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紅牛之爭一審落幕,中國紅牛索賠37億遭拒,還背1880萬訴訟費

文 | AI財經社 王燦

編 | 鹿鳴

中國、泰國兩家紅牛的商標權益紛爭再起波瀾。


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北京高院”)對紅牛系列商標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書顯示,北京高院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紅牛公司”)要求法院確認紅牛公司對17個“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合法權益,並要求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泰國天絲”)支付37.53億元廣告宣傳費用的全部訴訟請求。此外,中國紅牛還需承擔1880萬元的訴訟費。


訴訟請求被駁回後,11月28日,紅牛公司發佈聲明稱,一審判決僅圍繞紅牛公司是否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商標所有權進行審查和裁判,偏離了紅牛公司的真正訴求,對北京高院的一審判決堅決不予認可。


根據紅牛公司聲明,紅牛公司請求法院確認其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合法權益,即有權使用“紅牛系列商標”並享有其上所附收益等合法權益,而非請求法院確認紅牛公司為登記註冊的商標所有權人。


目前,紅牛公司和泰國天絲對“紅牛系列商標”案各執一詞。紅牛公司認為,上述判決迴避焦點問題,未能體現公平原則,並表示將依法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泰國天絲則在11月28日晚發佈聲明稱,一審判決“大獲全勝”。


曾讓嚴彬每天進賬220萬


紅牛公司和泰國天絲此次的商標糾紛,要追溯到紅牛品牌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之時。


紅牛功能飲料源於泰國,已有38年的行銷歷史,在全球70多個國家與地區銷售。1995年,創建於泰國的華彬集團取得授權,引入紅牛品牌,並在當年12月成立了紅牛公司,中國市場中的紅牛品牌即屬於華彬集團旗下飲料品牌。


事實上,華彬集團的老闆嚴彬也一直有著“中國紅牛之父”的稱號。公開資料顯示,嚴彬16歲初中畢業之後即外出打工,孤身一人前往泰國,甚至靠賣血度日。


按照1995年中國紅牛的分工,嚴彬負責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泰方紅牛創始人許書標為其提供研發技術、品牌授權等。因此,嚴彬也被稱為“牽牛人”。


2019年胡潤百富榜顯示,嚴彬以800億元的身家排在富豪榜的第26位,其財富較去年上漲了20億元。將劉強東、雷軍、李彥宏等一干互聯網大佬甩在身後。


嚴彬也從窮小子變為飲料富豪。他曾在自傳中爆料:“紅牛每天給我帶來超過1100萬泰銖的收入(摺合人民幣220萬元)。


紅牛的大賣,也引起了泰國天絲對利益分配的不滿。在創始人許書標去世後,許氏家族和嚴彬的矛盾日益升級。


紅牛之爭一審落幕,中國紅牛索賠37億遭拒,還背1880萬訴訟費



誰的業績貢獻


泰國天絲在11月28日發佈的聲明中稱,雙方的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已於2016年到期。到期後,紅牛仍然在使用“紅牛系列商標”生產、銷售紅牛產品,造成對“紅牛系列商標”專用權的侵犯。


而在2018年4月的中國功能飲料創新發展大會上,華彬集團董事長嚴彬曾公開表示,紅牛公司的品牌授權不存在到期續約問題,“我們之前簽訂的是50年的授權合同,現在才過去了20年,之前雙方簽訂的合同在國家輕工業部有備案。”


雖然引起爭議的是商標,但紅牛公司和泰國天絲的訴求實際上並不在同一層面。


在上訴請求中,紅牛公司稱,儘管“紅牛系列商標”註冊在天絲醫藥的名義下,雙方也曾簽訂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但本質上完全有別於典型的商標使用許可關係。


紅牛公司在聲明中稱,“中國紅牛是‘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市場從零價值至數百億市值的唯一投入方和貢獻者。”根據華彬集團披露的紅牛銷售數據,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約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紅牛公司認為,泰國天絲從未對紅牛品牌的中國經營作出實質性貢獻。


但泰國天絲認為,紅牛公司在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到期後,仍在使用“紅牛系列商標”生產、銷售紅牛產品,造成對“紅牛系列商標專用權”的侵犯,並表示華彬集團提起此次訴訟的目的在於拖延時間。


簡言之,紅牛公司認為業績主要是己方的貢獻;但泰國天絲認為,紅牛公司的業績是在其侵犯商標專用權的前提下產生的。


2019年5月,泰國天絲旗下的紅牛安奈吉功能飲料出現在中國華南和華東市場。7月,紅牛安奈吉便發出聲明,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打擊各類侵犯“紅牛”系列註冊商標權益的不法行為。


紅牛之爭一審落幕,中國紅牛索賠37億遭拒,還背1880萬訴訟費


母子公司打架


授權期爭議出現後,中、泰兩家紅牛已經多次出現母公司同子公司對簿公堂的情況。


天眼查信息顯示,紅牛公司的控股股東為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下稱“泰紅牛公司”),佔紅牛公司88%的股份。


紅牛之爭一審落幕,中國紅牛索賠37億遭拒,還背1880萬訴訟費


根據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2017年4月,紅牛公司與泰紅牛公司曾因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產生糾紛。2018年7月,雙方還曾因公司決議效力確認產生糾紛。


AI財經社查閱民事裁定書發現,上述兩起訴訟中,原審被告紅牛公司均上訴稱,案件屬於重大涉外案件,且依法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院駁回了紅牛公司的兩次上訴。


此外,2017年6月,華彬集團在泰國的分公司,即泰國華彬國際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泰華彬公司”),還曾因股東資格確認糾紛,向法院提出對泰紅牛公司在紅牛公司持有的66.5%股權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相關一審民事裁定書顯示,法院已裁定查封泰紅牛公司享有的佔紅牛公司註冊資本66.5%的股權。


而根據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17年11月的一審民事裁定書,泰國天絲在中國沒有住所地,除了商標權外並無其他財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