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距離8月6號,國務院公佈了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已經過去了111天,除了一開始有些“火爆”外,現在基本已經“理性”下來了。

那麼今天,老杜我想趁著這個機會,跟大家好好聊一下,到底臨港是否真的那麼好,房價會繼續暴漲?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01

當時這個政策出來,我內心是挺開心的,畢竟上海能成為自貿區的試點,說明國家依舊重視上海,要再一次推動上海發展。但這個消息一傳開來,卻變成了政府想要炒上海的地價,鼓勵大家買房一樣。

我內心還是挺無語的,對於臨港這個概念,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被列入了上海重點打造的九大新城之一。現在這不過是被規劃落定下來,瞧把這些炒房的人激動的。而且各大中介地產也樂壞了,他們的朋友圈都是買臨港房刻不容緩。眾多房地產公眾號高聲吶喊,要上車就得快了,時不待我!

許多人更是打出標題,連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都在放開購房門檻,說明市場要回暖,再不買臨港,就會錯失下一個上海。似乎真不買,可就虧大了。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但現實真的是這樣?

根據統計,這111天內,房價真沒上漲多少,而且成交量也是一般。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而且從上海中原地產給出的數據可以得知,9月份,臨港新城成交面積環比縮減50%,市場降溫明顯。並且存在的項目停工閒置、樓盤質量等問題也不容忽視

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多去臨港的樓盤走動,很多售樓處都是冷冷清清,每天都沒什麼客戶看盤。有一位在當地一手樓盤做銷售的員工告訴筆者,除了8月份和9月份行情好一些之外,10月份到11月份基本都沒客戶,成交量也少得可憐,並且均價一直沒怎麼上漲。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對此,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也曾說過,臨港自貿區的建立,是為了吸引人才和企業來此進駐,但目前這裡的配套都還沒建好。

因此,來這裡買房的基本都不會是剛需,都是投資客的一時興起。所以,一時“火爆”過後出現的“冷淡”很正常。

其實這種情況,我在臨港自貿區計劃出來後,就已經發過一篇文章重點說過。臨港現在只是在規劃中,哪裡一點人氣都沒,買了哪裡你要幹嘛?住還是租?要知道,凡是被市場上過度解讀的事件,人云亦云,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好的東西,人家恨不得藏起來,獨自享受,那會昭告天下。

02

為什麼臨港不漲?

首先,還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臨港距離市中心實在太遠了,大家可以看下這張圖。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這段路的距離,從市中心開高速過去,大概需要1個半小時。我一直說,一線城市買房不能超過25KM,時間控制在45分鐘以內,但臨港確實距離過遠了,無法正常通勤。

其次,還是那句話,配套沒跟上來。無論是商業、教育、醫療都與房價不符合。

最後,就是人口少。時至今日,整個臨港地區常住人口大約25萬人左右,其中,主城區人口6.5萬人,高校師生員工就佔到了4.4萬人,臨港產業區19.5萬人。眾所周知,房價一定是要有人來支撐,沒人來買的話,久了之後,房價自然下跌。

因此,結合以上三點,臨港目前在我看來,真的不適合投資,只會增加自己的持有成本。

可能會有人會嗆我說,如果不趁著現在買的話,以後那有機會買?

確實是,想要炒房的人都會這麼想,低價買進,高價賣出。但可以拿過去的買房思路來看現在?國家已經目前宣佈“房住不炒”了,對樓市的調控只會越來越嚴。這種情況下,你還想囤房,以求幾年後,找個接盤俠賣出去?

你們這種行為無疑就是在“賭博”,賭臨港會很快發展起來,到時候炒熱一下氣氛,然後就會有很多接盤俠來買,你們就能賺一筆跑了。但如果臨港發展沒那麼快呢?你們的房子得在手上囤多少?10年,20年?這麼高的持有成本,在房價不漲就是跌的年代,分分鐘賠進去。

別再被概念所矇蔽而去做不理性的投資,背離市場經濟的行為。數年前,大家都在炒前灘,認為這是下一個陸家嘴。可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初買的人真的賺了?當初,你用10萬塊錢的價格去買一個可能成為陸家嘴的地方,為何不直接去買陸家嘴呢?

別再炒上海臨港新區了,它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好

總而言之,在“房住不炒”的年代,投資要放平心態,往往才會有收穫。而還想通過概念炒房的話,往往人財兩空。

小步前進,只要堅定,總會走到終點。但千萬不要虛榮心作祟,大步而浮誇,不然嚥下去的終究是苦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