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法媒:中國股市對外資吸引力增強

參考消息網11月28日報道 法國《回聲報》網站11月25日刊載題為《中國市場依然吸引國際投資者》的文章稱,長期以來就在香港立足的外國投資者最近幾年利用滬港通登陸上海和深圳股市。結果就是:五年間國際投資者在中國大陸股市的分量持續增加。

報道稱,法國資產管理企業熱姆韋資產公司的米歇爾·奧德邦解釋說:“中國市場提供了獨特的機遇。這裡有著可以同外國巨頭企業競爭高下的中國王牌企業,而且這些企業的估值通常都是非常合理的。”他認為,“外國投資者的持股市值佔比會在未來10年翻倍”。

這一主要趨勢還受到中國A股逐步納入明晟新興市場指數的支持。自2019年11月開始,A股在明晟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進一步提升。

此外,中國大陸市場在繼續脫胎換骨。單純以股票名字或者代碼(含有吉利的數字)而購買的個人投機者逐漸被本地和境外的機構投資者取代。四年來,個人持股佔比從79%下降到58%。政府同樣通過提高保證金而遏制投機。2015年到現在,每日交易量從3000億美元降低到630億美元。

報道稱,但並不是所有的障礙都消失了。讀懂一家中國企業的財報依然需要相當的經驗知識。企業大會以及電話會議通常依然使用漢語。奧德邦指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招募中國經理人的原因。在中國A股3750只股票中,我們目前非常瞭解的也只有60多隻,短期內也超不過200只。”

還有一些技術方面的因素。在股票交割方面,中國的交易和清算時間不同於國際大部分市場的2天后。在這樣的條件下很難挽回錯誤,“這需要極佳的後端能力以及非常可靠的中間人和保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