從“三不管”到河長制

集中整治初見成效,後續管理更為關鍵,一套科學的長效管理機制在閩侯建立、運轉起來。“以前島洲差不多屬於‘三不管’狀態,這次我們把島洲管理納入河長制工作,全縣每條河流、每座島洲均配置了鄉鎮河長、河道專管員,進行巡查管護。”閩侯縣水利局水資源科負責人李武介紹。

記者看到,祥謙鎮河長辦副主任林偉壕的手機相冊裡,幾乎都是轄區內河的圖片。“每天巡河,坐船都坐怕了,有時甚至躺在床上都有搖晃的感覺。”雖然嘴裡開著玩笑,林偉壕還是依然每天給各村各單位發照片,督促大家及時整改。

昨日,李武又帶著工作人員“遊”閩江了。上午8點半登上執法船,先往上游到白沙鎮,再返航走甘蔗街道、荊溪鎮、上街鎮、祥謙鎮……整個閩江閩侯段走下來,已是下午5點。

“整治成果需要更大力氣的保持,不能偷懶,不能鬆懈。”閩侯縣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縣上下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生態保護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跳出島洲看首邑,一場提升閩侯“顏值”的行動——“整潔閩侯”城鄉環境大提升正火熱進行。全縣14個鄉鎮街道比學趕超開展百日競賽,“人人搞衛生、家家整環境”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

闽侯全面整治闽江沿线岛洲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