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ku xin 這個詞到底怎麼寫?台州人習慣把早晨說成“顆星頭”

ku xin 這個詞到底怎麼寫?台州人習慣把早晨說成“顆星頭”

越劇《九斤姑娘》

在溫嶺新聞網虎山論壇上, 網友@david07 發了一個名為《溫嶺方言中的枯心=早上,這個有出處嗎?》的帖子:溫嶺方言中的枯心=早上,這個有出處嗎?感覺枯心這個詞的詞面意思怎麼都聯繫不到早上,像日晝=中午,晚頭=晚上,這些都從詞面可以理解。大家探討下枯心這個詞是根據發音造的還是有據可依的?”

到底是枯心、苦晨、枯星,還是起早窺星、起早顆星?

網友說

帖子中提到的“枯心”(ku xin)應當怎麼寫?有什麼來歷?許多網友都積極參加了討論:

@迂浦認為,應當寫為“苦晨”;

@騎著老虎的狼稱,應當寫為“苦醒”;

@方半路1說,“睏醒即早上”,寫為“睏醒”;

@嚮往天鷹稱,應是“褲尋”;

@東坑野舍稱,應當是枯星。

@海風電子修理說:ku星,應該是看來星星遠去的意思,星星沒了天也亮了,為什麼要發ku音就想不通了。

@田舍-夏時進則搬出一首民謠:庫星露水白洋洋,寧可日晝勿乘涼,日晝日頭熱吼吼,寧可晚頭做到半夜後,黃昏蚊蟲蟹吼多得猛,寧可天釀庫星爬五更。—懶惰民謠。

@錦屏楓林景認為:你寫庫星就好解釋了……星星進庫了,不就是早晨的開始?

@綴白裘1搬出了一頁圖書,上標國際音標,看來是專業的資料,上邊將ku xin寫為“窺星”(據他說,是《天台縣志》上的寫法)。

查證

筆者查了一下《溫嶺縣誌》,在方言詞彙一節中,將ku xin 寫為“枯心(頭)” 的。溫嶺方言中的一個小小詞彙,竟引發了這麼多網友熱情探討,ku xin 這個詞到底怎麼寫?

啟明星和“起早顆星”

記得曾在一本書上看到,作者將這個表示清晨天亮時意思的詞彙,寫為“窺星”,就是看到天上的啟明星了,天亮了。但“窺”字的讀音,與ku 有點距離。正如網友@月明星稀質疑的那樣:“窺:《廣韻》去隨切,平聲。小視也。反切音讀若:區。音標為khy。方言韻母是:y,而非:u。”

筆者查閱了戴昭銘著的《天台方言初探》一書,該書引用了天台縣檔案館所藏的《天台縣志稿》中的《風土略·方言》一章並作了校勘。該章節在談到天台方言中表示時間意思的詞彙時寫道:“謂南極之星曰南大人。井宿之星曰七窺星。啟明曰天亮曉,長庚曰黃昏曉……晨起曰窺星。明日謂之天釀。前二日曰前日。後二日曰後日。當午曰日晝。午前曰晝前(東鄉曰早屆)。午後曰晝了(東鄉曰晚屆)。始昏曰暗屆。入夜曰晚頭。去年曰上年。來年曰下年。”

看到這裡,猛然想到,北斗七星,溫嶺民間有叫“七顆星”的,那麼,早上人們醒來時,看到東方的那顆最亮的啟明星,不也可以叫“起早顆星”(啟早顆星)麼,看到這顆最亮的啟明星,就意味著天亮了,就是“天亮顆星”(天亮讀如天釀當是古音)。這麼一說,恍然大悟,且“顆”,溫嶺方言中,不就讀如“ku”麼?

民間歌謠中的“天亮空晨”

《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溫嶺縣卷》(歌謠卷)中記錄了吳慎因唱述,吳茂雲、吳叔明記錄的一則《懶惰歌》,內容與前述@田舍-夏時進說的歌謠基本相同,歌謠是:“早晨透水白洋洋,寧可日頭晝乘涼;日頭晝,日吼吼,寧可晚頭做到半夜後;黃昏頭,蚊蟲像蟹吼,寧可天亮睏醒做幾湊”。這一歌謠中的“早晨”,筆者採訪了現在在市政協工作的吳茂雲,他說,就是“kuxin”,因為方言詞彙不好寫,就寫成了書面的“早晨”了,後面的“天亮睏醒”,其實也是“天亮顆星”。

同書中,還有一首《小腳與大腳》的民間歌謠,是邵三姐唱述,溫嶺中學老師邵雲昌(現退休)記錄的,其中也提到了“天亮顆星”,不過,記錄者卻將它寫作“天亮空晨”,歌謠是這樣寫的:

“(金蓮小嬸唱:)

三餐吃格爛醃菜,

三寸金蓮頂好倩。

嘿,腳細頭碗菜,

人貌醜陋過得去!

