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24日,由梅州日報社和梅縣區石扇鎮人民政府主辦,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梅縣區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梅州市中心支行、梅縣區客家山歌傳承保護中心協辦,梅州日報全媒體經營中心承辦,廣東春天汽車集團冠名的

“2019赴圩節暨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梅縣區石扇鎮舉行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活動現場

各式各樣的攤位在石扇圩市上兩旁依次排開,擺放著種類繁多的商品,人群則熙攘流動在各家攤位前購買商品或遊玩體驗,現場歡聲笑語一片,讓人文石扇展現出不同於城市的繁華光景,重現圩日的熱鬧。

傳統圩日現繁華

柚鄉新圩韻味足

東方升起了紅太陽,梅州大地閃金光,鄉村兒女巧梳妝,父女雙雙逛石扇。

啟動儀式上的歌聲抑揚頓挫,遊人赴圩的“節奏”卻絲毫不受影響,他們或在各類攤檔前細緻地挑選喜歡的商品,或駐足停留品嚐街邊新鮮出爐的各色小吃,在石扇圩市上回憶往昔圩日的盛況、感受新農村的圩日新貌。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石扇鎮赴圩節,吸引了眾多人前來參與

在石扇鎮圩市,金柚、石扇鹹菜、魚燜飯、臘鴨等當地特色農副產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在圩市逛了好幾回,記者發現賣蝦公粄的攤位前總是圍著不少人在排隊。

“今天的圩日比往常熱鬧得多,我們六點多就開始賣了,沒想到這麼多人買,真是忙到連午飯都顧不上吃。”攤主黃阿姨說。

在石扇魚燜飯攤位前更是火爆,東華家庭農場老闆娘鄧愛華表示,做了100多盒魚燜飯,沒想到半個鍾就賣完了,好多梅城過來的遊客都是幾盒幾盒地買。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土特產還是當地買的最正宗!我買了很多石扇鹹菜等土特產。我們是梅州日報的忠實讀者,這已經是我和老伴兒參加的第六期活動了,接下來只要有空我們都會去參加。”今年66歲的葉建生舉起提滿大包小包的雙手說,赴圩節這個平臺讓他們有機會深入各縣,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豐富生活之餘還能增長知識。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以前赴圩街道沒這麼長,商品也沒有這麼齊全。”作為土生土長的石扇人,73歲的村民張建華向記者描述石扇往日赴圩場景,後來有了小商店、超市,買東西方便了,圩日感覺也沒那麼熱鬧了,總覺得少了點“煙火氣”,聽聞赴圩節會在石扇舉行覺得特別開心,一定要帶上老伴出來參加,回味一下當年圩日的美好時光。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石扇的圩市建設,早在明末清初即有銀錢圩,在1940年便有110多間店宇,在民國初期以前是石扇地區的經濟貿易中心。

1922年,在石扇小盆地中心的水打壩,逐步形成了小圩鎮,命名為“中和圩”,中和圩圩期為二、五、八。每逢圩日,除本地人外,尚有新埔、長田、熱水、畲裡、黃沙坑和竹洋、銀營、楊文等地的農民和商販參加貿易,市場比較活躍。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石扇鎮先後興建了農民街、機關街,並建設了2000多平方米的初級農貿市場,興建了鎮政府和各機關單位辦公大樓,逐步形成了有商業區、機關區、農貿區、住宅區的新圩鎮格局。

如今,時過境遷,石扇古圩熱鬧景象不再,但石扇群眾赴圩傳承依舊延續至今,新農貿市場逐步形成規模,新文體活動廣場正在封頂改造,金柚文化街初步建成,主街道“三線”規範整治,垃圾及汙水集中處理,圩鎮容貌提質擴容。

人文故居憶崢嶸

金柚飄香惹人醉

眾所周知,石扇鎮人文薈萃、鍾靈毓秀,百年名校“梅北中學”,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締造者、“坤甸王”羅芳伯,開國中將、中央軍委原副秘書長蕭向榮,原民國時期梅縣縣長彭精一,中國工程院院士、空軍少將陳志傑等都是傑出人物代表。

此次赴圩節,讀者團也先後參觀了蕭向榮將軍生平事蹟展館、蕭向榮故居和彭精一故居等地,感受石扇的人文歷史氣息。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蕭向榮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和紅一方面軍長征……”在蕭向榮的故居,讀者團成員圍坐在廳堂,聽解說員講解蕭向榮的故事。

“之前對蕭向榮也有所耳聞,今天來到他的故居參觀,對蕭將軍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回去以後我會查閱更多的相關資料來研究這些歷史。”正拿著手機拍照的黃伯告訴記者。

“這座房子跟梅江橋是同年動工的。”彭精一故居建於1931年,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合槓樓,門樓前設有坪地、花池等,歷經80餘年時光的洗禮,這座老宅愈發古樸。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走進老宅的北廳,只見彭精一的珍貴照片懸掛在牆上,彭精一的後人彭可秀正在向讀者團介紹彭精一的事蹟和這座老宅的歷史。

