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不論是電視劇電影拍攝,還是綜藝錄製,節目組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安全問題,畢竟"生命面前無小事"。近日,高以翔在錄製《追我吧》節目時,因為在節目中的運動強度過大,在激烈運動後因為喘不過氣而猝死。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據悉,高以翔在暈倒後節目組並未及時前往他的身邊進行救治,反倒認為"暈倒"這個動作是高以翔自己設置的小插曲,直到其他明星都紛紛圍在高以翔身邊,節目組才叫來醫護人員為高以翔做心臟復甦,並在不久後將其送往醫院。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相信看過《追我吧》節目的觀眾一定知道,節目組關於遊戲環節的設定不是一般的不合理。不論是高空速降、靠繩子徒手爬70米高樓,還是不穩定的梅花樁,有些遊戲設定就連奧運冠軍都累到不行,藝人累到缺氧抽筋甚至累吐也常有發生,這個節目的強度不不是一般的大。

0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

除了節目組的環節設置強大度,藝人在演藝圈的壓力也是很大,除了自然猝死,一系列的自殺事件也層出不窮。

現實中每個人,都在不停忙碌奔波,就是為了賺錢,為了生活得好點,更好點。因此,不少人也一直在向自己施加壓力,咬著牙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總在想熬過了這陣子就好了,可還是有些人沒能熬過去。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娛樂圈英年早逝的例子真的很多,像大家熟知的有:羅京、李詠、侯耀文、傅彪、陳曉旭、王均瑤……真的是太多太多了。他們都還年輕,帶著遺憾,離去的那麼不心甘情願,但是面對命運的的裁決,誰也無力迴天。
其實生活很簡單,就是忙著掙錢。有人說,年輕的時候忙著掙錢年老的時候忙著看病,可我想說此時不忙著掙錢,那年老時候生病了拿什麼去看呢?但是,誰的初衷也都不是為了年輕時多掙點錢,到老了好有錢看病。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很多步入中年的人,總是會這麼想:在年輕的時候多減輕點父母的壓力,然後等到年老的時候不要讓孩子有太多的壓力,好像這一生只是為了別人而活。但是,現實中很多人確實是在透支著自己的身體。

壓力的背後,可能是你對自己要求很高,不允許出錯,害怕別人的眼光,害怕失敗,害怕未知,最害怕的,是壓力的負面影響,於是越想減壓,壓力反而更大……壓力往往是自己給自己的,而對壓力背後來源的覺察和認知,是減壓第一步。

02 壓力累積,終會爆發“壓力病”

給自己壓力很大的人,還會經常體驗到沮喪、煩躁、易怒、焦慮等負面情緒,而消耗這種負面情緒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一是向內攻擊。

因為理性,我們通常會把壓力過大導致的焦躁、心煩這些感受壓抑下來,悶在心裡。到了晚上,身體很疲憊,但就是反反覆覆睡不著,被壓抑的感受有時會變成夢境,甚至是噩夢,影響睡眠質量。

長此以往,整個神經系統陷入紊亂,在你不知覺中演變成神經衰弱、焦慮症、抑鬱症等等情緒病。

二是向外攻擊。

壓力大的人,心裡很難受,有很多說不出的苦。當自己壓制不住時,就會無意識中轉移給別人。忍不住發火,發脾氣,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關係的緊張,又會帶來額外的心理壓力,加重負面情緒,從而更加容易發生情緒病。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研究也指出,到了50歲,5年前曾經表示自己工作壓力大的人,患心理疾病的風險要高出兩倍,工作強度大的人,患心理疾病的風險要高出70%。

更值得注意的是,超標的壓力,還會讓我們身體處在隨時準備“戰鬥”狀態,消耗大部分能量,引發一系列的身體反應。剛開始你會發現自己愛掉頭髮、愛忘事、肩頸痠痛,時間越長身體的不適感越發頻繁,直到發生細胞病變,比如糖尿病、腸癌、胃癌、腦梗、心梗等等。對情緒天生更加敏感的女性,更容易發生乳腺、子宮等器官病變。

一份美國成年人的調查:過去一年裡,你承受了多少壓力?並花了8年的時間持續追蹤這3萬人,結果顯示,在過去一年承受極大壓力的人,死亡的風險增加了43%。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 33歲復旦女教師于娟,生活總伴隨著忙碌和高壓,患癌後感慨“任何的加班、給自己太多壓力,都是浮雲”
  • 深圳36歲的IT精英長期加班,突然不適,猝死在酒店馬桶上
  • 蘇州24歲的工程師因壓力過大猝死,沒有不良生活習慣,不抽菸,不喝酒
  • 40歲的軍區團長,強忍著胃疼頂住巨大的工作壓力,為了搞清一個問題通宵達旦,檢查時已是胃癌晚期……

越來越多人人生還未過半,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類似這樣的新聞讓我們膽顫心驚,甚至開始擔心自己。

如果說現代社會壓力無法避免,那麼如何科學地給自己減壓,就是我們每個人躲不開的必修課。改變向內、向外的攻擊方式,從行為上及時排解壓力,避免積久成疾,是減壓的第二步。

03 壓力太大,我該怎麼辦?

電影演員姜文說過一段話:想不到一奔子就挖到中年,才發現中年碎了一地的煙火。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還要時刻關注老婆的臉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後來就發現激情對中年人是一種浪費,夢想對於中年人是一個牌坊,守得住忠烈,還要做得好婊子。

高以翔猝死,李詠羅京被壓力打倒,廢掉一個人就讓他忙到透支

一段簡單的話語,話糙理不糙,幾個簡單的例舉無不說明了,人到中年,身上的責任和壓力巨大,你不僅要為自己而活,更要為家人而活。想起朋友曾給我說過的一句話:人到了中年之後,命好像根本不是自己的!
是啊!中年人是最難的一群人,他們身上肩負著許多期待,要照顧孩子,要照顧老人,還要忙於生計。到了這個年齡,身體機能下降,你越來越扛不住勞累,就算你不想認輸,身體都會時不時的發出警報。
你可能也跟大多數人一樣,懂得了很多類似的道理,也嘗試了很多種減壓方式,比如逛街、玩遊戲、刷劇、大吃一頓,最後發現,事情一到眼前,壓力照舊湧上來。

逃避並不能真正改變什麼,用錯誤的方法去減壓,反而會增加我們的壓力,長此以往,還會讓我們養成壞習慣,習得不健康的壓力應對模式:

  • 別人能自如地切換工作和生活狀態,盡情放鬆,你心裡總壓著一塊石頭,即使離開工作環境,也沒辦法放鬆,沒心思做別的事情
  • 別人總能輕鬆搞定事情,你卻一遇到事情就心裡發慌,害怕自己搞砸,無形中給自己更多壓力
  • 別人懂得調節自己的壓力,你卻壓力越大越拖延,越拖延壓力越大,惡性循環

最勁爆文



點個關注,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學習心理乾貨。每次你迷茫的時候我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