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莊主001
京津冀一體化對河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行政上會淡化石家莊這個省會的存在感
2:在人口、產業等一些硬資源方面也會被廊坊分流一部分。
所以我認為京津冀一體化利好京津,利空河北。包括雄安新區也僅僅是對河北的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吧,實際上雄安新區目前也只是個概念,如果真的建成,雄安新區也是利空石家莊的,會更加的分流石家莊的資源。
一城一窗一案
一體化,從開始到現在,我邯鄲是一點感覺都沒有,除非到北京或者哪裡沒有了漫遊費了。我感覺一體化針對的是北京、天津、保定(雄安)最後可以捎帶一個石家莊。
我們基層還是基層,農民還是農民,有不能說的苦和淚。
戒止語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尷尬,尤其是對河北省而言。
平心而論,“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的提出,從長遠來看,無論在北京,天津還是河北省而言都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千年大計,不過理論和現實總有差距。
事實上,當下的“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準確表述應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但無論什麼提法,天津的尷尬和河北的無奈都是殊途同歸的,靜夜史作為河北人,自然對這一歷史戰略的發展感同身受。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的迅速崛起,城市發展也經歷了從城市帶到城市群的歷史性跨越,並誕生了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游城市群等一系列城市組團。它們的出現其實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也是我國跨越式發展的有利引擎。
而從其他城市群的分佈位置來看,基本以南方為主,這也印證了我國自古以來“南經北政”的基本格局。
但作為首都的北京並不滿足於作為我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改革開放風生水起的大環境下,北京也有成為經濟中心的野心。
而這毫無疑問是個比較尷尬的目標,因為自古以來北方作為中原王朝邊境就戰爭頻發,不僅人口少,經濟發展更是落後,所以才形成了“南經北政”的大格局。當下雖然沒有了遊牧民族的威脅,但積重難返的歷史慣性註定了北方不僅難以誕生髮達城市,相互之間更不能形成有效整合。
應該說南方城市群的形成,更多的是自然因素配合潛移默化,等到改革開放的東風一吹立刻遍地開花,但北方明顯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北京想要“彎道超車”,就必須利用政治權力進行資源的調配。
根據城市地理學觀點:任何一箇中心城市的發展都需要相對規模的經濟腹地,且腹地規模越大,中心城市的發展水平就越高,中心城市對經濟腹地的“空吸”作用,是城市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而對於北京而言,天津市和河北省自然首當其衝。自清末天津開埠以來,就一直是名副其實的北方第一工業大城,但這種局面早已不復存在;河北從古至今經濟基礎本來就薄弱,經過空吸後發展更是舉步維艱,比如大名鼎鼎的“環京貧困帶”。
所以當北京蒸蒸日上了很多年後,周邊與北京的差距反而越拉越大。而根據木桶理論,如果這種極度不平衡的矛盾得不到根本解決,則北京的發展也必然出現天花板,所以和天津河北的“協同”既是共同富裕的要求,更是北京長遠發展的重要保證。
不過這一戰略的提出卻並不是一帆風順。
最早作為我國四大工業區之一的京津唐工業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1.0版本,因為鋼鐵“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的恐怖實力,唐山得以和京津並列。但這種忽略石家莊的做法註定矛盾頻發,而且本身京津唐工業區的整合程度就不是很高。
而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口號的提出,將原遼中南工業區和京津唐工業區聯為一體,組成環渤海經濟帶開始被提上日程。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2.0版本,這一戰略佈局更大,目標更高,但大家除了都住在渤海邊上,似乎沒有更多共同語言,而且東北與華北華中在經濟結構上本身就難以調和,再加上北方省份普遍重點扶持省會的傳統,“環渤海經濟帶”無疾而終,作為其成果之一的曹妃甸也熱度不再。
而在經歷了一系列折戟的嘗試後,“京津冀協同發展”才最終提出。
這一戰略的提出,首先緩解了跨省和跨經濟帶的問題,而且在河北省內也照顧到了省會石家莊,看起來確實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但這並不意味著河北省的飛上枝頭變鳳凰,畢竟“京津冀協同發展”,除了北京永遠領跑,本質上更是北京的長遠規劃,無論天津還是河北省都處於從屬和配合的地位。
而既然如此,自然仍然是北京優先,除了教育等資源的繼續保持,還通過“一小時經濟圈”的高鐵網等實現了更有效的空吸。
2017年雄安新區的橫空出世,讓很多河北人欣喜異常,靜夜史身邊也有很多人一起展望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美好未來。
但從雄安新區設置的定位來看,這本質上依然是北京的“自留地”,其作用等同於通州、大興等“區”。而既然如此,那麼雄安新區本質上也就等於北京的一個“飛地”,依然帶著北京“戶口”。
這樣高高在上的定位,河北如何“對接”?如何“借勢”?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障礙莫過於“戶籍一體化”,因為這不僅關係到所謂的優越感,更關乎資源的分配,是切不動的大蛋糕。
而如果沒有戶籍上的協同,河北與京津之間的隔閡就必然長期存在。
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出至今,河北在“通信”、“交通”等方面實現了一體化,但這種一體化更像是為北京謀得了更多福利。
而河北省在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做好服務,更在不斷犧牲,尤其是房價的瘋長、為保衛藍天而進行的環保整治,正在讓7000萬河北人享受到和北京一樣的居住環境。
但,這是河北人民想要的嗎?
