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年末“衝規模”等多重因素助推 新基金髮行達歷史峰值

⊙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誠誠 ○編輯 張亦文

在年末“趕檔期”及“衝規模”的多重因素助推下,新基金髮行邁向新高潮。數據顯示,目前在售及待售新基金數量將近200只,達到歷史峰值水平。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目前在發基金數量高達162只(A、C份額分開計算,下同)。與此同時,等待發行的基金數量達31只,除個別基金外,上述無論在發還是待發產品,計劃募集截止日期均為今年12月底。

“這意味著年末基金髮行又將達到新高潮,目前發行數量已經是歷史高峰水平。”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新發基金超過840只,同期發行數量僅次於2015年曆史高點,而目前在發基金基本都將在明年1月1日前成立,可見年底即將發行成立的基金數量將近200只,比今年單月最高120只的基金髮行量還要高出不少。

記者瞭解到,目前大量基金髮行固然有避開來年發行淡季的因素,但無論是大型基金公司還是中小基金公司都有年末考核壓力,拼首發仍是不少公司年底“衝規模”的首選,因此,出現了新基金密集發行的盛況。

而這從目前基金髮行類型上也可以得到印證。上述數據顯示,即將或在發的基金都以債券型基金為主,佔比超過三分之二。在監管要求貨幣基金規模不得納入基金公司規模排名之後,債券基金成為基金公司衝規模的主要工具。

此外,從發行截止日期看,趕在年底成立成為大多數基金的選擇。在售新基金信息顯示,募集期限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如部分混合型基金等基金認購天數在半個月左右,也有一些基金的募集期上限接近3個月,但最終截止日期均為今年12月底。

近期忙於準備發行材料的某中小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和董事會要求的規模還有一定距離,其目前正在忙著發行新品,而產品類型都是債基。“中小基金公司想靠權益類產品打開局面太難了,債券類產品大部分都是機構類客戶,相對還好溝通一些。”

對於大型基金公司而言,同樣有利用債基衝規模的動力。“很多公司董事會對總經理的考核都會涉及行業排名、市佔率等指標,這些比利潤更重要。目前來看,短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發行債基。”某大型基金公司市場人士告訴記者,除了加大債基的新發力度外,公司持續營銷的重點近期也轉到了債券基金上。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除了衝規模的因素,從行業淡旺季角度來看,由於明年元旦到春節期間基金髮行較難,基金公司年底大量發新也有趕元旦檔期的考量。

無論是出於何種考慮,債券基金仍是目前發行的主力。某券商基金分析人士表示,一家基金公司賴以生存發展的基礎是其資產管理能力,尤其是能否為持有人提供符合其風險偏好的長期回報。追求短期規模或能為基金公司應付考核壓力起到一些作用,但卻可能因為短期行為擠佔資源、提升成本、攤薄業績甚至攪亂了行業生態,著眼長期才是基金公司發展立足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