(大腳度姆唱:)

天下腳大千千萬,

嘸有細腳芽好當飯。

天亮空晨嘸米倒落鍋,

嘿!細腳芽也白落!”

其中“好倩”可寫為“好看”(讀如“好倩”,),“過得去”,可能該寫作“過得開”,“倒落鍋”應寫作“倒落鑊”。

這首民謠中,大腳與小腳的妯娌兩人的對答,生動有趣,金蓮小嬸本想以“腳細頭碗菜”嘲笑大腳的大姆,卻沒想到,大腳大姆以大腳自豪地反駁了她,問她沒有大腳去勞動,第二天早上起來沒米下鍋該怎麼辦。

石塘民謠中的“啟早苦醒”

現居杭州的石塘籍詩人、劇作家陳劍冰,2006年時曾寫過一篇博文《記錄一個方言民謠》,記下了一首海山民謠,即石塘民謠,因為石塘原是“孤懸海中”的海中山,故稱海山。

陳劍冰寫道,“許多海山民謠,快忘光了,但有一個海山民謠,我竟能清晰記起,內容是一個老倌(即老漢)與鄰人在清晨時的對話。我把老倌同鄰人一問一答的對話,分成三小節,以海山話錄下來,而海山話中的許多發音,不在漢語的聲母韻母中,只能求近似。這個海山民謠沒有名字,就叫它‘老倌問答’。首先說老倌於天色微曦即已起床幹活,磨刀、劈竹、做蒸籠、蒸饅頭是他的早功課。而某個鄰人是旁觀者和提問者,他(她)打破砂鍋問到底,獲知老倌所做的一切,是為帶上饅頭去看望住在天上的女兒。我想起溫嶺有個風俗,女兒初出嫁,父母第一次去探望,須攜‘望囡圓’(一種粉皮包餡的團狀食物)為禮物。原以為老倌的饅頭也許可作‘望囡圓’理解,但看下去,發現老倌這次準備的,並非第一次去女兒家。鄰人對老倌女兒住在天上並未提出疑問,其十分關注的是登天的交通工具,在此,一根大紅繩子與一陣風雨成為來去天地的電梯。”

這首民謠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鄰人:老倌老倌,啟早苦醒撥起裝阿麼?

老倌:磨小刀。

鄰人:小刀磨起裝阿麼?

老倌:斫亢竹。

鄰人:亢竹斫起裝阿麼?

老倌:做蒸籠。

鄰人:蒸籠做起裝阿麼?

老倌:炊饅頭。

鄰人:饅頭炊起裝阿麼?

老倌:到囡裡可。

鄰人:囡裡在阿往?

老倌:在天上。

鄰人:天上咋恁走勒上?

老倌:大嗯(紅)絲線放上可。

鄰人:咋恁走勒落?

老倌:一家風一家雨刮卷落來。

陳劍冰解釋,“啟早苦醒”意思就是大清早。“這個對話式的海山民謠,實際上講了一個故事……老倌與鄰人交談的,有天地溝通的方式、生死睡夢的儀式、生命事物的變化與消亡。老倌與他的鄰人,將在他們的世界裡持續著問答與對話。而我也在‘啟早苦醒’之時,記錄下這個海山話的方言民謠。難道我也是他們的另一鄰人?他們不回答,他們的世界裡從未出現過我。但我把自己當成一粒橘核,正被風吹落,或被老倌種在土地裡,南方方言的土地裡。在南方,常常是一種方言成了另一種方言的天書。聽陌生的方言,就是聽天書,你需要一把鑰匙打開這本天書。方言民謠,可能正是那把你需要的鑰匙。”

《斫筻竹》中的“起早酷晨”

這則方言民謠,在溫嶺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時,普查者記錄了石塘鎮新紅村林婉弘唱述的一首《斫筻竹》:

“老倌,你起早酷晨(大清早)爬起咋姆(做什麼)?”

“磨小刀。”

“小刀磨起咋姆?”

“斫梗(筻)竹。”

“梗竹斫來咋姆?”

“打蒸籠。”

“蒸籠打起咋姆?”

“炊饅頭。”

“饅頭炊起咋姆?”

“給外婆。”

“外婆在何方?”

“在天上。”

“怎兒(怎麼)走得上?”

“大紅絲線放上去。”

“怎兒走得落(下)?”

“大紅絲線放落來。”

林婉弘說,這《斫筻竹》一般都是大人與兒童一問一答(先教兒童跟學幾遍,再可讓小孩先問,大人作答,熟後讓小孩先問,大人作答)或兩兒童對白。可啟蒙培養兒童的記憶和問答練習,含有尊敬長輩的教育。

陳劍冰所記錄的“啟早苦醒”與林婉弘唱述的“起早酷晨”都是一回事,即“起早顆星”,即大清早的意思,內容也大致差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