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及時雨”不解渴“龍門寺”還想喝

今年合肥是50年難遇大旱之年。本週天氣降溫,久旱逢雨。11月26日,記者來到長豐縣龍門寺,目前水庫水位已經上漲了1.55米。“隨著後面庫容面越來越大,水位上漲會越來越慢。”在水庫取水口泵房,供水人陶師傅24小時監測水位和取水泵站運行。

10晝夜清渠36公里引水進“龍門”

環堤觀庫,這與記者9月中旬來時大不一樣。不見了乾涸的庫底,看到了水量充沛水面增大,數千只野鴨嬉戲水中央。“目前每天引水12萬方,龍門寺水廠每天外供8萬方。”長豐縣第三水廠廠長楊靜介紹。記者瞭解到,雖有小雨降臨,但是龍門依然飢渴。

“日進12萬方源水”離不開長豐縣的“北水南調”,這也是長豐抗旱歷史上的首開先河。為此,長豐縣城建局、供水集團牽頭,應急、水務等相關部門配合,成立調水保障組,啟動調水緊急預案。“從9月18日開始,供水集團100多名精兵強將分佈到調水沿線,挖渠、培土、護堤、換閥、修泵、清淤、除草。”供水集團副總經理葛小星表示,24小時不停歇作業,黨員幹部起早摸黑帶頭幹,吃住在工地。功夫不負有心人,9月28日晚,用10天時間,從莊墓鎮楊灣一級站提水到義井支渠二級站,經義井支渠、楊廟支渠、瓦東干渠,瓦埠湖水成功引入龍門寺水庫,取得“北水南調”的初步成效。

“北水南調”長豐供水不敢懈怠

為保障穩定調水,長豐供水集團將36公里的巡壩巡堤、渠道加固等工作分配至22個部門,200多名職工全體參與,不分男女,24小時值班,20餘臺挖機隨時待命,防止漏水或決堤,確保調水安全。據悉,整條渠道的值班表已經排到明年5月。

由於地勢北低南高,在鄰近龍門寺水庫的楊廟支渠孔崗村段的翻水壩,十幾條大碗口粗的“巨龍”正在把調過來的瓦埠湖水翻進龍門寺水庫。臨時翻水壩每天開泵12-15臺,每天翻水12萬方,有效保障了全縣人民的用水安全。

康傳兵 張姍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黃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