“Jing,Jin,Ji”,留給河北的確實已經不多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京津冀即指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目前京津冀與長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三個區域,但與長三角、珠三角不同的是,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極不平衡,真正發達的只有北京和天津兩大直轄市,河北發展水平並不算高,有些人認為河北環抱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但事實上在過去,北京天津兩城強大的虹吸效應,反而吸走了河北大量的資源。
2018年河北GDP為36010億元,位居全國第九,經濟規模不小,但河北常住人口7400多萬,因此它的人均GDP只有4.8萬元,低於全國6.45萬元的平均水平,在全國排名都比較靠後。近年來由於產能過剩等原因,河北經濟發展比較緩慢,GDP接連被湖北和湖南超越,今年很有可能會被福建超越,經濟地位不斷下降。
京津冀一體化,河北可能真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京津冀一體化是國務院總理在2014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就指出的方案,目的是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京津冀一體化包括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以及河北省的保定、唐山、廊坊、滄州、秦皇島、石家莊、張家口、承德、邯鄲、邢臺、衡水等11個地級市,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為中部核心功能區,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
從最近幾年來看,河北是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資源,比如在2017年4月,“千年大計”雄安新區設立,北京與河北共同籌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北京、天津的一些產業轉移到河北地區等。過去幾年河北經濟發展緩慢是緣於自身經濟結構不合理,相信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深入發展,未來河北經濟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錦繡中源
要讓老百姓有獲得感,要上學一體化,就醫一體化,養老金一體化,別光禁行一體化,禁燒一體化,禁排一體化………
黃振江3
關於這個問題我只能做個比喻,就像是河北在給京津打工,而且是不計報酬的,到飯點了您擦擦汗回宿舍煮碗麵吃,別忘了上班時間啊!遲到了連打工的機會都沒有了。。。
牛牛爸32
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規劃,給河北人民帶來的是好好學習,胸懷大志,面向遠方,別計較河北人民的得失,學會奉獻精神,服務於京,津的大局發展,犧牲自我,要與京,津的前程保持一致,這可能是給河北人民帶來的最好的一面。河北是母親地區,京,津來源於河北,所以河北要獻出母愛,呵護子女成長,是河北人民應盡的義務,望子成龍,昐女成鳳,是大人想得回報而得不到的情願。
東風20309
本人是從事園林景觀施工,苗圃苗木基地培育的河北保定安國杏來園林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京津冀一體化以來,我僅從綠化行業來簡單闡述一下。第一京津冀一體化讓河北成了苗木生產輸出大省,尤其是河北保定安國。其次一體化建設進程加快,綠化工程增多,尤其是京津冀交接的地方。京津冀一體化推出了雄安新區,這一千年大計,苗木綠化工程,苗木需求更是數不勝數,這給河北的百姓帶來了許多商機,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河北苗木客
我個人看京津冀主要是環保一體化了,如限號,限產,限行等。上學,醫療,就業,農民養老等永遠不會一體化!
在那遙遠的地方260207057
看到了河北工廠停產,看到了河北大拆遷!沒看到教育一體,公民養老一體。反證多了!這才是人間正道是滄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