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庭外和解、和解,又和解!多家藥企“花錢消災”,否認對阿片氾濫負有責任

當地時間10月21日,原本是美國聯邦法院在俄亥俄州針對阿片類藥物成癮危機展開首次審訊的日子。

然而,就在審訊前的最後一刻,控辯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

庭外和解、和解,又和解!多家藥企“花錢消災”,否認對阿片氾濫負有責任

據法新社10月22日報道,當地時間週一,美國三大主要藥品分銷商和一家以色列藥品生產商與美國俄亥俄州兩大縣達成了民事訴訟和解協議。此前,這些公司曾被指控導致美國阿片類藥物氾濫。法新社評論稱,此次事件為數十億美元的全國性和解敞開了大門。

隨後,由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田納西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四個州組成的兩黨總檢察長團,又在當天與此類訴訟的原告共同草擬了一份480億美元和解協議的提案。英國《金融時報》稱,如果這些政府官員可以說服原告與藥企達成協議,將有望終止全球數千起訴訟。

阿片過量致死率高於車禍

阿片,又稱鴉片、大煙,有強烈陣痛、止咳、止瀉、麻醉、鎮靜和催眠等作用。而阿片類止痛藥就是從阿片中提取的生物鹼及體內外衍生物,能緩解疼痛,讓人產生幸福感。但長期服用會帶來藥物依賴、服用過量和死亡的風險。

在美國,阿片類藥物的濫用情況極其嚴重。

一開始,阿片類藥物是用來解決癌症的疼痛問題。但後來,以普渡為首的藥企,不斷向醫生推銷阿片類止痛藥,而醫生也受利益驅動濫開處方,將使用範圍擴大到其他短暫性病痛上,並隱瞞服用這類藥物會成癮的嚴重性。

雖然目前美國的人口僅佔世界總數的5%,但其對阿片類藥物的消費卻佔全球80%以上。據國際麻醉品管制局數據,2016年,全球嗎啡(一種經典的阿片類鎮痛藥)消費量為43.9噸,其中僅美國就消費了18.3噸。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從1999年到2017年,美國有40萬人因服用阿片類藥物過量死亡。而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對2017年意外死亡數據分析發現,因阿片類藥物過量服用而導致美國人意外死亡的幾率(1/96)首次高於了車禍致死的幾率(1/103)。

目前,美國很多阿片類製藥公司都因被指控從事欺騙性營銷活動,並在這類藥物成癮的危機中“推波助瀾”,而面臨大量訴訟。據統計,來自美國各地有關阿片類藥物的訴訟共有2700多起。

據央視網報道,其中一名阿片類藥物成癮者是年輕人馬修。2014年,在與藥物成癮進行了長時間的搏鬥之後,他不幸去世。而他成癮的起因僅僅是醫生給他開了一瓶普渡製藥公司生產的奧施康定,用於給他打橄欖球受的傷鎮痛。

庭外和解、和解,又和解!多家藥企“花錢消災”,否認對阿片氾濫負有責任

今年8月,鎮痛藥奧施康定的生產商普渡製藥與美國29個州和領地達成了補償協議。普渡製藥表示,這筆交易將會耗資100億美元,並且會導致企業破產。但批判者認為,普渡公司開出的條件還不足以彌補對患者造成的傷害。

達成“領頭羊”協議

美國聯邦法院原定於10月21日在俄亥俄州,針對阿片類藥物成癮危機展開首次審訊。

但就在審訊前一刻,以色列梯瓦製藥(Teva)和美國嘉德諾健康集團(Cardinal Health)、麥克森(McKesson)、美源伯根(Amerisource Bergen)等四家藥企與俄亥俄州Summit和Cuyahoga兩個縣達成了和解協議,同意向兩縣支付2.6億美元現金和藥品,這才逃過了美國聯邦法院的審訊。

其實,不僅是這幾家公司,遠藤國際、強生、麥林克勞特等藥企均在此次審判的前幾周達成了1000萬、2000萬和3000萬美元不等的和解協議。

律師表示,這項解決方案會為阿片類藥物康復計劃提供支持,或者直接提供資金。但值得注意的是,這項協議並不要求藥企承認自己的不當行為。

三家藥企表示,雖然他們強烈質疑這些指控,但認為和解仍是解決全球所有案件的“墊腳石”。

隨後,由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田納西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四個州組成的兩黨總檢察長團,又在當天與此類訴訟的原告共同草擬了一份480億美元和解協議的提案。

根據該提案,藥品生產商和分銷商共需要支付222.5億美元現金及260億美元實物,這些物資將由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共同分配,各州需要將70%的資金用於患者治療,15%納入州財政庫,15%用於州以下的市、縣財政。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和解協議要求這些藥企改變公司的運營方式,企業的合規官需要對公司銷售的阿片類藥物數量、門檻作出規定,並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另外,該提案還要求這些藥品分銷商免費分銷25億美元的藥品,並拿出5億美元資金用於建立監控潛在的阿片類藥物濫用情況。

這項提案的意義在於,如果這些政府官員可以說服原告與藥企達成協議,將有望終止全球數千起訴訟。四個州的總檢察長表示,這兩縣達成的協議是邁出“重要一步”,但要最終達成全球範圍內的和解,可能還需要幾周的時間。

目前,嘉德諾、麥克森、美源伯根等三家分銷商已承諾在18年內支付180億美元,強生公司承諾在2至3年內支付40億美元,以色列製藥巨頭梯瓦製藥承諾在10年內支付2.5億美元。不過,這些公司並不承認自己對阿片類藥物氾濫負有責任。

(國際金融報記者 趙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