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騙子利用“攜號轉網”騙取個人信息盜刷銀行卡 公安部刑偵局發緊急預警

近日,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發佈了攜網轉網的細則,大家期待已久的攜網轉網終於變成了現實。不過,愛湊熱鬧的騙子也已經用上了新招數。目前,全國已發生多起利用手機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實行詐騙的案件,受害者因點開詐騙分子發送的網站鏈接洩露個人信息,銀行卡被盜刷。為防止更多人上當受騙,公安部刑偵局發佈緊急預警。

骗子利用“携号转网”骗取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 公安部刑侦局发紧急预警

詐騙分子利用攜號轉網服務進行詐騙 全國已有多人被騙

近日,聯通、移動、電信三大運營商發佈了攜號轉網的細則,攜號轉網剛試運行,愛湊熱鬧的騙子已經用上了新招數,目前,全國已發生多起利用手機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服務實行詐騙的案件。

11月5日,江西市民汪某接到自稱某通訊商客服電話,稱之前提交的電話號攜轉資格已經通過,但是想要獲取攜轉授權碼需要填寫完整信息且綁定專屬銀行卡,事主通過對方發來的短信進入網站輸入個人信息被騙16000元。

同一天,上海市民何某在上網時知悉攜號轉網後只能通過掌上營業廳和地面營業廳充值,不能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便在該條新聞下留言追問解決辦法,後收到私信,對方稱可以通過完善信息解決,事主點擊對方的網站鏈接輸入個人信息,損失了6300元。

11月9日,常州市民許某收到陌生號碼短信稱,更換運營商後短信通道變更可能導致收不到銀行卡、微信、支付寶等的短信,請及時登錄附帶鏈接的網址進行信息完善,許某進入網站輸入身份證、銀行卡號及密碼、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銀行卡短時間內被刷走了5000元。

公安部刑偵局緊急預警:騙子利用受害人不瞭解攜號轉網騙取個人信息盜刷銀行卡

為防止更多人上當受騙,近日,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博發佈緊急預警,讓大家提防詐騙分子利用攜號轉網服務進行詐騙,此類詐騙作案手段為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聯繫受害人,利用受害人不清楚轉網具體規則欺騙事主,聲稱轉網可能帶來諸多風險,進而引導其進入網站完善信息,事主進入網站後按引導填寫身份證、銀行卡、手機號等信息,因洩露個人信息導致銀行卡被盜刷。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攜號轉網服務是指同一本地網範圍內,蜂窩移動通信用戶(不含物聯網用戶)變更籤約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而用戶號碼保持不變的一項服務。截至2019年9月底,天津、海南、江西、湖北、雲南5省市完成試驗,已有290萬人次辦成攜號轉網。11月10日,聯通、移動、電信在其他26個省、市、自治區開始進行攜號轉網試運行,11月30日前,全國範圍內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11月14日,三大運營商發佈攜號轉網服務細則。

細則顯示,衛星移動業務號碼:網號為1349、174等號碼;移動通信轉售號碼:網號為170、171、162、165、167等號碼;物聯網號碼:物聯網專用網號(如146、148、149、140-144、1064號段等)號碼以及其他用於物聯網應用的普通公眾移動通信網號碼;其他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情況。此前,工信部印發《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的通知顯示,現階段該服務不包含物聯網用戶號碼、衛星移動用戶號碼和移動通信轉售用戶號碼。

用戶可發短信查詢是否滿足攜號轉網條件 運營商將明確反饋查詢結果

那麼攜號轉網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據工信部消息,攜號轉網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實名入網,現階段單位證件入網的政企客戶應當將號碼過戶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請攜號轉網攜出服務;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與攜出方結清已出賬電信費用,如有未出賬的電信費用(例如國際漫遊費用等),與攜出方已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距離最近一次攜號轉網已滿120日(自然日)。

要查詢號碼是否滿足攜號轉網條件,可通過短信查詢,中國電信用戶通過編輯短消息“CXXZ#姓名#證件號碼”發送至中國電信官方客服短消息平臺10001查詢號碼是否滿足攜轉條件,10001及時反饋用戶查詢結果。中國移動用戶通過編輯短消息“CXXZ#姓名#證件號碼”發送至中國移動官方客服短消息平臺10086查詢號碼是否滿足攜轉條件,10086及時反饋用戶查詢結果。中國聯通用戶通過編輯短消息“CXXZ#姓名#證件號碼”發送至中國聯通官方客服短消息平臺10010查詢號碼是否滿足攜轉條件,10010及時反饋用戶查詢結果。

滿足條件的,如有攜號轉網後受影響的其他業務,運營商將在反饋查詢結果的同時告知用戶受影響的業務,告知內容真實準確。用戶向攜出方申請獲得授權碼,帶著身份證和有效期內的授權碼到攜入方申請辦理攜入,辦理完成後攜入方為用戶提供新的電話卡。不滿足條件的,將一次性明確告知用戶不滿足條件的原因、攜號轉網後受影響的業務以及諮詢途徑,並通過客服電話等方式為用戶提供實現滿足條件的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