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生育率再創新低韓國“嬰兒荒”走進死衚衕

在生孩子這件事上,韓國越來越焦慮了。屢創新低的生育率加上日益嚴重的老齡化,正在將韓國推入了“人口災難”的死衚衕。政府並非沒有努力過,生育津貼、免費教育、職業保姆等等,都是韓國政府力推的措施。只不過,在韓國根深蒂固的“男主外、女主內”思想之下,再多的資金投入也是惘然,要緩解的不是生孩子的環境,而是年輕人生存的壓力。

聞 | 生育率再創新低韓國“嬰兒荒”走進死衚衕

生育率降至0.88

韓國又一次打破了自己創下的記錄,但並非好事。11月27日,韓國統計廳發佈了《2019年9月人口動向報告》,該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韓國新生兒為7萬多人,創韓國曆年來第三季度的最低水平。這意味著,韓國7-9月的生育率降至0.88,為有記錄以來最低季度數值。彭博社更是在27日的報道中預測,2019年韓國將創下世界最低生育率的紀錄。

具體來看,在韓國首都、人口數量排名第五的首爾,生育率錄得最低值0.69。即使是在生育率最高的韓國新建行政“首都”世宗市,該數據也僅為1.34。

生育率走低對韓國而言已是常態。韓聯社報道的數據顯示,韓國的總和生育率長期以來在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墊底。2000-2015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一直徘徊在1.2左右,2017年降至1.05,甚至低於世界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日本。

2018年韓國的生育率更是跌破了1,成為全球唯一出生率進入“零時代”的國家。今年9月初,在《2018年出生統計(確定版)》中,韓國統計廳指出,2018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僅為0.98,即平均一名女子終生生產不足1名子女;今年上半年,韓國新生兒的數量下降至158524名,同比減少了7.7%,二季度的生育率則降至0.91。

總和生育率持續跌破“1”意味著韓國距離人口萎縮越來越近了。根據人口學的一般原理,要想保持一個國家人口的長期穩定,該國的總和生育率至少需要達到2.1的更替水平。若按目前的數據來計算,韓國的人口預計將由目前的5200萬增至2028年的5223萬後逐步萎縮,至2067年人口總數將減至3900萬,最後一名韓國人將在公元2750年左右死亡。

“房價上漲和就業不穩定性是造成韓國生育率低的主要原因。”韓國統計廳在調查報告中指出,近年來,適婚適育年齡段人口減少、晚婚不婚趨勢增強、生育年齡不斷推遲等原因,導致了生育率的下降。婦產醫院受到了最直接的影響,2017年韓國婦產醫院數量為528家,與2013年的706家相比,減少了約25%。

三座大山

對於韓國的適齡年輕人而言,沒房、沒錢、沒工作,自然也沒了生育的勇氣。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察哈爾學會研究員李家成坦言,韓國的低生育率與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生活成本比較高是密切相關的。

“韓國事實上有超過100萬年輕人失業”,今年年中,《韓國先驅報》曾在報道標題中指出,韓國青年真實的失業率遠高於官方數據,每4名韓國青年中就有1人沒有穩定工作。根據韓國政府的統計,2019年7月,韓國15-29歲的年輕人失業率為9.8%。但若考慮到每週工作不足36小時且想換工作的人以及季度性上班的人群,年輕人的失業率應該為23.8%。

難找的工作之外,還有高企的房價。韓國住宅都市保證公社的調查顯示,若以今年5月為基準,過去一年內首爾民間公寓銷售價格平均漲幅高達12.54%。若以今年10月為準,自現任總統文在寅2017年上臺後,首爾中間價位公寓的價格從6億635萬韓元飆升至8億7525萬韓元,漲了44%。相較之下,2018年,韓國工薪階層的平均年薪為3634萬韓元,僅同比上漲4.6%。

經濟大山壓在身上,文化思想的更迭也影響著韓國年輕人的婚姻觀、生育觀。“25歲以上的女人就像聖誕節後打半折的蛋糕”,這句話曾在韓國風靡一時。但如今,隨著女性意識的改變,結婚、生子早已不是人生的里程碑,晚婚晚育成了常態。據統計,韓國女性平均生孩子的年齡在31.6歲,同樣是全球最高。

在深受“男主外、女主內”思想文化影響的韓國,普遍認為生養孩子是女性主要負責的事情。而工作壓力卻不容女性有絲毫懈怠,韓國年均工作時間為2000個小時,僅次於墨西哥。OECD就業勞動社會局局長指出,“工作時間長加上會餐文化導致很多韓國女性無法兼顧工作和家庭,只能兩者選其一,如果不放棄追求事業,只能往後拖延生育年齡。”

人口黑洞

低生育率只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隨之而來的還有勞動力的減少、消費的疲軟、老齡化加劇、社會福利支出加重等等一系列問題。

最直接的問題就是勞動力短缺。KBS電視臺報道稱,預計到2045年,韓國每10戶中大約只有1.6戶的夫妻育有子女,低生育率導致勞動人口減少,20年後勞動人口預計減少250萬人。目前,韓國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比例佔總人口的72.7%,但到2067年,這一數字預計將下降27.3個百分點,降至45.4%。

“新增人口少的話,青壯年勞動力就會少,從事生產的勞動力也會少,”李家成分析稱,從消費者的方面來看,人口的增長可以拉動消費需求,從而拉動經濟增長。經濟發展的三大動力就是消費、投資和出口,如果人口一直是處於低速增長,那麼消費這部分肯定會萎縮。”

當然,短缺的不會只是勞動力,軍事方面也受到了影響。今年10月11日,韓國陸軍方面表示,面對人口不斷減少的現象,計劃到2022年底前,將陸軍規模將從現在的46.4萬人縮減至大約36.5萬人。

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福利支出也不可小覷。早在2017年,韓國就正式步入了“老齡化社會”。當年11月,韓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4.2%;而目前,韓國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佔總人口比例為14.9%,到2067年該比例將高達46.5%。韓國中央銀行在9月的報告中指出,人口老齡化令適齡勞動人口銳減,成為經濟增長潛力下降的主因。

韓國政府不是沒有努力過。過去十年,韓國政府已經投入了逾100萬億韓元鼓勵生育。現任文在寅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81萬個公共部門職位以降低年輕人失業率、縮短每週最長工作時間至52小時、提供看護兒童的補貼、針對單身人士開展各種職業培訓、增加帶薪“父親假”等。

但從如今日漸走低的數據來看,多項措施收效甚微。“只想讓婦女結婚生子,把婦女當作生殖機器的政策不會走得太遠。”韓國網紅短視頻博主鄭世英直言。OECD就業勞動社會局局長稱,最具有建設性的方案是要為職場媽媽創造生育子女的條件,包括推進多種形態的彈性工作制和提高產假工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