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传奇!他浙大退学,舍弃复旦,最终选择大同大学,如今成为院士

他偏科严重,中学成绩不理想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位院士,经历堪称传奇,他自小偏科严重,文史类科目成绩不理想,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目经常考不及格,综合成绩班级倒数,但数理化成绩却异常优异,一直位列前茅,以至于中考成绩不理想,勉强才考上一所很差的普通高中。

两次高考

赵梓森1949年高中毕业,由于平时成绩并不突出,他没有选择公立大学理工科,而是选择报考了浙江大学农学院,然而在入学一年后,他却选择了退学,原因是学科拥有大量需要记忆的课程。他认为自己不是学校农学的料,于是他选择了重新高考。

传奇!他浙大退学,舍弃复旦,最终选择大同大学,如今成为院士

重新高考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经过紧张的复习备考,功夫不负有心,他考上了复旦大学,但遗憾的是被调剂到了中文系,这对于一个理工男来讲打击很大,这一次,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复旦,最终来到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

传奇!他浙大退学,舍弃复旦,最终选择大同大学,如今成为院士

此后,恰逢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他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电子通信学科,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武汉电信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

传奇!他浙大退学,舍弃复旦,最终选择大同大学,如今成为院士

武汉电信学校是原邮电工业部下属的一所中专学校,后来升格为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进入学校后,很多人都放弃了奋斗,但是赵梓森却反而更努力了,一有闲暇时间,就自学研究生课程,恶补日语英语俄语等外语。白天工作繁忙,他就晚上在家钻研光纤通信知识,偷偷自制电视机和高端收音机。

经历长期的不懈努力,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石英光纤;他创立了我国光纤通信技术方案;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和连通全国的光纤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

一个“4年和40年”的故事

据相关媒体报道,曾经在一次大学同学的聚会上,很多同学惊讶于赵梓森院士的成就,他们认为赵院长没上过研究生,毕业后也没有进入相关科研机构,而是在一所中专任教,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果。

面对质疑,赵院士讲出了实情“你学4年大学有什么用啊?我是40年天天都在学。”,一个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并不是只靠大学的4年来学习,而是在工作后坚持不断地学习。“只要你有本事,中国正在建设阶段,不怕英雄无用武之地”。

观点:好专业比名牌大学更重要

为了兴趣,他曾经放弃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转而进入了私立院校大同大学,机缘巧合,最终取得上海交通大学毕业证,他认为学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将来工作了很难做出成绩。

他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促使自己40年如一日坚持学习钻研,相比名牌大学,他更推荐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