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巢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在合肥市2019年度考核中再夺冠

11月19日,合肥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合农环办[2019]10号),公布了合肥市2019年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结果,巢湖市以99.16分的年度总成绩位居五县(市)第一名。其中,在双月考核总成绩、暗查成绩和年终验收成绩三个单项中,巢湖市各项得分均在五县(市)中排名第一。

形成强大整治合力。2019年,在巢湖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合肥市城管局的大力指导下,在市直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市城管局与17个乡镇(街道)并肩作战,以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会为契机,以推进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市)工作为引领,高质量抓好全域生活垃圾治理,提标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改善。市、镇、村农环整治分管负责人和农环办人员协调统一,密切配合,大家不光潜心研究,积极创新,而且尽职尽责,工作卓有成效。

清扫保洁高质运行。巢湖市在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以市场化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达到“五有”目标,即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全市17个乡镇(街道)市场化服务公司你追我赶,形成“慢进则退”的竞争态势。由2724名保洁员组成的农村环卫保洁队伍实现了网格化,机械化作业率大大提高。农村环卫保洁队伍以强有力的执行力,实现问题整改“事不过夜”,确保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始终保持高质运行状态,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公路沿线提质提标。2019年内,市农环办抽调专门力量,组成督查组,对重要干线沿途乱堆放杂物进行排查,共排查出5672项问题点。各乡镇(街道)积极展开整治行动,清理公路沿线、集镇街巷和湖河渠塘沿线乱堆放的木材、砖瓦、沙石等建材货物共1536处,器具、机械等生产生活用具共281处,柴堆、农作物秸秆、土堆、粪堆等各类杂物共990处。铲、刷、同色覆盖乱涂写、乱刻画、乱张贴各类“牛皮癣”共1382处,清理占道广告牌(灯箱)193块,整治集镇、中心镇、公路沿线无序的市场共计20处,实现公路沿线环境面貌全面提质提标。

垃圾分类推进有力。印发了《关于推进提升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巢农环[2019]12号),召开了市级推进会。17个乡镇(街道)对照新的“巢八条”,对前两批垃圾分类示范村提标提质,组织落实了第三批垃圾分类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35个示范村落实了垃圾分类,其中对164个示范村进行了提升,实现了乡镇(街道)和村(居)全覆盖。试点推进厨余垃圾机械成肥站建设,兴建了一批可烂垃圾沤肥池等终端处置点。通过公开招标,采购了17套智能化回收亭,并在村(居)兴建设置一批垃圾兑换超市。认真落实“三四五”工作法的运行体系,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推进运行力度。

实现垃圾无害处置。通过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处置转型、生活垃圾处置分类战略,全面落实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2019年1-10月份,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共处置城乡生活垃圾17.07万吨,其中有效处置农村生活垃圾7.84万吨,无害化处置率100%。

完善考核运行机制。修订了《巢湖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巢湖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奖补办法》《巢湖市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治理巡查管理办法》等各项工作制度。坚持市领导带队的双月检查考评机制,考核中市纪委监委全程监督,保障公平公正。通过严格考评,兑现奖惩,促进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始终保持在高质状态。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巢湖市将立足新起点,努力实现新跨越。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全方位整治,在健全运行模式上不断创新,在提高运行成效上勇立潮头,在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上再下功夫,精心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巢湖模式”升级版,为加快建设“生态绿色的山水名城、创新开放的产业新城”作出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