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張全:強化創新策源功能,培育“硬科技”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上海考察時指出,上海要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努力實現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發展新理念從無到有的跨越,成為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創新理念的第一實踐者,形成一批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如何強化上海的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如何培育“硬科技”企業?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張全。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啃最硬的骨頭”

  記者: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意味著上海要湧現出一批科學規律的第一發現者、技術發明的第一創造者、創新產業的第一開拓者、創新理念的第一實踐者。政府部門應如何作為,才能培育出更多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原創性成果?

  張全: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賦予了新的內涵,也為上海科技創新工作明確了發展方向。培育一批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是創新策源能力提升的重要標誌。我們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敢於“啃最硬的骨頭”,不斷提升創新策源力,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搶佔世界科技前沿制高點。著眼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量子科學、腦科學、合成生物學、深海科學等重大科學問題的超前部署,組織若干項基礎研究類重大科技項目;發起組織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人類表型組、全基因組標籤計劃等國際大科學計劃,深入推進硬X射線、硅光子、腦與類腦智能等市級重大專項,積極搶佔未來世界未來科技發展的制高點。

  積極培育高水平的“尖刀連”。培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離不開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和高水平的創新團隊。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目標,進一步完善科學與工程研究類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與佈局,以生命科學、微納電子、類腦智能等領域為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優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佈局。推進人才結構戰略性調整,擇優支持一批優秀拔尖人才,鼓勵其參與國內國際重大科技活動;要為青年人才成長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加快培養造就下一代科學家。

  構建尊重創新規律的良好氛圍。加強對好奇心驅動的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圍繞物質結構、生命起源、意識本質等開展前沿探索研究,支持非共識創新研究,力爭在部分科學前沿重大理論上實現引領和突破。

  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和文化,鼓勵科學家自由暢想、大膽假設、認真求證。

  聚焦卡脖子領域“挑最重的擔子”

  記者: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還需要突破一批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上海如何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更多的技術突破?

  張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銳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儘早取得突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和要求,聚焦卡脖子關鍵領域“挑最重的擔子”,推動上海、乃至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創造更多競爭優勢,重點推進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實現部分關鍵領域的突破。順應國家戰略以及上海產業發展需求,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關鍵技術領域,集聚優勢資源,加大攻關力度,力爭在部分領域實現突破。圍繞設計、封裝、測試等集成電路領域關鍵環節,重點推動關鍵材料開發、國產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研發和應用;針對人工智能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等方面,積極組織力量開展面向人工智能核心應用的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優化新靶點新機制藥物研製、高端醫療器械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佈局,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佔有率高的創新產品。

  優化創新管理和組織機制。對於體現政府戰略意志和國家重大需求項目,探索快速響應、快速籌備、快速啟動機制,搶佔科技先發優勢;探索建立顛覆性技術培育和非共識項目發現機制,及早發現並給予資助,加快顛覆性成果的成長步伐,縮短實現週期。

  提升國際高端創新資源的配置力。以臨港新片區建設為契機,主動佈局和積極利用國際創新資源,在更高起點、更廣視野、更大範圍上,推進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尤其是要加大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建立海外人才引進的平臺和集群,集聚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項目;暢通輸送渠道,向本市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用人單位進行對接和輸送,形成國際國內人才互動;研究出臺一批更優惠、更便捷的外國人才政策措施,繼續深入開展“放管服”改革,向有條件的區下放外國人來華工作審批權。

  為“硬科技”企業提供最優質服務

  記者:習總書記指出,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要堅守定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政府部門應如何培育“硬科技”企業?

  張全: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總書記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我們將全力貫徹落實好這項任務,努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為科創板培育優秀的“硬科技”企業。

  一是抓企業創新能力建設,支持企業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技術中心等,完善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對中小企業重大創新產品和服務、核心關鍵技術的政府採購力度。二是抓上市後備隊伍培育,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程,積極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建立和完善科創板企業培育庫,不斷壯大科創板優質上市企業後備隊伍。三是抓科技與金融結合。一個偉大的企業,生於科技,成於金融。針對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企業特性,加快構建全生命週期、全覆蓋的金融工具和產品體系,為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行業領域的科技型企業成長提供保障。四是抓創新創業服務,堅持普惠扶持與精準培育相結合的方式,加快技術成果轉化中介、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孵化器的發展,形成多方位、多層次創新服務體系,為各類企業提供差異化、多樣化的創新創業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