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她,從小因患小兒麻痺症而造成雙腿殘疾,因家中姊妹眾多而沒能跨入學堂。然而,也因她的聰慧和堅強,自學成才,下海從商。開超市、辦沙場、開瓦廠直至辦學堂。前面三者是為了掙錢養家,而辦學堂卻是為了縈繞在她心中幾十年的夢想 。他叫付國琴,綏陽縣蒲場鎮四○九學校校長。

在蒲場鎮四○九,有一座學校,它因三線建設而興,有著近50年悠久辦學歷史。走進校園,高大的樹木鬱鬱蔥蔥,教室內陣陣書聲悅耳。付國琴靜靜的坐在操場上,沐浴朗朗書聲。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四季更替,歲月如梭。對於常人來說讀書是求知的黃金歲月,但對於只能坐在輪椅上的付國琴來說,讀書,可盼而不可及,這是她一輩子的遺憾。

付國琴說:“之前,我一直都想讀書,看到我弟弟妹妹們去讀書,每次一去報名的時候我都會流眼淚。因為,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允許。我們家有五姊妹,我是老大,在我能做得成很多事以後,都不能去讀書了。所以我沒有多少文化,有那麼一點都是跟弟弟妹妹他們學來的。”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面對命運的不公,付國琴並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將不濟的命運,化作創業的不懈動力。自成家以後,先後和丈夫高正紅一起辦加工廠、開超市、辦磚廠、彩瓦廠。

付國琴說:“最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都特別艱難,丈夫也是殘疾人,我們夫妻倆去遵義進貨時,他有時候就揹著我走,還要跨一大袋貨,在市區可以坐車要5塊錢,我們從來都捨不得坐,都是去坐5角錢的大巴車,回想那時候真的太難了。”

勤儉節約,勤勞肯幹,夫妻二人憑藉著誠信經營,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遇,付國琴接手了正在轉讓經營權的四○九學校,並得到了丈夫高正紅的全力支持。“當時匆匆忙忙地趕回來,就和妻子一起到學校察看環境,瞭解情況。當時我問她有什麼想法,她只說喜歡教育事業,喜歡幹這行。我想,喜歡幹那就定下來,幹教育也很不錯。”高正紅說。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接手四○九學校,付國琴如獲至寶,就帶著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全身心投入到學校的經營管理,丈夫則獨自經營企業,為學校提供經費來源。但令付國琴始料未及的是,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容樂觀。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針對學生底子薄、基礎差等現狀,付國琴提出一對一辦學理念,重點在辦學思想、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制度建設等方面革舊立新,實行一對一、一對二、二對一、三對一全天候跟蹤輔導,始終把每一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來培養。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教師李大光說:“學生成績差,我們老師就要想方設法把成績提升起來,有時候晚上十一點鐘,我們都還在給孩子們補習。”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六年級學生王永利說:“我們每次上課的時候,老師講完內容都會和我們以聊天方式交流,感覺非常開心,學習起來很放鬆,也感覺老師們都非常愛我們。”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正是付國琴“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辦學理念,通過全體教師的辛勤努力,四○九學校在連續兩年的升學考試中取得驕人的成績,其中2019年22人參加中考,19人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學習,最高分529分。

付國琴認為:“辦學不是為了賺錢,是為完成自己的夢想。學校盡最大的努力,讓學生都能考上高中,我就很高興!”

綏陽付國琴,輪椅上的教育夢

由於受公辦學校升學“整體移交”影響,民辦教育普遍存在招生難,面對生源流失,四○九學校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連續三年持續虧損,但付國琴為了她熱愛的事業,仍然選擇堅持,更幸運的是在身後還有一直默默支持她的親人和團隊。丈夫高正紅也這樣認為,選擇做了這行,既然是熱愛,就不能中途輕易放棄。

教師李大光說:“一個殘疾人都堅持把這個學校開辦起來,真的很感動,所以,我們老師上課更要盡心盡責、全力以赴,能夠為學校付出的,為校長分憂的就是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付國琴說,“能輕易實現的那都不是夢想,夢想很美,很遠大,但只有把掌握成拳,奮力拼搏,這才是新時代逐夢者應有的姿態。她深信,親人理解,團隊支持,就是她實現“教育夢想”最堅強的後盾。”(綏陽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