“彭精一任梅縣縣長期間,主持修建了梅江橋等惠民設施,我們梅縣人都很感謝他對梅州作出的貢獻。”不少成員表示。

除了擁有厚重的人文氣息

石扇鎮還是美麗柚鄉

目之所及皆有柚

最後一站,讀者團走進位於石扇鎮建新村的梅州市興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起品嚐和採摘梅縣金柚,盡享“柚”惑樂趣。

“真甜呀!”成員顏佛華直接在柚樹下剝開新鮮採摘的柚子品嚐起來,還摘了10多個柚子帶回家。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採摘金柚

石扇鎮種植金柚的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全鎮目前種植金柚面積2.6萬多畝,年產金柚6萬噸,年產值達3億多元,農民人均金柚年收入約1.8萬元;共有12個千畝連片優質金柚生產基地,7個金柚專業村,83家專業合作社,其中西南村(金柚)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2019年,石扇鎮被認定為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

在赴圩節啟動儀式上

還舉行了

石扇鎮“生態優質金柚園”

評比頒獎活動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近年來,石扇鎮已初步形成以金柚協會為行業引領,以農檢中心、生物預警和氣象綜合監測站為品質保障,以電商服務站、金柚技術創新聯盟、金柚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為創新驅動,以生態柚園、金柚文化展館、金柚主題休閒文化旅遊園等為產業化平臺,以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為示範基地,集示範園建設、倉儲物流、批零電商和旅遊觀光等為一體的“接二連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政策服務送到家

“13塊3第三次,成交!恭喜這位女士!”現場舉行的泉之鄉礦泉水、客鄉情旅行社提供的出遊名額等拍賣活動,更是將赴圩節推向高潮。此次赴圩節規格之高、人流之多,也讓商家們的產品銷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赴圩節真是越來越受歡迎,很多市民來諮詢下一站行程時,直接就現場報名要去參加。”客鄉情旅行社總經理陳雄偉說道。梅州曉記家電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也表示,在赴圩節上展出電器,小家電的銷量也比較可觀。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廣東春天汽車集團還將凱迪拉克、別克、日產等系列汽車開進現場,送優惠下鄉。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綠色能源 低碳出行”汽車展銷

在赴圩節現場,永安國醫館還為群眾提供量血壓、腰椎按摩、艾炙等義診,記者看到不少老人正在排隊做檢查。

“有些老人年紀大或腿腳不方便,不方便到醫院進行檢查,趁著赴圩節活動,我們也過來做義診,給群眾宣傳健康知識。”永安國醫館醫師梁寶乾告訴記者。

“赴圩節相當有意思,展示了當地特色,服務也很到位,我們都很喜歡參加。”72歲的李昌新點讚道。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四方賓客來相聚 山歌美酒捧出來。” 昨晚,一臺匯聚了山歌、舞蹈、相聲、獨唱、五句板、小品的梅縣區客家山歌非遺惠民演出活動吸引村民齊聚在梅北中學,享受視聽盛宴。

“赴圩節十分熱鬧,感覺就像過年一樣,還能欣賞到我們客家人精彩的非遺藝術。”村民肖春明特意帶著孩子來觀看。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表演《客家山歌遠傳揚》

赴圩節的舉辦,也為合作單位的政策宣傳搭建了有效平臺。記者看到,梅州市公安局和梅縣區公安分局聯合在現場設置了禁毒和防詐騙宣傳攤位,通過擺放毒品樣本,發放宣傳手冊的方式,讓群眾直觀瞭解毒品的危害,更好地防範詐騙。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村鎮信息閉塞,詐騙等犯罪案件比較高發,赴圩節人流量大,覆蓋人群廣,藉助這個平臺,我們能夠高效宣傳,將知識真正送到基層。”市公安局防詐騙中心民警劉英朋說。

梅縣區稅務局納稅服務股股長楊曉新也表示,本身鄉鎮群眾比較少接觸納稅知識,此次通過赴圩節平臺,能使宣傳受眾更廣、效果更佳。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減稅降費宣傳進農村

大開眼界!石扇鎮第六屆金柚節在梅縣舉行

市民參與中國體彩公益活動

石扇鎮鎮長韓曉暉表示,舉辦赴圩節暨金柚節活動是一次全方位宣傳石扇良好農業、優美生態、厚重人文的“綜藝匯演”,是一次傳統民俗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的“群眾盛會”,必將進一步傳承圩日文化,激活圩日經濟,匯聚資源要素,助推鄉村加快振興發展。

接下來,石扇鎮將以赴圩節為新契機,借力融媒體,打好金柚牌、生態牌、人文牌,激發各行各業主動融入參與鄉村振興的能動性創造性,全方位推廣本地特色美食、農副產品、傳統民俗技藝,多形式舉辦徒步登山、農旅結合、休閒拓展、民俗聯歡等文旅節慶活動,全領域提升鄉村配套設施、特色景觀和人文環境,努力把石扇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柚鄉”。

更多梅州最新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梅州有料

更多梅州最新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梅州有料

更多梅州最新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梅州有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