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俄戰鬥機器人逐步成軍,曾團滅上百武裝分子,即將具備巷戰能力

俄戰鬥機器人逐步成軍,曾團滅上百武裝分子,即將具備巷戰能力

現代戰爭發展到今天,即便有了高科技的價值以及精準武器的打擊,但在進攻一些堅固堡壘或者城市時,進攻方往往仍然得派出大量步兵肅清殘敵,在這種情況下,敵軍陣地內的狙擊手、地雷、機槍點,都會給前者造成大量的傷亡,最典型的如車臣戰爭,當時俄羅斯裝甲部隊進城後陷入了車臣武裝分子的團團包圍,即便空中的武裝直升機和戰鬥機極力營救,但是大批士兵還是被殲滅。正因如此,在軍事技術上不斷探索的俄羅斯,謀求以機器人替代士兵作戰,從而進一步減少其軍隊在前線的傷亡。

俄戰鬥機器人逐步成軍,曾團滅上百武裝分子,即將具備巷戰能力

好在,在技術團隊研發相應機器人作戰系統的同時,俄羅斯也注重把現有的系統投入實戰戰場中,從而檢驗機器人的真實效能。如在數年前的敘利亞戰鬥中,以平臺M、暗語輪式、仙女D為組合的俄羅斯機器人作戰系統,就對敘極端叛軍所佔據的一處高地發動了猛烈攻擊,由於可以發射榴彈以及不停的進行掃射,後者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最後在俄羅斯空中力量的掩護下,極端叛軍不得不丟下陣地四處潰逃,留下了上百人的遺體,俄軍這次實戰性檢驗取得了大勝。

俄戰鬥機器人逐步成軍,曾團滅上百武裝分子,即將具備巷戰能力

此外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近日俄軍工人士向外界表示,他們已接到了克林姆林宮的相關命令,從而讓現有的作戰機器人掌握巷戰技能。眾所周知,巷戰無論對於進攻還是防守方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艱鉅且又傷亡最大的任務,尤其是進攻方往往需要付出數倍於敵的犧牲,才能奪下一座防備森嚴的堡壘或城市。而倘若讓作戰機器人掌握相關技能,既可有效減少前線士兵的傷亡,也能有效瓦解敵軍的戰鬥意志,可以說大大提高了戰爭效率,縮短了戰場作戰時間。

俄戰鬥機器人逐步成軍,曾團滅上百武裝分子,即將具備巷戰能力

與此同時,俄軍工人士表示到2025年,他們便可組建起可執行多功能戰鬥任務的機器人,這也就意味著在常規戰爭中,這些機器人作戰系統根本不需要人工的輔助,便可自行根據任務需要開始工作。如果上述研發真的能夠如期實現,那麼不僅俄軍的作戰形態會改變,就連現代戰爭的形態也會受到深遠影響。總之,伴隨著人工智能以及自動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化戰爭正逐步成為未來作戰的主流,目前俄羅斯已在這方面先行先試,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勢必會對其老對頭美國造成一定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