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太原一鎮是太原的“文化之鄉”,作為農業大鎮在現代如何實現轉型

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城市,這個城市彷彿像是一個穿著新衣服的髒小孩,外表有多麼光鮮亮麗,身上就有多少汙漬淤泥,表面上太原城似乎完成了現代化進程的一大步,高架橋與各種高速公路四通八達,房地產業蒸蒸日上,近年來電商產業也在太原開始振興,而且被譽為太原的王府井“柳巷”也開始重現曾經的輝煌燦爛,長風街一帶商業辦公區的建立使得它成為了太原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太原一鎮是太原的“文化之鄉”,作為農業大鎮在現代如何實現轉型

但是與太原市區的繁榮相反的是鄉鎮依然處在比較落後的狀態,今天咱們就一起走進太原的一個鄉鎮,看看這個小鎮如今的發展究竟如何?這個小鎮就是北格鎮。

北格鎮位於小店區南部,太茅公路過境,在十多年前這裡還曾經憑藉著農業發展與元鋼、暖氣片工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經濟水平與人民生活都得到了極大地改善,那時北格鎮對於玉米良種的推進發揮了巨大的宣傳作用,大豐3號、11號以及強盛種業等在北格鎮的試驗種植下產量大增,成為了附近村莊紛紛效仿種植的榜樣,使得小店以南各鄉鎮的農業發展取得了進展。

太原一鎮是太原的“文化之鄉”,作為農業大鎮在現代如何實現轉型

進入21世紀初,北格鎮在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積極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了“萬畝生產基地”的無公害蔬菜種植,而且圍繞市場需求,依靠科學技術,大力培養畜牧養殖業,使得城鎮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太原一鎮是太原的“文化之鄉”,作為農業大鎮在現代如何實現轉型

北格鎮文化底蘊非常的深厚,作為傳統的太原三晉文化中心有著豐富的人文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民間文藝活動豐富多彩,“太原秧歌”在上世紀50年代就曾兩次進京演出,而背鐵棍是這裡最為活躍的民間文藝表演形式,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多次進京表演,深受京城觀眾的青睞,北格鎮也被太原市命名為“文化之鄉”,而且正在向文化部申報“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太原一鎮是太原的“文化之鄉”,作為農業大鎮在現代如何實現轉型

但是隨著新興產業的興起與新時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傳統的散養式的放牧業呈現出落後的狀態,而且隨著人民物質充裕,農業生產越來越不景氣,很多的農戶開始放棄了種植業開始往市區打工,導致了城市人口激增,社會矛盾開始顯現。

太原一鎮是太原的“文化之鄉”,作為農業大鎮在現代如何實現轉型

那麼作為傳統的農業大鎮的北格到底改如何發展呢?首先就是要培養農民的積極性,重新整頓農業,關注三農問題,使得農民能夠憑藉勞動力得到生活的保障,這才是關鍵。

那麼大家認為在現代化進程中,像北格這樣的村鎮到底該如何發展,又該如何轉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